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康縣:“兩不愁三保障”提升民生福祉

通訊員 馬步虎

近年來,康縣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把“兩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作為脫貧攻堅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精準聚焦,立足群眾最關心、需求最急迫的實際問題,聚合力解決難題,做到政策保障到位、資金投入到位、項目安排到位、民生服務到位、社會幫扶到位、群眾參與到位,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力量,為建檔立卡戶撐起“住房安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民生保障傘,讓貧困人口真正實現了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為奪取決戰之年的根本性勝利打下堅實基礎,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為了方便居民享有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康縣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目標,突出抓了基層運行機制改革、“一人一策”健康幫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工作,群眾的就醫環境大大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得到了穩步提升。全縣350個村,每個村衛生室都配備了1名合格村醫,村衛生室全部達到分類建設標準,並正常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每個鄉鎮衛生院至少都有1名執業(助理)醫師,基本醫療設備設施能滿足基本醫療服務和常見病、慢性病、地方病的初步診斷和急診救治及轉診。納入清零任務的康縣第一人民醫院,由市衛健委進行等級評審,評定為二級甲等,醫院設有內科、婦產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重症醫學科、外科、皮膚科、麻醉科、康復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兒科、精神科、中醫科、急診醫學科、眼科等臨床科室15個,每個臨床科室均有至少1名執業醫師,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均達到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工作標準。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執行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免收押金政策,住院報銷比例提高5%指標全面完成。基本醫保2019年1-10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12282人次,提高報銷比例5%報銷397.62萬元。

近年來,康縣不斷提升教育脫貧能力,通過科學制定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規劃,合理確定縣域內教學點、村小學、中心小學、初中學校佈局,避免因為學校佈局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上學困難而輟學。同時,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案”精準制定幫扶、資助方案,統籌各類政策,認真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殘疾學生特殊學習用品費等補助政策,避免了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輟學。全縣適齡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100%、貧困家庭子女義務教育鞏固率100%、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

康縣全力推進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實現中央確定的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總體目標中住房有保障的目標,切實提高貧困人口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走進三河壩鎮趙家壩、秦家壩2個集中安置點,200戶851人住上了做夢都想不到的小洋樓。看到錯落有致的新房子、乾淨平整的道路、水電路齊全、有路燈、綠化帶,節能環保的公共設施、村容村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一位祖祖輩輩身居大山裡的老大爺搬進了村裡新建的樓房,激動地熱淚盈眶,連聲說共產黨好,共產黨比爹孃還親。

目前,康縣共實施易地搬遷群眾1356戶5441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330戶5340人,同步搬遷非建檔立卡戶26戶101人。2012年以來,康縣已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1725戶,實現了全縣農村危房清零目標,全縣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和宜居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與農村危房改造的組織實施,緩解了百姓建房資金壓力,幫助貧困戶實現了住上安全放心房屋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