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住人口增長乏力,北京負增長,2020將放寬落戶限制?

現在人口流動的趨勢就是三四線城市人口往一二線城市流動,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流。但是這樣現象也帶來的一些影響。比如現在三四線城市出現“人去樓空”現象,一二線城市現在人口暴增,寸土寸金。各城市之間的發展、人才資源與房價出現兩極分化現象。

即使在大城市房價已經高漲到人們無法負擔的情況,人們還是為了以後發展的機會和孩子的教育資源選擇成為4億房奴中的一名。很多一線城市為了抑制人滿為患的情況,對於外地人落戶政策制定了極其嚴苛的政策。

江蘇常住人口增長乏力,北京負增長,2020將放寬落戶限制?

南京的落戶要求,如果你是學歷型人才,那麼在四十週歲以下的研究生以上的學歷擁有《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備案表》或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便可以直接落戶南京。或者是取得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或是取得三級以上(含三級)國家職業資格(技能類)人員。

其實南京相對之前的政策,2019年已經放寬了很多項要求。一是之前要求的本科學歷的人才落戶是35歲,2019年放開為40歲,技術、技能人才沒有年制。二是取消了就業及繳納社保的年限限制條件,三是放寬了學歷教育取得形式。

相對之前的嚴苛條件,2019年很多城市確實是放寬落戶政策,各個城市之間的搶人大戰也拉開帷幕。

江蘇常住人口增長乏力,北京負增長,2020將放寬落戶限制?

作為最適合人們居住的蘇州,也是很多人口選擇的城市之一。上有天堂,現有蘇杭的蘇州從2016年之後落戶政策也發生變化。那蘇州的落戶政策到底是有了哪些的變化呢?

首先是之前的老政策,在蘇州取得75平以上住宅產證,且滿足社保三年,房齡滿三年就可以申請落戶。自2016年12月31日之後,蘇州就多了積分制落戶,只要分數足夠了就可以辦理落戶。而這些分數涉及到學歷、房產、社保、納稅、職稱、好人好事等等,當積累到800分才能滿足條件,這種方式落戶可以說是相當難了。

但是相比較積分落戶的困難,人才引進的方式落戶的就相對的容易的多了,如果具備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含本科),學歷證書在學信網上能認證,男的不超過40歲,女的不超過35歲就可以選擇這種方式,事實證明走這種落戶方式的人佔了大多數。

江蘇常住人口增長乏力,北京負增長,2020將放寬落戶限制?

不管是各個城市的落戶政策是採取放寬還是限制,對於很多在外發展的年輕人而言,落戶是必要的一步。有了當地戶口,首先孩子上學不用擔心,可以上公辦學校、優先錄取還有各項的補貼政策;可以享受求職、貸款等各種福利待遇;享受租房、購房的政策。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杭州的新增人口達到了55.4萬,而北京的新增人口確實負增長0.6萬。而蘇州的增長的為2.82萬,相較於前幾年這樣的增長速度算是比較緩慢的。南京的人口增長有6.93萬,相較於蘇州人才引進還是比較多的。

還有深圳2019新增人口是41.22萬,廣州的人口增長40.15萬,寧波新增人口34萬,佛山新增人口25.29萬。成都新增人口新增人口25.1萬,重慶新增人口22.53萬,珠海新增人口13.26萬,合肥市新增人口10.2萬,東莞新增人口7.23萬,福州新增人口6萬,上海新增人口4.36萬。

由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來,江蘇的兩座城市南京和蘇州的常住人口增長緩慢,大熱的北京、上海也是增長緩慢,甚至還出現了負增長。廣東地區的常住人口增長較多。

江蘇常住人口增長乏力,北京負增長,2020將放寬落戶限制?

人才引進一直是每個城市發展的重要措施,人才是一座城市發展的根本,蘇州2018年流動人口數據顯示,蘇州的外來人口最主要以高中、中專學歷為主,且多集中在製造業工廠。

面對2020年疫情爆發的情況,很多人才流失,各個城市會調整新的落戶政策嗎?蘇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城市常住人口會有所變化嗎?如果各個城市為引進人才而放寬落戶政策,對於絕大數外來人口都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