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說“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古人為什麼說“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古人為什麼“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中國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古人以各種俗語和詩歌的形式,流傳下來無數經驗與智慧,如“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有錢不買河邊地,好漢不娶活人妻”等。


當然,時移世易,有些俗語如今已經不太適用,而有些卻是在任何時代都能普及開來的,就像“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這句。


這四句話的出處已不可考,但很好地總結了一些各種行當裡的經驗,如不聽從,是很容易吃大虧的。


古人為什麼說“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古人為什麼說“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法不輕傳


這裡的“法”,狹義上指的是法術,廣義上則代表一切技術、方法,如木匠的手藝、琴師的指法、劍客的劍法等。


在古代,一門手藝是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賴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很少有人會將其輕易傳授給別人,一般都是敝帚自珍。他害怕傳出去後,“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所以即便收徒,也都是要麼收“兒徒”,讓人給他當兒子一樣侍奉孝順他,要麼收學徒,給他家免費幹很多年活,考察清楚這人秉性後,才會將手藝慢慢傳給他。


中國古人的這一習慣,如今屢屢遭人詬病,認為正是因為如此,古代很多優秀的技藝都失傳了。但設身處地的想一下,換了你,你會將自己發財賺錢的秘訣隨便公之於眾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能夠打破“法不輕傳”桎梏的人,都是值得被後人稱頌的,如第一個開辦平民學校,主張有教無類的孔子,以及如今在互聯網上免費上傳分享各類知識的人。不過這些人也是承擔了一些風險的,畢竟這樣做會打破一些人的飯碗。


古人為什麼說“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古人為什麼說“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道不賤賣


“道不賤賣”與“法不輕傳”類似,但又有所不同,主要是說“道”不能輕易地施展,總要讓對方付出點代價才行,否則不會被人重視,甚至還會被人輕視侮辱。


人,就是這麼賤皮子。幾毛錢的東西,再有用,但因為便宜,他就是不會珍惜;幾萬幾十萬的東西,即便再沒用,他也會視若珍寶。

所謂“千金不傳無義子,萬財不度忘恩人。寧可街前飢餓死,不將道法作人情!”說的就是“道”,不可賤賣。


古人為什麼說“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古人為什麼說“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師不順路


這裡的“師”,原指的是風水師,意思是不能在風水師給別人看風水時,順便請他為自己家也看一下。為什麼不能呢?因為順道請人去看,其心不誠,也代表了他其實並不重視,或者有多麼相信風水之說。


如果答應了這種順路的邀請,往往也因臨時起意,準備工作不足,而不能得出一個比較準確的結論,這樣其實對主家也是不好的。

“師不順路”,這句話延伸開來,其實也可以說成不要輕易答應別人隨口提出的要求。


古人為什麼說“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古人為什麼說“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醫不扣門


這句話是指醫生不能在別人未開口的情況下,主動上門診斷治病,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是一般人們很忌諱醫生主動跑到家裡來指出自己身上的疾病,就像《扁鵲見蔡桓公》裡記載的那樣,扁鵲主動對蔡桓公說他有病,蔡桓公根本就不信。其實大部分都跟蔡桓公是一類人,如果有人闖進你家說你有病,你不把他打出去才怪。


即便古代的遊方郎中,行走鄉野山村之中,也不會主動去某某家,看人家有沒有病,而是路過時等著病人主動邀請他去家裡看病問診。


二是涉及到一個責任劃分的問題。醫生主動上門說這個人有病,治好了還好說,而萬一治不好的話,在如今走路跌倒訛馬路,游泳淹死訛大海的年代,這名好心的醫生很可能就會被訛上了。


“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短短十六個字,揭示了行走社會的大道理。古人智慧,不可小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