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縣:全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高地

群眾在哪裡,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康縣緊緊圍繞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工作,以真正提高農民群眾美好生活為總目標,探索實施了以“文明播種、精神加油、道德洗禮”為主基調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通過建立以“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為主軸的縣、鄉、村三級體系架構,以政策宣講、文體活動、特殊關愛等志願服務內容,緊貼群眾需求設計活動項目,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讓文明實踐走入尋常百姓家,有力地推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創新突破。

為全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高地,今年元月,康縣文明委還下發了《關於學習借鑑“楊家河經驗”持續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每個鄉鎮重點打造2個示範村,號召全縣學習借鑑康縣岸門口鎮楊家河村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過程中,把美麗鄉村建設和“除陋習、樹新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緊密融合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楊家河經驗”,縣裡在示範村中擇優重點培育,打造全縣樣板。目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已在康縣350個村(社區)中全部推開。

我們在全鄉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同時著重打造了四方莊村和孟壩村,像孟壩村,我們主要結合當地的文化元素,以孟氏祠堂為核心,以孟式家訓實踐教育為主,開展道德講堂,以古鑑今,教育引導全村村民傳承好家規、好家風、好家訓,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創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迷壩鄉鄉長尤高宏給記者介紹道。

為確保實踐效果,康縣還結合不同鄉鎮、村居的不同需求,廣泛地開展送政策、送健康、送文化、送科技各類活動以及“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精神扶貧助力精準脫貧”、“小手拉大手、文明跟我走”、“家潔院淨”等系列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康縣好人”“最美系列”人物、“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最美故事、最美人物巡講活動及“六爭六評”“勤儉持家·致富圓夢”“德善傳家·和諧圓夢”等系列主題活動。同時,還積極探索在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生活起居等比較弱的人生環節融入文明實踐內容,全方位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老百姓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這些都是康縣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助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創新之舉。

“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主動當好先行先試的“先遣隊”,用好創新守正的“金鑰匙”,大膽探索、敢闖敢試,積累經驗、摸索規律,力爭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發揮好試點示範效應,為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康縣經驗。”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宇星在各鄉鎮調研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強調到。

截止目前,康縣組建了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1878支,已註冊志願者1.5萬餘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為群眾傳達政策、傳授技術、傳播文明……在康縣形成了家喻戶曉,入腦入心,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