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花园山社区:“搭把手”服务,搭起抗疫连心桥

“这是我的家,我们守护她,如果有一天,她也需要我,搭把手,就过了……”这个冬天,一首《武汉伢》唱哭了许多武汉人。在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花园山社区,“搭把手,就过了”成为了大家共同的信念。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志愿者以及居民们齐心协力开展“搭把手”服务,搭起抗疫连心桥。

3月23日,花园山社区的志愿者们专程为社区困难家庭送来了丰盛的“爱心大礼包”,每户不仅包含米油、面粉、燕麦、坚果等食物,还配有跳绳、彩笔等居家文娱物资,鼓励大家共同呵护持续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势。

武汉花园山社区:“搭把手”服务,搭起抗疫连心桥

疫情期间,社区的爱心物资每隔三天便会送到困难群众的家中,社区还将下沉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共同编入网格,组成5支小分队对口帮扶困难家庭。

疫情初期,得知老年人生活不便,社区书记陈娟立即为辖区94位独居老人送去了鸡蛋、大米等,后期又链接资源为224户困难老人送去了袋装的鸡汤,方便老人们随时食用,增强抵抗力。如何加热,注意防火,她总是细心叮嘱。独居老人朱婆婆说:“有了困难,我总想到向社区求助。”

武汉花园山社区:“搭把手”服务,搭起抗疫连心桥

3月6日,70岁的居民虞爹爹康复出院,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一起迎接他回家。可虞爹爹因为中风无法完全自理,家住8楼又没有电梯,犯了难。志愿者曾文斌说话:“这算莫斯难事?来,咱们一起搭把手,把虞爹爹抬上楼。”于是,曾文斌和其他4位志愿者一起,接力将虞爹爹抬上了八楼。到了家里,志愿者吴冰林细心地把虞爹爹安顿好,嘱咐说:“您好好养着,有任何需要,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曾文斌和吴冰林都是国企职工,自疫情初期他们便响应号召来到了花园山社区报名担任志愿者。早在2月初,社区一位残疾居民需到医院进行插尿管治疗。当时正值疫情高发期,不但救护车资源紧缺,医院也成了敏感区域。但曾文斌、吴冰林却没有犹豫,当即表态:“我们去!”他们将这位居民送到湖北省中医院,待治疗结束后,又将他从医院接回,安全送到家中。社区里遇到麻烦事,他们总会挺身而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别急,不怕,我来搭把手。”

武汉花园山社区:“搭把手”服务,搭起抗疫连心桥

“搭把手,就过了”,这句鼓励在花园山社区真切地变为了现实。居民的煤气罐该换了,搭把手扛一下;街坊的菜太沉了,搭把手拎一下;运菜的车要上坡了,搭把手推一下……谁家的孩子有困难,搭把手;谁家的老人有需要,搭把手……

“疫情没有让我们更脆弱,反而让我们更团结、更坚强。这是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最好诠释。”社区书记陈娟说,“等到疫情彻底结束了,我们的‘搭把手服务’也不会结束,要一直保持下去。”

湖北之声记者:周梦

通讯员:杜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