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祝賀!我市首例ECMO患者出院了

3月23日下午2點16分,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一位面戴口罩、拖著行李箱的青年男子在日夜守護他的浙江省首批援荊醫療隊和荊門一醫醫護團隊的護送下,從荊門一醫北院門診大廳走出。

出門後,他向在場的所有醫護人員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謝大家的不拋棄、不放棄,才有了自己今日的重生。

這位鞠躬的男子正是此前媒體和市民關注的我市首例經ECMO(人工肺)治療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賀先生。為慶祝賀先生出院,荊門一醫工作人員專門為他送上了一束鮮花。

惊喜!祝贺!我市首例ECMO患者出院了

患者與醫護人員

出院之前,賀先生在病房內用口琴為醫護人員吹奏了一曲《回家》。“我能夠康復走出這裡,多虧了你們。我也希望你們能早日回家!”這是賀先生吹奏這支曲子的寓意。自3月6日從重症轉為康復階段後,每天賀先生都會在病房裡認真練習這首《回家》,而吹口琴作為一項特殊的“呼吸訓練”法,也加快了賀先生肺活量的迴歸。

33歲的賀先生於1月29日確診為新冠肺炎感染後轉入荊門一醫救治。2月4日,病情發生惡化,生命垂危。當天,荊門一醫ECMO團隊為賀先生上了ECMO,他也因此成為我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首例用上最高規格生命支持系統ECMO的患者。

2月12日,浙江省首批援荊醫療隊到來,於14日在荊門一醫北院建起新冠肺炎ICU。ICU建成後,醫療隊第一時間對荊門市所有危重患者進行摸排,賀先生成為最先考慮收治的對象。

然而轉運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由於賀先生體重近100公斤、病情十分危重,而且所在的病房與新冠ICU病房分佈在相鄰的兩幢樓內。雖然直線距離只有短短的100米,但轉運計劃卻整整籌備了四天。經過多次反覆討論、兩天全天候模擬,邵逸夫醫院醫療團隊與荊門一醫ECMO團隊拿著米尺到處測量電梯、門的寬度,設計精密的路線圖,同時演練了無數次,想到一切能夠想到的潛在風險。

2月18日,轉運工作開始。十幾個人,各司其職,有人管儀器,有人管線路,有人負責院感,有人控制電梯……在前期經過數次演練後,整個轉運過程緊張、緊湊,一氣呵成。就這樣,賀先生被成功地轉運至荊門一醫13樓新冠肺炎ICU。

一些新冠病人病情惡化非常快,可能前一秒還在跟你講話,下一秒就會突然透不上氣,像在水裡淹溺的狀態。為全力搶救賀先生,邵逸夫醫院醫療團隊多次連線杭州進行遠程會診,為賀先生量身制定救治策略。一個多月來,邵逸夫醫療團隊與荊門一醫ECMO團隊充分發揮“省市”合力,一次次將賀先生從死亡邊緣拽回。正是這群可愛的醫護人員,一次次讓賀先生重燃生命的芳華。

經歷了16天的ECMO支持,在新冠ICU內接受長達35天的漫長救治,“命懸一線”的賀先生終於重煥新生,3月6日,他終於擺脫死神,從重症轉入漸進性康復治療;3月7日,他能夠進食了;3月12日,他可以獨立坐起來了;3月15日,他終於能下地行走了……3月23日,他迎來了出院的好日子,這天陽光明媚,一如賀先生和現場所有人的心情。

惊喜!祝贺!我市首例ECMO患者出院了

專車接送出院患者

據瞭解,在國內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救治戰場,能夠成功撤下ECMO並恢復健康的少之又少,浙大邵逸夫醫療團隊與荊門一醫ECMO團隊做到了!如今,曾經滿負荷運轉的荊門一醫13樓ICU內床位已基本騰空,21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成功脫離危險轉出ICU,現已全部治癒出院。

惊喜!祝贺!我市首例ECMO患者出院了

患者父親與患者隔窗相望

惊喜!祝贺!我市首例ECMO患者出院了

患者父親向浙江援荊醫療隊代表表示感謝

“從電視裡看到邵逸夫醫療團隊出發援助荊門的畫面,我激動得流淚了。”賀先生的父親說。今天,他專程來到醫院接兒子回家,對在場的醫護人員一直鞠躬道謝,並將兩面書有“醫術精湛 名揚華夏”“救死扶生 恩重如山”的錦旗送給醫療隊。

惊喜!祝贺!我市首例ECMO患者出院了

患者父親贈送錦旗表示感謝

賀先生的父親告訴記者,他就職於浙江永康一家公司,而自己的兒子得到浙江援荊醫療隊的救治,冥冥之中似乎是天意的安排。“前幾天,我的浙江老闆和我開玩笑說,浙江醫療隊救了你的兒子,你要把餘生獻給浙江。等疫情結束我還會前往浙江工作,因為我就是這麼想的。”這位父親說。(記者張愛華 通訊員王家鈴 李文芳 圖視/方麗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