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近两年,新生代演员因各种负面话题被观众、老戏骨甚至官媒拉出来示众,究其原因,抛开天价片酬、恶意炒作、乱立人设导致崩塌等问题不说,归根结底还是演员“德不配位”——演技拖了后腿。那么,他们的演技差在哪?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一句话总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尴尬的演技脸谱化看齐,一手接过天价片酬,一面呈现毫无灵魂的银屏演技,这种批发式培养起来的演员,简直让人窒息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先来解释下什么是脸谱化——比喻文艺创作中刻画人物的公式化倾向,即是好是坏是什么性格一眼能看出来。当然,影视剧中的脸谱化有角色脸谱化和演技脸谱化,脸谱化并没有对错,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并且脸谱化已成为很多众观判断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线索或依据,所以演员脸谱化演戏并不是件坏事,可以说大部分演员最初都是靠脸谱化演技入行。可悲的是,在国内,有些不走心的演员将脸谱化直接拿来不分糟粕地傍身,用低廉的批发式表演,来赚取观众的流量换取天价片酬,性价比极低颇有些魔幻娱乐圈里的中国特色。有人说,国外也脸谱化表演,但人家价格合理性价比呀。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典型人物人物演绎方式走向批量式模仿

最近的热播剧《完美关系》中,观众对女主角佟丽娅瞪眼、张嘴、摇头等一系列夸张的土味肢体操作大为吐槽,并将其归为傻白甜标准规定动作。春晚还是众星捧月的女神佟丽娅,因为一个傻白甜人设瞬间沦落成为与欧阳娜娜、杨颖、郑爽齐名的尬演女明星。要知道在这部戏开播之前,媒体和大众对佟丽娅的演技方面几乎是零差评,这照本宣科的批发式演技,成了她演技上的滑铁卢。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宋茜近期作品演技虽有所提升,但早期作品不忍直视。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男演员方面,霸道总裁专业户黄晓明和张翰,一个油腻外形+眉头紧锁+深情凝望,一个杀马特造型+万剧不变的脸部表情+痛苦不堪的台词输出,深情上演霸道总裁爱上我。虽然,相对一些小鲜肉,这两位在演技上更胜一筹,但模式化的表演,确实让观众高呼“腻味”。即便屡遭诟病,但二位这样相对成熟的表演模式,却成了业内新人饰演霸道总裁的对标对象。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演技的高低不等于动作输出的强弱

同样遭遇滑铁卢的还有一直给人高级感的汤唯。因为一部《大明风华》,汤唯不仅因毫无美感的造型妆容,破坏了经年打造的气质女神形象,糟糕的台词功底、用力过猛的表情、肢体输出,彻底暴露了她的演技短板,让观众忍俊不禁。虽然事后汤唯表示在电视剧领域还是枚新人,但归根到底还是对人物、台词的理解不够导致的脸谱化处理,没能抓住人物的性格本色,失去了灵魂和人情味。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原来你也在这里》中,吴亦凡用一声突如其来的尬吼,将原本深情的戏码演成了笑话。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欧阳娜娜在《演员的诞生》中为吼而吼的干瘪式表演已经不是第一次被群嘲,她在《是!尚先生》中风险的尴尬而夸张的傻白甜演技,被网友diss并创造“智障演技”一词。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与欧阳娜娜同剧合作演员陈学冬,也奉上了灵魂的挤眉弄眼的批发式演技。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要说演技用力过猛的流行,还要从《演员的诞生》开始。自从《演员的诞生》捧红了周一围、蓝盈盈等炸裂式演技选手,后来参与者纷纷前来报到并奉上所谓“一鸣惊人”演技,妄想一炮而红。然而,一位追求情绪炸裂的演技,反而被批评用力过猛。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用力过猛代表参演者——黄圣依,竟将一位刚刚痛失孩子的母亲演成了一位随机摇曳且滑稽的风尘女一般,不仅自嘲“活生生把悲剧弄成了喜剧”,导师章子怡也评价这是“我有史以来看过的最尴尬的一场戏。”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谁能想到曾经在周星驰电影《功夫》里,惊鸿一瞥的让人美哭清纯哑女,现实中却是这样的黄圣依。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同样是情绪激烈的剧情,刚热播结束的《安家》中的人人喊打的潘贵雨的扮演者丁嘉丽,就拿捏的极为传神,无论是外在形态、台词输出、细节表情等,举手投足间将一位重男轻女蛮横无赖的妈妈演得入木三分,让屏幕外的观众的看得咬牙切齿,这要归功于演员对人物的理解极为到位的表现。而丁嘉丽最后一场生病在院对话女儿房似锦男友徐姑姑(罗晋饰演)的戏,但得知女儿与其交往,嘴上虽然依旧蛮横无赖,但台词和表情处理上看出她对女儿的一丝牵挂,留给观众母女和解的猜想。正是对人物的到位理解与融入消化,演员才能让观众入戏,仿佛人物故事就真实发生在眼前。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主创人员惰性思维滋生批发式规定动作

批发式演技不光是演员本身的问题,导演和编剧责任不可推卸。由于主创人员的惰性思维作祟,不同电视剧中相同或相似剧情,形成了一系列标准的规定动作。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比如,抗战神剧万能打鬼子,男主脱衣为女主披上前总要叹息并侧头,坏人杀死主角前总要情绪激动地说一堆废话,男女主对视要申请镜头要360度环绕式拍摄,男女主离别后又猛回头狂奔追车,男女主事故接吻女主总是一脸吃惊,高富帅说狠话是总是背对说话对象......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刘亦菲、王珞丹就是这种不负主创受害者。两位出车祸飞天动图一度成为群嘲对象,看完成片,估计要恨死导演和后期了。其实不用过分推敲,大家就知道正常人能躲过“扶摇直上九万里”级别的车祸,简直不符合常理,无奈演员为此背锅。当然,此处不代表肯定演员演技,毕竟演员要对角色负责。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演技类综艺失去初衷 商业尬捧情何以堪

对于资本而言,流量就等于金钱,强行魔改剧本引流量入组,虽然一时引起巨大关注,但因流量本身演技不佳,成了该剧的最大败笔。《破冰行动》就是最好的例子,该剧原本是一部根据真实缉毒案件的改编剧,原事件终并没李飞(黄景瑜饰演)这个人物,所以在剧情设置上已经略显多余,再加上演员面目全非的演技,原本的好剧反而被反噬成烂剧。所以,经历了流量明星尬演群嘲,娱乐圈资本选择为偶像明星镀金——参加演技类综艺尬吹演技。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演技类综艺到底是磨练演技还是批发式演员的另一种输出渠道?

这两年大火的演技类综艺中,尤其是《演员的诞生》第一季,捧红了不少真材实料的好演员。节目一炮而红是非便随之而来,圈内资本和演员将其纳入走红的另一途径,说好的拼演技却被一波又一波力求立flag的新生代被玩坏了,失去了原有对演技本身的尊重。打着展示演技、追求艺术的幌子,一心却只想走红,有演技也就罢了,业务能力不行的全凭一顿商业花式尬吹买热搜上位,吃相之难看真让人无语。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玛丽苏鼻祖郭敬明用《小时代》系列电影,捧红了一票青年演员,赢来知名度同时造作的演技也成为他们演艺生涯中难以抹去的负面标签。2019年,郭敬明又多了一重身份——演技类综艺导师,与陈凯歌、李少红、赵薇平起平坐,即使指导水平和欣赏水平遭观众和专业人士的质疑和直怼,节目上仍一众参与竞演者迫不及待地投入其门下。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其实,对于流量明星而言,自身演技不足的,却还要被资本和粉丝“欺骗式尬吹”所蒙蔽,一味地灌输“演得太棒了”的假象,很容易让自己误入云端看不清真实水平,反而限制了自身发展。殊不知,在普通观众眼中你的偶像已经成了笑话。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过分商业尬吹反而自毁前程。还记得被捧上热搜的最美表演“马思纯零台词演抑郁症”吗?这种情绪表达怕是对抑郁症患者有什么误解吧,简直把抑郁症演成精神病。本来手握金马影后一张好牌,却被过度营销打得稀烂。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写在最后:

抛开入圈赚够快钱拍屁股走人的明星不说,经历了近两年流量演员尬演被群嘲、影视圈寒冬,如果新生代演员想把演技当作一份长期饭票,甚至成为一个金饭碗,不做出点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摆脱毫无辨识度的批发式表演,终将成为被观众、行业、资本割弃的烂韭菜,毕竟娱乐圈流量明星的更迭换代跟月抛、季抛眼镜一样快。

最后的最后,再送上一波国产剧尬演集锦,且当是今日的快乐源泉吧。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中国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价培养批发式演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