全省首創!崇州市建立農業標準化效益評價體系


如何衡量農業標準化效益?四川給出了一把標尺。近日,成都崇州市發佈《崇州市農業綜合標準化效益評價體系》(下稱“體系”),這也是全省首個農業標準化效益評價體系,為四川乃至全國農業標準化效益評價提供了範例。


全省首創!崇州市建立農業標準化效益評價體系

▲ 崇州市農業標準化推進會

客觀評價農業標準化效益,是增強實施主體對農業綜合標準化工作認識,指明標準化工作方向,完善農業標準化反饋機制的重要途徑。崇州市在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的基礎上,結合當地標準化工作特色,突出“標準化+品牌化”雙重考核理念,建立了《崇州市農業綜合標準化效益評價體系》,為推進當地農業標準化走深走實走遠拓展了新路徑。


全省首創!崇州市建立農業標準化效益評價體系

▲ 《崇州市農業綜合標準化效益評價體系》指標結構


考核角度更多元

據崇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體系以GB/T31600-2015《農業綜合標準化工作指南》(下稱“指南”)中實施效果的考核點為指導,結合標準化實踐經驗,構建起由3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24個三級指標組成的評價指標體系。


全省首創!崇州市建立農業標準化效益評價體系

▲ 崇州市首屆農業標準化論壇暨崇耕品牌人物頒獎盛典

在考核方向上,該體系從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出發,立足農業綜合標準化意識、人才隊伍、農產品安全性、農民增收、市場效益、整體增長、農藥化肥減量、生態環境改善等角度考察了標準化意識、農業總產值、土壤改善等方面內容


考核內容更細化

該體系對指南中的考核點進行了特色化補充與細化在二級指標中,農藥化肥減量體現了對指南中農藥年用量減少幅度的補充。在三級指標中,標準化意識、質量意識、品牌化意識是對指南中農業綜合標準化意識的細化;農產品質量合格率、農產品質量追溯、農產品質量認證、農產品品牌聲譽是對指南中的農產品安全性的細化;農產品商品化率、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市場份額、農產品品牌價值是對指南中市場效益的細化;農業標準化覆蓋率、農業總產值、品牌化收入是對指南中整體增長的細化;土壤改善、大氣改善、水質改善是對指南中對生態環境改善作用的細化。


全省首創!崇州市建立農業標準化效益評價體系

▲ 第二屆小龍蝦節《稻田綜合種養標準體系》發佈會


考核特色更突出

崇州市充分結合當地“標準化+品牌化”

雙輪驅動特色農業標準化戰略,突出“標準化+品牌化”雙重考核理念,明確了“標準-質量-品牌”3個環節的串聯關係。一方面,在三級指標中,該體系融入了質量意識、品牌化意識、農業品牌化人才隊伍、農產品質量認證、農產品品牌聲譽、農產品品牌價值、品牌化收入等7個品牌化相關指標,成為該評價體系中的突出亮點。另一方面,該體系三級指標權重的確定以標準化相關指標權重為主,平衡協調品牌化相關指標權重。例如,在意識培育方面,標準化意識權重為0.4,質量意識權重為0.3,品牌化意識權重為0.3;在人才隊伍評價方面,標準化人才隊伍權重為0.6,品牌化人才隊伍權重為0.4。


全省首創!崇州市建立農業標準化效益評價體系

▲ 崇耕品牌農產品


考核結果更科學

近日,以體系為標尺,專家組採用聽取工作彙報、查看資料文件、調查相關數據等綜合考評形式,最終將崇州市農業標準化建設工作評為“優秀”等級,這與此前國家級農業標準化項目驗收組的評價基本一致。據瞭解,崇州市於2017年2月獲國家標準委批准建設“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並於2019年9月以99.3+10分的高分通過國家標準委驗收


全省首創!崇州市建立農業標準化效益評價體系

▲ 國家級試點項目考核驗收現場

農業標準化工作開展以來,崇州市確定了“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戰略,以“標準培育—品牌孵化—崇耕推廣”為實施路徑,從工作機制、標準架構、意識培育、標準實施、效益提升等五個方面著手,探索形成崇州獨有的“五雙”標準化工作模式,不僅讓標準化思維在崇州根深蒂固,更培育出“崇耕”這一經得起檢驗的區域公用品牌,使崇州農業不斷實現標準提檔、品牌增效、產業升級。


主管 | 中共崇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 | 崇州市融媒體中心

主編 | 夏海英

執行主編 | 楊建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