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時,如果對公司不滿意,你會選擇跳槽還是將就做下去?

仁醫劉郎YC


是否選擇跳槽,要分幾種情況來看:


1、如果自己是足夠優秀的專業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去哪兒都有一堆公司搶著聘用你,現有工作就不是束縛你的理由,完全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幹得順心的單位工作,發揮自己最大價值。

什麼是不可替代性:比如你是一個醫生,對某些疾病有自己獨到的診療技術,治癒率高,患者滿意;或者說你是一個廚師,廚藝高超,飯店的招牌菜、暢銷菜必須過你的手,才能讓顧客滿意,才能讓飯店生意興隆。

這就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只要你自己不主動辭職,你領導絕對不敢讓你走人,因為你走了很難再有一個新人能達到你的水平。


2、如果自身能力還有所欠缺,你的工作“很容易被替代”,那麼你的每一次跳槽都是一場冒險,這個時候換工作就需要三思而後行。

什麼是很容易被替代:比如你從事的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簡單重複勞動,比如生產線的普通生產員工,辦公室的普通後勤人員,機關單位的普通行政人員,一些互聯網企業的客服、審核等崗位。

雖然你對自己的本質工作可能非常熟練,但上來一個新人通過兩三個月的訓練就能達到和你一樣的熟練程度,那麼你就屬於“很容易被替代”的人群,因為通常你的工資待遇都比一些新人高一些。

對於企業來說,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你如果提離職,領導甚至巴不得你走人,因為重新招一個新人的人力成本可能只有你的一半;而你出去重新找工作,缺乏原單位積累的工齡時長,缺乏領導同事間的默契配合,可能很難再拿到原來的薪水待遇。


所以,我們作為奮鬥在職場的人,要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自己的每一個重大決策都要慎重考慮,才能少走彎路。


中年職場人士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1、優勢:具備豐富的經驗,大多都能獨當一面獨立完成工作,不少人都是企業、部門的業務骨幹。

任何一個業務團隊的組織架構,都是老中青結合的金字塔結構。頭部有領導和專家作為團隊的核心力量;腰部有業務骨幹完成絕大多數的重要工作;底部還有一堆打下手的新人、實習員工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

中年年齡的員工,大多處於腰部和頭部的位置,這是我們的優勢。


2、劣勢:體力上有所退化,從事某些高強度工作時,不如年輕人有體力優勢;精力上中年人大多都有家庭負擔,小孩的撫養、教育問題,父母老人的健康問題等,會極大的分散我們的精力,如果企業的業務比較繁忙,工作時長比較長的話,必然會面臨家庭和事業如何平衡的兩難問題。

比如前兩年華為公司,就爆料出類似“優化”35歲以上員工比例,要求員工夫妻離婚等負面新聞,這些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人到中年,如果你正好處於一個業務非常繁忙,要求員工全身心投入的企業時,這就是我們的劣勢。


中年職場人士如何做好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


1、強化自己的優勢和專業能力,把自己變成不可替代的專業人才

如果你還處於是很容易被替代這麼一個尷尬的角色,那麼你首要做的事情,不是急於跳槽換工作,而且強化自己的能力做到不可替代性。比如往管理崗位靠攏、往高級專業崗位靠攏、往能夠創造更多價值的崗位靠攏。

所以人到中年,更加不能放鬆學習,我們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有豐富的人脈關係,我們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理所當然的比年輕人更具備優勢才對。

以我自己本人@漆興平來舉例,我雖然在各個行業和崗位工作了多年,也積累了一些不多不少的工作經驗,出去找工作也能找到一些待遇不錯的工作崗位,但我依然深深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所以我直到今天也不放鬆學習,同時我也開通了自媒體,把自己過去的一些經驗、心得和認識轉化成為文字。一方面,通過生產文字的過程中,會進一步昇華我自己的思想,會提升我的知識水平;同時,同時不斷的回答問題、撰寫文章,也能逐步的積累粉絲,獲得點贊,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我,可能一兩年後,可能三五年後,我的這個自媒賬號就會為我帶來巨大的價值。

這些都是我們的生產力,我們要善於把這些生產力轉化為價值,萬萬不可有任何自我放棄的消極想法。


2、平衡好自己家庭和事業的關係,魚和熊掌不可兼而有之

(1)人在江湖身不由就,如果你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你不會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好家庭,如果你的家庭、你的另外一半能支持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那麼你可以繼續堅持。

對於家庭的付出,總有一方付出得多,另外一方付出得少,凡事都不會有絕對的公平。如果你的伴侶願意為家庭付出更多來支持你的工作,這也未嘗不可。


(2)如果因為種種客觀、主觀的原因,你無法獲得家庭成員和夫妻間的支持,那麼自己可以選擇一個工作氛圍不那麼緊張,有更多時間照顧家庭的工作。

退一步,又何嘗不是海闊天空呢!

我們的生命有許許多多的追求,我們生存的意義也不僅僅是為了工作,有時候放下卻是為了更好的得到。


我是@漆興平,專注職場領域問答,以上是我的答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