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戰場硝煙中的陸機、陸雲兄弟,不愧為文壇才俊!

穿越在戰場硝煙中的陸機、陸雲兄弟,不愧為文壇才俊!

讀完《宋史》,我對有一個問題的認識似乎更清晰了。官修史書主要記載王朝更迭及其過程中的流血戰爭,主要是政治人物、軍事人物的發跡變遷史,而對於現代人經常掛在嘴邊的某某大文學家、某某大詩人大詞人等,縱然於史有載,也大都是建立在他們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建樹上。


穿越在戰場硝煙中的陸機、陸雲兄弟,不愧為文壇才俊!

《後漢書》始設“儒者列傳”“文苑列傳”,之後的史書在編纂體例上基本沿襲,但你若想在這個門類找到那個時代你想要了解的文壇大家們的身影,那極有可能是走錯了門徑。文學與史學的定位,完全是建立在兩個不同價值取捨臺基上的。但我也發現了一個可喜形象,就是無論在哪個朝代,那些天資聰穎、才思敏捷、以文章顯世的人,在古戰場的硝煙滾滾和刀光劍影中,哪怕置身於敵對陣營,也會被另眼相待。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惜才憐俊,古已有之。我們通過3至6世紀發生在三對江南才俊身上的人生際遇,對這一問題有所瞭解認識。其一便是陸機與陸雲兄弟!

據《晉書•陸機列傳》記載,陸機的出生地是吳郡的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為名門之後。祖父就是三國時東吳大將、丞相陸遜,父親是東吳的大司馬陸抗。陸機為陸抗第四個兒子,陸雲排行為老五。兄弟倆出生將門,但文采非凡。陸機身長七尺,聲如洪鐘,年少時就顯示奇才,文章蓋世,並傾心儒家學術。陸雲自幼好學,才思敏捷,5歲就能讀《論語》《詩經》,6歲就能寫文章,與兄陸機齊名,時人號曰“二陸”。

兄弟二人的命運發生變化,是在公元280年的太康元年,那一年,西晉滅了東吳,此時的陸機、陸雲才20歲左右。隨著家國滅亡,他們由東吳國的上層一下子跌入到司馬氏晉國的社會下層,施展才華無望,人生前途渺茫,只得退居家鄉,閉門苦讀,一晃就十來年過去了。期間,陸機對東吳末帝孫皓丟掉江山的原因進行分析,寫成《辯亡論》二篇,轟動一時。

穿越在戰場硝煙中的陸機、陸雲兄弟,不愧為文壇才俊!

太康十年(289年),亡國之痛的傷口經過十年的磨洗已經開始癒合,陸機、陸雲兄弟倆以晉國公民的身份,攜手來到了京師洛陽。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陸氏兄弟二人初入洛陽時,雖然語言上有點“南音”而常遭到中原人的冷眼,但二人依然是恃才傲物,藐視眾生,顯得志氣高爽,此時的他們也就是30歲左右,依然血氣方剛,加之江南名門望族出生,根本不把一般的中原人士放在眼裡。但兄弟二人還是佩服一個人的,那就是當時的名士、太常張華。他們欽佩張華的學識與德望風範,所以決定去拜訪張華。

張華的學業也非常“優博”,為文辭藻溫麗,朗贍多通,曾被“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嘆為“王佐之才”。張華“強記默識”能力極強,四海之內的風土人情,歷史典故、宮室制度,他了如指掌,其所撰的《博物志》一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至今仍然是文史研究者案頭必備的書目。張華早聞陸機、陸雲兄弟的文學名聲,並一直關注他們。雙方一面如故,似老友相見,但陸氏兄弟仍然對張華行“師資之禮”,像尊敬老師一樣尊敬張華。張華不無感慨地對身邊人說:“伐吳之役,利獲二俊。”意思是說,晉王朝滅掉東吳的戰役,真正的戰利品就是獲得了兩位俊士。張華又把陸氏兄弟推薦給朝廷其他重臣及洛陽城中有名望的人,使得“二陸”名氣大振。當時在洛陽城裡,以“文學”著稱的已經有張載與其弟張協、張亢兄弟三人,時稱“三張”。“二陸”到來後,因其文章名氣蓋過“三張”,所以民間就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二陸入洛,三張減價”。

雖然如此,江南出生的陸氏兄弟要想在中原立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常會遇到智慧性挑戰,這裡可舉三個例子來說明。(待續)

穿越在戰場硝煙中的陸機、陸雲兄弟,不愧為文壇才俊!

作者束有春,文學碩士,研究員。長期從事我國文化史研究和文化遺產保護,出版《感知風騷時代》等學術著作多種。現為《炎黃文化》雜誌副主編。(關注微信公眾號:NJHFHHH,在旅行中感觸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