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成都已成立鄉村旅遊合作社1165家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提出“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在成都,各種類型的專業合作社為發展鄉村旅遊注入了新動能。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四川省鄉村旅遊合作社現場推進會上獲悉,目前全省經工商註冊登記的鄉村旅遊合作社共有5759家,其中成都數量最多,為1165家。在探索鄉村旅遊發展新模式的過程中,這些鄉村旅遊合作社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其中多以“支部+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土地+合作社”“職業經理+合作社”等模式發展。

今年一季度 我市鄉村旅遊總收入超75億元

相關人士介紹,鄉村旅遊合作社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種類型,是在農旅深度融合發展中成長起來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推進鄉村旅遊規模經營的有效形式,對促進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有著重要作用。

據瞭解,近年來四川省鄉村旅遊合作社發展迅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四川鄉村旅遊發展的單個經營戶規模小、實力弱、發展水平低等問題,促進了鄉村旅遊提質增效。今年以來,成都市的鄉村旅遊一直持續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成都市鄉村旅遊接待總人次超過2500萬人次,同比增長達7%;實現鄉村旅遊總收入超過75億元,同比增長達20%。鄉村旅遊已成為成都市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徑和重要引擎。

加快推動

鄉村旅遊品質化、文創化、國際化

在四川省鄉村旅遊合作社現場推進會上,成都市旅遊局相關負責人道出了成都鄉村旅遊的發展路徑。該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成都市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按照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和“五項重點改革”任務部署,圍繞建設世界鄉村旅遊目的地工作目標,加快推動鄉村旅遊品質化、文創化、國際化發展,制定了《加快鄉村旅遊品質化、國際化、文創化發展工作方案》《A級林盤景區培育創建工作計劃》《A級林盤景區創建服務指南》,推出了崇州竹藝村、溫江類經堂、青白江66號房車營地、溫江淼兮帳篷酒店、邛崍天府紅谷等一批鄉村旅遊新業態精品項目。

下一步,我市將堅持生態保護、規劃引領,以提升度假體驗為核心、以推動鄉村創意為關鍵、以挖掘民俗文化為載體、以打造精品項目為抓手,推動鄉村旅遊“全域化”、鄉村產業“多元化”、鄉村品牌“國際化”、消費場景“品質化”,實現鄉村旅遊發展由單一休閒向深度體驗轉變、由簡單粗放向精細品質轉變、由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