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黃岡時 給8歲兒子帶“密卷”的援鄂醫生差點哭了

離開黃岡時 給8歲兒子帶“密卷”的援鄂醫生差點哭了

山東省醫療隊員杜慶

  3月21日下午,山東省援助湖北黃岡的576位醫療隊員返回家鄉。給黃岡交上一份滿意“答卷”後,醫療隊員杜慶也給8歲的兒子帶回了一份土特產——初中全套的“黃岡密卷”。這份出人意料的硬核禮物一下子就讓杜慶成了“網絡紅人”。網友們有的表示“扎心”,有的覺得這老爸太強大,還有的表示“這確實是黃岡特產,沒錯了”。在千里弛援的白衣天使歸鄉之際,不得不說,這份黃岡密卷戳中了大家的笑點。

  北京青年報記者3月22日對話了手持密卷的事件主角——濟南市第四醫院急診科醫生杜慶,他沒想到自己會突然火了,連國外的網站上都有視頻。還有人問他有沒有多的黃岡密卷。他說黃岡密卷是孩子一個多月前在視頻裡要的,孩子可能以為是吃的。此外,他還透露了這讓人忍俊不禁的答案背後,網友不知道的故事。

  兒子要這個禮物時可能把它當吃的了

  北青報:您現在特別火,有預料到嗎?

  杜慶:真是太突然了。現在都快趕上“上中下三集聯播”了。我在國外的妹妹都知道了。

  北青報:你是怎麼想的,給孩子帶一套黃岡密卷作為禮物?

  杜慶:我剛到黃岡的時候,有一次和家裡視頻時,孩子跟我要黃岡試卷。他可能以為是什麼吃的東西吧,我身邊一些歲數比較大的,沒經歷過黃岡密卷的,也有人認為它是吃的。他媽媽每次帶他出去旅遊,都會帶些土特產作為紀念。孩子太小了,他只知道我去黃岡給人看病,具體的情況不知道。就覺得到一個新的地方,應該給他帶點特產。

  給他帶試卷,沒想給他太大壓力,小孩自己的功課安排得已經很緊湊了。我想一是告訴他這不是吃的,是試卷。二是國家的任務完成了,我也應該滿足他小小的願望。

  北青報:您家小孩上幾年級,怎麼買的是初中的密卷?

  杜慶:我家小孩8歲,現在上三年級下學期。密卷是3月20日晚上為了交差,臨時決定要買的。晚上8點多聯繫我們酒店的志願者幫忙。他們9點多部署完工作,出去買,10點多買完放到了酒店前臺。雖然18號黃岡已經解禁了,但是並沒有完全復工,所以他們也是跑了好幾家書店,只能買到初中全套的。我後來聽說有從小學到高中全套的黃岡密卷。

  除了黃岡密卷沒有別的禮物

  北青報:孩子看到黃岡密卷後的反應被網友稱讚“求生欲太強”,和你預料的一樣嗎?

  杜慶:我愛人把我在機場的採訪視頻給他看了,他先是哇了一下,第一反應肯定是吃驚,原來這不是吃的,居然是這麼厚一摞卷子。後來他竟然說了一句“我以後會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讓我太意外了,這也太正式、太官方了,不像一個孩子說出的話。我事後有問我愛人,她說沒有提前教過。

  不過我們也不敢給他太大壓力。晚上孩子睡著後,他媽媽跟我說,孩子說以後得好好上課,萬一考不好,怕別人說‘你做了黃岡試卷,怎麼還考不好’。他肯定也是有壓力了。

  北青報:除了密卷,你真的沒有帶別的禮物嗎?別人有帶密卷的嗎?

  杜慶:真沒有別的禮物,只有這個。我們每天定點班車往返醫院和酒店,不允許出去,也沒有時間出去給他買東西。病區工作結束是週三,週四休整一天,週五就接到通知要撤離。

  好像也沒有別人帶密卷的,現在有好多人問我,有沒有多的,給他們一套。

  見慣生死但回來的路上差點哭了

  北青報:能介紹一下你在黃岡的工作嗎?

  杜慶:我是山東省第十一批援助隊員,這一批都是ICU的大夫和護士。我們2月15日出發,和第一批、第二批隊員重症組的醫護人員一起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開了一個ICU病區,負責重症和危重症病人。

  現在確診的重症都已經出院了,還有危重症的轉為重症,有的只需要吸氧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危重的情況都已經解決了,這樣的轉到黃岡市中心醫院繼續治療。

  北青報:這段時間工作累嗎?

  杜慶:我原本就是急診ICU 的醫生,平常工作也很繁忙。拋開感控的壓力,其實在病人的救治標準、流程上是差不多的。我們第十一批去了之後,極大緩解了前兩批隊員壓力。基本一人負責一個病人,我們到了30天左右病人就清空了。我還覺得意猶未盡,覺得自己來得晚了。

  北青報:離開黃岡回到家鄉這一路都受到高規格的禮遇,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杜慶:在ICU十年,見了很多生死,其實我的淚點是很高的。但在回來的路上,我差點就哭了。送行的群眾向我們揮手、鞠躬,有的一家三四口人同時向我們鞠躬。我也一直在跟送行的群眾揮手,手都揮酸了。這種感覺真的跟平時很不一樣,有很多男護士都哭了。

  北青報:回到家鄉感覺怎麼樣?

  杜慶:終於可以吃上家鄉的飯了,到機場我們就吃上了水餃和小米粥。在黃岡時我們的配餐也挺好的,但畢竟口味不一樣,很想吃家鄉的飯。

  北青報:走了這麼長時間,孩子有沒有說想你啊?

  杜慶:他沒有說,這段時間隔一天就會視頻。以前上夜班的時候也經常會見不到我。我現在在集中隔離休整,觀察14天就可以回家了。

 


記者 匡小穎 統籌 蔣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