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蝙蝠的人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東非​的蝗蟲;加拿大的雪災;美國乙型流感大爆發;澳大利亞山火滅不掉……

​再看國內,四川的地震、湖南禽流感、武漢的肺炎仍在繼續……

一個個新聞觸目驚心,一天天的數字令人膽戰心驚!

從未有過這樣一個春節,沒有熱鬧沒有客套,不用被盤問,不用去相親,不用走那些一年只見一次的半生不熟親戚,不用盤旋在收不收紅包的拉扯中,我們彷彿終於過上了“理想”的假期生活。

一部手機一臺電視一堆零食一張床,躺著,就這麼躺著,從年三十躺到出十五,甚至有可能要躺出這個正月。

無聊,啟迪了人們的智慧,做涼皮的做涼皮,炸油條的炸油條,再不濟的,扯個段子罵罵那些導致全國人民在家坐月子的始作俑者——吃蝙蝠的人,“樂此不疲”。​

吃蝙蝠的人,成為了眾矢之的,某​旅遊節目女主持人2016年吃蝙蝠的視頻也被拿出來大做文章,所有跟蝙蝠扯上關係的人都被推到風口浪尖受萬人唾罵永世不得翻身……

說實在的,他們該罵,但我更怕大家忙著罵他們,把一切災害和不幸都歸咎​到了這最後的一根稻草上。

恕我直言,我們不吃蝙蝠,只是因為它們看起來醜,只是因為沒有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下,甚至只是因為窮。

熊掌、魚翅、象牙製品、鱷魚皮具、珍稀動物皮草,如果可以,有多少人也會“嘗試”?而這樣的“嘗試”,也許不會引發病毒,長此以往,誰能保證不會造成其他嚴重的後果?

2009年的紀錄片《海豚灣》講述了在日本太地町的漁民大量捕殺海豚的血腥場面,整片海灣被血水染紅,數萬海豚喪命於此。

那裡的人以捕殺海豚為生,有的送往海洋館訓練表演,有的以次充好冒充鯨魚肉進行售賣,送往海洋館的海豚通常壽命都不會太久,可世界各地的大人小孩永遠對海豚表演熱衷而好奇。

我們在笑談間是聽不到海豚哀叫聲的,正如我們在罵別人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也會是那個“吃蝙蝠的人”

化學農藥對土地的傷害,一次性製品對樹木的傷害,各種垃圾對海洋的傷害,2020年這些頻發的災難,難保不是人類薅大自然羊毛時薅疼了的一哆嗦。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我們總覺得,自己生活中的這點“小破壞”在某些對比之下不足為懼,可別忘了,對於那些地震颱風來說,一個月的足不出戶也足以令人備受折磨!

——勿以惡小而為之

日本奇幻故事《世界奇妙物語》中有這樣一則,說的是人在死後會將其生前做過的每件事情進行評判,故事的主人公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壞事導致轉生後沒有辦法獲得很好的生活條件,以至於第二世只能做一隻蟬。雖然他體驗到了不同的生活,但也告誡了人們天道有輪迴。

儘管這只是個故事,也許對有的人來說這是“迷信”,但對有的人來說,卻是“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