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冯道还厉害的“不倒翁”,侍奉6朝15帝,书法上重要桥梁式人物

说起政治“不倒翁”,大家应该知道冯道,冯道有多厉害,侍奉了5朝11帝,而且每个皇帝对他都待为上宾,委以重任,留下一本《枯荣鉴》,把权谋剖析得淋漓尽致,成为官场必读的案头书。

今天和大家聊聊比他还厉害的“不倒翁”,历经6朝15帝,所有的皇帝见到他,都恭敬有加,对他赏赐总比前任的高,他就是著名的大书法家杨凝式!​

杨凝式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走向灭亡,继之以五代战乱的时期,能保命都很难,何况能身居要职,还能做到换朝时,再沐皇恩,而他做到了!


比冯道还厉害的“不倒翁”,侍奉6朝15帝,书法上重要桥梁式人物

杨凝式画像


与冯道擅长权谋不同,杨凝式的绝招就是一招“装疯”!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末五代时期宰相、书法家,门下侍郎杨涉之子。

当然不是所有人“装疯”都有效,前提你还得“有才”、“有名”!

中国的皇帝,尤其是创立新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影帝”,对前朝才子要礼敬有加,赏赐要比前朝要多,官职要比前朝大,不然怎么能表现自己的帝王心胸,怎么表现字的求才若渴呢?

杨凝式,深蕴其道,他因才华过人,很早就出名,他的诗文和书法,在当时都是非常有名!

杨凝式遇到看顺眼的皇帝,就出来当官,遇到看不上的皇帝,就“疯言疯语”,人们便以为他的“疯病”又犯了,没人和他计较,每次都全身而退!

关于杨凝式“装疯”艺术,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今天主要谈谈他的书法的艺术!

杨凝式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都深受其影响。

他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

其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

《韭花帖》结构典雅,但个性鲜明,在典范上,匀称的基本结构上加上自己破坏均衡的处理,笔致恬静、从容,但包含的技巧非常丰富,提案、使转都与结构的变化融合在一起,自然而贴切,字距、行距特别疏朗,成为作品的重要特征。


比冯道还厉害的“不倒翁”,侍奉6朝15帝,书法上重要桥梁式人物

《韭花帖》

《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一反《韭花帖》的疏朗、紧凑、密实,但字结构外廊趋于方形,笔触凝重,于不经意见出笔法出色的控制能力,线条的质感与颜真卿有密切关系,但没有遮蔽作品的鲜明的个性。


比冯道还厉害的“不倒翁”,侍奉6朝15帝,书法上重要桥梁式人物

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王羲之《丧乱帖》等作品中,方笔成为主要特征,而后世优秀之作差不多都以中锋为主干,几乎看不见以方笔为基调的行书作品。

但是《夏热帖》以侧锋方笔为主要特征,使其在后世行书中格外引人注目。

王羲之的方笔与圆笔糅合在一起,随时转换,方笔仅仅作为点画起端和弯折处的标志,笔锋一进入点画内部,则波诡云谲,变化无端。

但杨凝式的方笔直截了当,有扁平的感觉,然而并觉得其单薄,推移时一往直前,毫无顾忌,气势恢宏,笔画圆转处虽然不多,但刚健挺拔,弹性十足,作品排布错落有致,与笔触形成了统一的整体,面目独特,富有新意。


比冯道还厉害的“不倒翁”,侍奉6朝15帝,书法上重要桥梁式人物

《夏热帖》

《神仙起居法》行草夹杂,流动感极强,与传世众多草书相比丝毫不逊色,因此人们多把他看成草书,其实其中行书字结构占了15%左右,他的其它行书作品虽然结构上与楷书关系密切,但是笔画起止,转折处都几乎没有停顿,没有额外的动作,这成为他传递唐人笔法的关键之点。不放弃流动的凝重,成为后来的行草书几乎是可望不可及的境界。


比冯道还厉害的“不倒翁”,侍奉6朝15帝,书法上重要桥梁式人物

《神仙起居法》

经过五代战乱,晋唐很多笔法差点就失传,而杨凝式靠自己“装疯”,不但保全自己,而且晋唐的书法得以延续,正如苏轼所言:

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所以说: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是在唐、宋两代的书法艺术高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就书法艺术的发展而言,有宋一代,至于此后的学杨凝式者,可以说是代不乏人,但能够得其神髓者却寥寥无几,难以企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