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先進單位巡禮:康縣

“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是全國普法辦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的地區授予的最高榮譽稱號,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管理水平、法治建設、社會和諧的重要標尺。6月5日,全國普法辦公室通報表彰了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共422個縣(市、區),其中甘肅省15個縣(市、區)光榮入選。

堅持依法執政,確保法治建設有序推進

康縣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法治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努力找準三個著力點。

一是著力健全完善決策機制。全縣各級黨組織都按要求制訂了嚴格的決策議事規則和程序,建立和完善了重大決策廣泛徵求意見制度和集體決策制度,依法決策。

二是著力強化權力制約和監督。近年來,通過各種手段向社會公示縣委重大決定事項232 次,將黨的各級組織將要乾的事和正在乾的事公示於民,接受監督,實現了黨務全面公開。

三是著力提高領導幹部的依法執政能力。把領導幹部學法用法納入各級黨組中心組學習的主要內容,縣委、縣政府每年組織集中學法8次以上。縣委黨校將法律知識納入各類主體培訓班重要內容。每年聯合對全縣幹部職工年度學法用法進行組織考試,並將學法考試的成績運用到幹部任用考核之中,黨員幹部依法辦事的能力不斷增強。

強化依法行政,確保法治建設有新舉措

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法制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一是嚴格執行規範性文件管理制度,及時審核公佈縣政府規範性文件,並進行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網上統一公佈,並對各鄉鎮、各部門的規範性文件進行備案。

二是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了以縣政務服務中心為依託,集“行政審批、社會服務、政務公開、網上審批、效能監察”五位一體的新型政務服務平臺,結合全縣生態文明新農村建設,全縣新建鄉鎮政務服務中心21個,村(社區)級便民服務代辦點350個。

三是依法規範行政職權,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大力推進規範權力運行制度、權力清單制度建設,對部門權力予以規範,避免違法行政,違規執法。全縣21個鄉鎮和縣直各單位都建立健全了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一次告知制、首問負責制等制度。

四是切實加強縣、鄉兩級政府和各行政主管部門的法律顧問工作,落實“一村一法律顧問”,實現縣、鄉、村三級法律顧問全覆蓋,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參謀作用。

實現公正司法,確保法治建設有大作為

以公正司法為出發點著力點,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加強管理,有效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保障法律法規在我縣全面正確適用。以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司法問題,切實解決好老百姓打官司難、執行難、群眾報警求助難和糾錯追責難等問題為重點,在全縣廣泛開展了“雙查雙整”活動、堅決糾正涉法涉訴中損害群眾利益行為、堅決反對司法不公司法腐敗、“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專項整治活動,提高了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開展法治宣傳,爭當學法用法守法好公民

康縣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圍繞黨委政府各個時期重點工作、重大任務,開展有特色、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教育主題活動;注重運用網絡(微博、微信)、電視、手機等新興媒體開展“互聯網+法治宣傳”普法教育,努力增強普法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在“六五”普法實施中和“七五”普法工作期間,各鄉鎮、各部門加強與《隴南日報》、電視臺、網絡公眾平臺等主流媒體的溝通協調,通過專版、專欄、專題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形成良好的宣傳格局。在第七次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會議上,康縣被市委宣傳部、市委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司法局評為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先進縣,縣司法局、教育局等5個單位被評為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平洛鎮、岸門口鎮被評為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先進鄉鎮,鞏德全、馮麗蓉等7人被評為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個人。

部門依法履職,確保法治建設有真實效

一是治安防控防線有力。全縣所有機關(企事業)單位、鄉鎮、社區都建立了巡邏布控、卡點堵控、社區管控、單位自控、科技監控的“五控”治安防控網絡;鄉鎮建立了矛盾聯調、問題聯治、治安聯防、工作聯動、平安創建的“五聯”機制。

二是社會矛盾有效化解,努力構築了“黨政主導、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社會支持”的大調解工作格局,有效維護了全縣的和諧穩定。認真落實“陽光調解、多遠化解”模式,堅持調解與普法相結合,調解人員把普法工作貫穿於調解工作的全過程,做到事前講法,事中明法,事後析法,把調解的過程變為群眾學法的過程。

三是重點人員監管到位。積極整合社會力量,切實抓好社區矯正對象、刑釋解矯人員、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和安置幫教工作。

突出示範創建,確保法治建設有穩基礎

在 “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活動中,每年組織鄉鎮分管領導、綜治辦主任、司法所所長,各村村支書、村主任進行法制培訓,幾年來,共培訓骨幹5800餘人次,同時,把“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工作納入綜治工作考核範圍。縣司法局、民政局每年組織聯合檢查驗收,對達標的村(社區)報請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命名。目前,康縣已有平洛鎮團莊村等5個村和西街社區被省級命名為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平洛鎮中寨村、岸門口鎮許家河村等5個村和城關鎮中街社區被市級命名為全市“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