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外星人》

2019年贺岁档激烈的厮杀已经到了第八天,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预售票房排名第一、当前总票房排名第二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正在面临低评分危机,从2月5日6.9的豆瓣评分一路跌至6.4,这让导演宁浩受到不少外界的质疑。

《疯狂的外星人》| 最疯狂的“烂片”

一路直下的评分,有辱主权国家国格、改编《乡村教师》的偏差、虐待动物等批评声蜂拥而至,但是这些更深层次的内容,你看出来了吗?


文 | 痞山


01层出不穷的讽刺

宁浩对各种中外电影的致敬和现实的讽刺信手拈来,和开心麻花标志性平铺直叙的笑点不同,他更偏向于对幽默的提炼和隐藏,外部表现为一种黑色幽默的荒诞感,这点在《疯狂的外星人》中得到突出的体现。

首先是对泛滥的超英电影的讽刺。影片开始特工John欺辱小胖子的片段除了塑造出特工John蛮不讲理、毫无人权意识的反面形象,还隐藏了更深刻的主题——高级力量救赎论。高级力量救赎论带有一定宗教色彩,是指当你无法解决问题时,就让一个更高的力量替你解决问题,即The God thing,higher power.超级英雄电影的内核大同小异,但是殊不知,现实法则是物竞天择,高级力量对于低级力量更多是打击、毁灭、掠夺和侵略,就像现实中的战争,就像特工John对小胖子的欺辱。

《疯狂的外星人》| 最疯狂的“烂片”

黑人特工说粤语也是一大笑点。这里讽刺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由于最早去美国的移民来自广东沿海地区,因此广东文化在美国的认同度比内陆文化更高。并且,这里“刻板印象”的讽刺或许多多少少暗示了茶叶蛋事件。

《疯狂的外星人》| 最疯狂的“烂片”

“都在酒里面了。”这句贯穿影片的台词成为经典。实质上这是一种对“成,酒也;败,酒也。”的调侃,也是对

中国酒桌文化的输出。除此之外,汇集世界各大景点的游乐场除了象征了世界之窗,也可以理解为对某山寨大国的暗中讽刺。

《疯狂的外星人》| 最疯狂的“烂片”

当然,影片也具有部分正面意义,任何事物来到中国都会被中国化。外星人变成的猴子在中国也都是孙悟空;C国特工来到中国后,也要敲锣打鼓地去刚果。宁浩赋予了影片真正且真实的中国内核。

《疯狂的外星人》| 最疯狂的“烂片”

这部电影还有着现实意义的荒诞与讽刺。我们知道,这部电影在2018年上半年拍摄完毕,但是却很巧妙地出现了讽刺六学事件、孟晚舟事件、美军抖音泄露机密事件的片段,成为“神预言”,更让我们认识到:荒诞不仅出现在影片中,现实本就很荒诞。


02 循环的鄙视链

全片的骨干结构就是一条循环的鄙视链

最开始,以外星人为代表的高级文明鄙视人类这种低级文明,之后自誉为高级文明的外星人却被两个普通小市民玩弄于鼓掌之中,被迫表演骑自行车、金枪锁喉等杂技。与此同时,C国特工鄙视其他国家文明,却要被耍猴的小市民所救。

影片完成了这一条鄙视链的闭环,即猴子—耍猴人—C国特工—外星人。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耍”与“被耍”的对象,每一个人都像一个笑话。一个人是笑话,它就只是笑话,但每个人都是笑话,它就成了荒诞。从某种意义来看,这倒是实现了耿浩在电影中所说的“平等”。

这条鄙视链不仅讽刺了“优越感”和“文化阶层论”,也将荒诞与现实相结合,影片中所述的荒诞何不是我们所处的现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在耍猴的同时,也在被猴耍。或许我们并不因此捧腹,反倒觉得无奈与荒凉。


03 失效的巴甫洛夫

驯猴所用的巴甫洛夫理论贯穿整部电影,承担了不少笑点,也承载了导演不少的心思。

由于巴甫洛夫理论,驯猴得以成功,外星人最终得以被打败,但是在这次风波之后,人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耿浩依旧在不断寻求别人对耍猴的职业认同,大飞依旧一门心思想着赚钱,C国特工也没有反思自我,依旧骄傲自大,甚至带着锣去刚果寻找外星人。

《疯狂的外星人》| 最疯狂的“烂片”

为什么一贯管用的巴甫洛夫理论在人类身上失了效?人类为何麻木不仁,难以改变?这恐怕是我们最该认真反思的。



有人对《疯狂的外星人》表示失望和批评,因为宁浩在这部影片中放弃了他最有特色的多线叙事,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但是取而代之的是火力十足的机关枪,是酣畅淋漓的表达。整部片子没有一个正面形象,宁浩把“黑”做到极致,将荒诞做到微妙。不可否认,影片的确存在逻辑硬伤,但是它做到了真正的“疯狂”

值得思考的是,这样一部不算差劲的影片为何遭遇差评危机?或许部分原因还是,自信爆棚的观众不愿意接受我们现实存在的一些缺点。《战狼Ⅱ》的高票房让我们反思,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