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富英:谦谦君子之风,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忠孝传家

谭富英有个“三不主义”:不娶小、不收徒、不做官。在做人方面,可以用谦谦君子来形容。忠孝仁义这个中国传统对男人最高的评价,放在谭富英身上也是恰如其分。

从与裘盛戎、梁小鸾(长期与她搭档的名旦)合作开始,谭富英就表现出一位忠厚长者的风范,但又不以长辈的身份压人。

裘盛戎当时年轻气盛,在舞台上总有咄咄逼人之势,谭富英从不放在心上,面对这个比自己晚出道的师侄,总是尽可能地突出对方。梁小鸾与谭富英搭档时,名气不是很大,但谭富英还是让梁小鸾与他并挂头牌演出。

在与马连良合作时,他又以师弟的姿态,处处谦让,不管排演什么戏,他总是说:“我听师哥的。”总是把大轴戏让给马连良。就是平时走路,开会,他总是谦恭地礼让马先生,人们经常看到,谭先生让马先生先行,马先生请谭先生先行,最后是马先生挽住谭先生的手,并肩而行的感人场面。

两位全国最有名的老生就这样在一个剧团和睦相处,很多同行都感到不可思议。

谭富英:谦谦君子之风,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忠孝传家

电影《群英会》马连良饰诸葛亮、谭富英饰鲁肃

赵燕侠更是后生晚辈,是参加北京京剧团最晚、最年轻的一个副团长,为了不使她感到新剧团的“欺生”,谭富英甚至在她主演的《辛安驿》前面垫一出中型剧目《摘缨会》。

所以说,北京京剧团那么多顶级的艺术家在一起合作,却能够互相谦让,彼此和睦,与谭富英牺牲自己的名利,以身作则,顾全大局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就是在全国京剧名家演出大合作的《赤壁之战》时,他这个“活鲁肃”竟然主动把鲁肃这个角色让给李少春,自己演一个戏份不多的刘备。

而在著名的京剧电影《秦香莲》中,谭富英把陈世美这个角色也让给自己的弟子马长礼。马长礼后来成名,是和这部电影分不开的。

在京剧界,谭富英是出名的大孝子,他早出晚归都要到父亲的房间请安。如果外面有饭局,遇到他父亲爱吃的东西,或者是什么新鲜的佳肴,他总是到帐房单交一份钱,请厨房再做一份。饭后用手帕包起来,给父亲送到当面,请父亲品尝。

当他到朝鲜战场慰问志愿军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卧床不起,病入膏肓了。他每天在床前伺候,却不敢说自己要到朝鲜慰问的事情。后来还是谭小培从别人那里知道了,深明大义让他去了朝鲜。可是列车刚刚开到天津,就接到父亲逝世的噩耗。按谭家的规矩和他自己的心愿,是要大办丧事的。领导允许他回家奔丧,而他回到北京,哭别了父亲,就戴着热孝日夜兼程赶赴到抗美援朝的前线,冒着生命危险和零下20度的严寒,在战壕、掩体中进行演出活动。

在上世纪50年代末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剧团要到条件相对困难的唐山定期演出,谭富英每次都主动请缨,作为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和年轻人一样去完成最艰苦的演出任务。

谭富英:谦谦君子之风,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忠孝传家

文革结束后,1977年,谭富英恢复了党籍,而且党龄连续计算。本该心情舒畅地重返舞台的时候,他却身染重病住院。服药注射,都不见效。谭富英知道他开的都是进口药,很贵,就对医生说:“这药留给别人用吧!我用不着了!”于3月22日与世长辞,走的时候很安详。

谭富英逝世后,北京文艺界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他的遗体火化后,按国家的最高礼遇,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2002年,他的子女将他的骨灰请到门头沟区风景秀丽的万佛陵园安葬,并树立了半身雕像和墓碑,供人瞻仰。

说到谭富英先生的子女,谭先生有六个儿子三个女儿。

谭富英:谦谦君子之风,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忠孝传家

谭富英先后娶了三任妻子,分别是宋洁贞(1924—1935年,后妻卒)、姜志昭(1936—1947年,后妻卒)杨淑贤(1948),谭富英的第一任妻子宋洁贞也算得上是出身梨园世家,她的外祖父陈啸云是京剧青衣,舅舅陈秀华是京剧老生,还有个表兄弟是杨宝森(姑姑的孩子),谭富英跟杨宝森说起来还有些亲戚关系。

谭富英:谦谦君子之风,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忠孝传家

谭富英的第二任妻子姜志昭也是出身京剧世家,她的祖父姜双喜是京剧青衣,外祖父王怀卿是京剧武生,父亲姜妙香是京剧著名小生,舅舅王玉芳是京剧老生。

谭富英共有九个子女,其中宋洁贞与谭富英生了三个孩子,都是男孩,分别是谭元寿、谭韵寿、谭喜寿;姜志昭与谭富英生了四个孩子,分别是一个儿子谭寿昌,三个女儿谭凤云、谭凤霞、谭凤珠;杨淑贤与谭富英生了两个孩子,也都是男孩,分别是谭寿康、谭小英。

谭富英:谦谦君子之风,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忠孝传家

谭富英的长子谭元寿习文武老生;次子谭韵寿习丑行;三子谭喜寿习武生;四子谭寿昌习场面;五子谭寿康、六子谭小英、长女谭凤云、次女谭凤霞、三女谭凤珠这几人似乎没有从事京剧行业(没有找到关于他们的资料)。

谭富英:谦谦君子之风,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忠孝传家

谭元寿先生是谭派艺术第五代掌门人,1938年,入富连成社科班,从雷喜福、张连福、刘盛通学老生,从王连平、茹富兰学武生,文武兼备,擅演各类老生戏并兼演武生。1945年出科后,曾为荀慧生"挎刀"、参加裘盛戎的班社。1949年自行挑班。1954年加盟北京京剧团,在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流派艺术大师领衔的艺术氛围中,演技逐年走向精到娴熟、渐成大家气候,嗓音高亢嘹亮,扮相清秀疏朗,台风古朴苍劲,一派国粹本色。

其子谭孝曾、其孙谭正岩均承袭祖业,为京剧观众所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