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的县长们正在逐渐成为直播网红

当“网红主播”和“县长”这两个词碰撞在一起时,你或许觉得这太过无厘头。


但就是在去年年底,一个叫王帅的“八零后”小伙,把这两个看起来完全不相干的词搭在了一起。


当中国的县长们正在逐渐成为直播网红

白天,他是忙碌在办公室里山东省商河县副县长,到了晚上,打开手机直播间的他化身为商河县农产品的“带货达人”。


“所有女生们,你们的魔鬼来咯。”


“买它,买它,买它。”


“俄妹子嘤,偶买噶。”


一连串带货行话的同时,让网友们惊呼这个网名是“黄河王小帅”的网红主播


“竟是这样的县长!”


不久前,覆盖全国的疫情严重影响了商河县农产品的春季销售,在这种情况下,王县长再度出马,利用直播为当地38万盆鲜花进行吆喝。


最终,两场直播下来,38万盆鲜花被抢购一空。


之后,王县长还先后在直播间带货了当地特产的西红柿,凤梨萝卜,香梨等等因疫情积压的农产品,销量非常可观。


既是公务员,又是网络红人


既能下乡调研,也能直播带货。


政府官员们以新形象展示的背后,是当今互联网文化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格局的影响。


当中国的县长们正在逐渐成为直播网红

事实上,王县长的走红并不是个例,早在疫情开始的去年,全国已经有很多县长开始了这种方式的探索。


在贵州,长顺县副县长刘春晓为了让网友购买到合格的布依族绿壳鸡蛋,在直播间生喝了一枚鸡蛋。


在甘肃,礼县副县长刘粉梅穿着古装,向网友推销礼县的“花牛苹果”。


在福建,古田县副县长凌宏更是现场直播炖煮当地的特产银耳汤。


根据知名媒体的统计,截止2019年年底,全国已经有超过五十位县长通过各种直播平台,为自己所在的县区农产品“带货”。


这其中,像王帅一样成为粉丝10000+的网红主播,更不在少数。


当中国的县长们正在逐渐成为直播网红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直播卖货”成为新的消费主流理念。


作为人们传统印象中“一本正经”的政府官员,也开始为了本地的发展而选择了迎合这一形式。


当然,起初还有很多人对政府官员这样做是否妥当进行过讨论。不过随着直播带货为当地经济带来的斐然效益,质疑的人也没了声音。


白猫黑猫,只要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直播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印证了这句名言。


事实上,不仅仅是各地县长,就连更高一级的市长也开始纷纷走进“直播间”


去年的2月21日,瑞昌市副市长黄青华登上京东直播,成为瑞昌山药的“代言主播”。


副市长直播的3个半小时,就卖出1.2万斤山药,期间几次补货都抢购一空。黄青华也与众多粉丝热烈互动,为瑞昌实力圈了一波粉,最高在线人数突破了160万。


当中国的县长们正在逐渐成为直播网红


当然,市长卖货也不是个例。


海南省六个地区的“一把手”登上淘宝直播推荐海南的凤梨、地瓜、朝天椒、毛豆、芒果和佛手瓜等因疫情滞销的农产品;


浙江衢州市市长汤飞帆、广东徐闻县县长吴康秀亲自参与助农直播,帮农户卖货;


三亚市市长阿东来到芒果基地,接入淘宝直播平台,变身网络主播,向广大网友推荐以芒果为主的三亚优质农产品……


在这其中,徐闻菠萝和衢州椪柑在两个小时内均告售罄,两个直播间总共售出订单近7万单,累计帮助农民销售了近50万斤的水果;


临沭紫薯的直播,吸引全国20万网友,累计售出紫薯8万斤……

当中国的县长们正在逐渐成为直播网红


市长、县长频频直播出镜,不仅以“反差萌”的形象给当地带去了更多关注,还告诉我们农业领域的短视频直播新模式正在绽放。


传统模式下,农产品滞销问题严重,农产品的销售一直存在难点和困点。


比如生长周期长、售卖周期短、销售渠道难拓宽、与消费者无法建立直接关联等等。


很多农民因卖不出去而失去一年的收入甚至赔掉辛辛苦苦攒下的多年积蓄。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可喜地看到了一大批地方政府中的思维活跃者,他们没有走过去的老路,而是紧跟时代发展,另辟蹊径。


以个人形象的颠覆作为直播的卖点,让人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销售方式,和更加轻松可亲的政府形象。


可以说,对于时代而言,这是非常大的一步跨越。


当中国的县长们正在逐渐成为直播网红


去年5月,王帅的另一位同事,山东省商河县常务副县长陈晓东在田地里办起了一场直播。


视频中的陈县长,一边弯腰摘着当地特产的小西瓜一边给网友介绍,说到性情处,他还当众切开吃了一块。


这场直播总观看人数超过12万人次,成交金额超过5万元。


其中,200个珍珠红西瓜10秒钟内被全部秒杀完。


陈晓东事后说,他也在一直看着弹幕,里面有一句话让他印象非常深刻。


“直播间里的陈县长没个县长的样子,但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