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走出优质“洋”路线,扶贫产业园让群众一年四季有钱挣

  “意大利香菜”“法国普罗旺斯水果西红柿”“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光听这些名字,你会以为自己走进了外国的农业庄园,其实这些果蔬就种植在鄠邑区蒋村镇柳泉口村在建的扶贫产业园——秦林农业生态科技产业园。

  3月17日,记者在产业园见到了西安市委政法委驻蒋村镇柳泉口村第一书记常淳。他向记者介绍,此次在建的扶贫园区是在柳泉口村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打造的一个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精品果蔬及高端花卉种植、研发、加工、销售和技术培训等全产业链的现代化综合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园区分两期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一期建设将于本月底竣工,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100亩。

  看着长势良好的西红柿,农艺师傅建峰难掩喜悦之情,他说:“每个温室都选用上等材料,配置先进智能控制系统、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一年四季恒温。新品种水果西红柿都已挂果,四月底就成熟了,口感肯定好。”

  “闲置的土地集中统一流转,交给专业的人来种植,不但可以规划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还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大家都觉得这是件大好事。”柳泉口村泉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荣戈一脸开心。

  据悉,此次在建的扶贫园区与柳泉口村密切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建档立卡户”的运作模式,由村上合作社统一将土地流转给园区,流转周期为20年,分四个阶段,每阶段流转费用按一定比例提升。一期建设带动24户村民参与园区建设,园区占用土地的6户建档立卡户每年还享有福利和分红。村里其他贫困户和群众参与园区建设及务工者,工资按天结算。

  “ 村民可以得到土地出让金、工钱、分红收益三份收入,建设这个扶贫园区目的就是让群众一年四季有钱挣。”常淳告诉记者,来园区干活优先考虑村上的建档立卡户,一年到头,只要村民肯来就有活干。

  “在这儿活不重,离家近,每天干完就可以拿到工资,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农闲时节没钱挣了,家里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建档立卡户王带动这几年通过政府帮扶和自己努力,不但供给两个孩子上学,还在家里盖起了两层新楼房。

  年初,常淳和驻村工作队又为柳泉口村培育了1万株新品种蟠桃树苗。“谁说农产品就一定土里土气的,村民想要增收不能靠破坏生态、盲目提高产量来实现,而是要生产出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特色农产品,靠高品质卖出好价格。在柳泉口村,农产品也可以‘洋气’起来,走优质高端路线,在绿水青山中赢得金山银山。”常淳说。(西安日报,作者:高瑞 童媛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