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1至8歲誤區:酸奶、牛奶、蠶豆,海鮮到底能不能吃?

子曰育兒用心陪伴您的育兒之路,上期文章發表後,不少寶媽對於寶寶能不能吃酸奶,什麼時候能吃,吃多少酸奶進行了討論。所以在這期,我特意整理了一些大家不知道能不能添加、網絡上也眾說紛紜的輔食,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到各位寶媽奶爸。

寶寶輔食1至8歲誤區:酸奶、牛奶、蠶豆,海鮮到底能不能吃?

問:一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蜂蜜?

答:是的,一歲以內進食蜂蜜可能引起肉毒桿菌中毒,所以絕對不要給一歲以內的寶寶的飲食中添加蜂蜜。

寶寶輔食1至8歲誤區:酸奶、牛奶、蠶豆,海鮮到底能不能吃?


問:二歲以內能不能喝鮮牛奶?

答:可以適量喝,一歲以內小寶寶的腸胃還不能耐受鮮牛奶,所以寶寶需要進食母乳或者配方奶,但是一歲以後就可以正常飲用鮮奶了,什麼配方奶要喝到N歲的宣傳語趕緊忘了,需要注意的是兩歲以前的寶寶對脂肪的需求量大,應該喝全脂牛奶。

說到鮮奶就得再提一下酸奶。一歲內的寶寶不能喝鮮奶,但鮮奶做成酸奶,是6個月以上的寶寶,很好的輔食,做成酸奶之後,牛奶中容易引起過敏的蛋白被乳酸菌部分分解,乳糖也被分解了,使得酸奶更好的吸收,不易過敏,而且提供了鈣質、多種維生素和有益菌。酸奶作為奶製品的一種,也可以作為奶量不足寶寶的一種補充。在美國兒科學會推薦8~12個月食譜中,酸奶也被列為每日飲食的常規選項。

寶寶輔食1至8歲誤區:酸奶、牛奶、蠶豆,海鮮到底能不能吃?

問:三歲前不好吃易過敏水果?

答:按照美、加、澳三國的權威指南,6個月開始加輔食,就要開始加肉、菜、穀物、水果,不停嘗試新食物,儘快豐富種類,遵循一定添加順序是毫無必要的,且不需要刻意迴避可能會過敏的食物,在遇到過敏的食物時暫停這種食物,並繼續嘗試其他食物,每個孩子會過敏的食物都不一樣,刻意迴避某種易過敏的食物是毫無依據的,豐富的食物種類是全面營養的保證。

寶寶輔食1至8歲誤區:酸奶、牛奶、蠶豆,海鮮到底能不能吃?

問:四歲前不能吃糖果、話梅?

答:是的,所有含糖量高的食物都不建議給孩子使用,除了增加肥胖、齲齒、挑食的風險,三歲以下的寶寶還需注意的是,塊狀顆粒狀的糖果、話梅可能引起寶寶窒息,話梅還有很高的鹽分和很多食品添加劑,大人都不該多吃。

寶寶輔食1至8歲誤區:酸奶、牛奶、蠶豆,海鮮到底能不能吃?

問:五歲前不能吃螃蟹等海鮮?

答:不是的,海鮮是提供蛋白質和DHA的優質來源,需要注意的是大型魚類有汞汙染的風險,蝦和蟹等甲殼類的動物幾乎是不用考慮有汞汙染的風險的,只要不對海鮮過敏,是非常適合給寶寶吃的。

寶寶輔食1至8歲誤區:酸奶、牛奶、蠶豆,海鮮到底能不能吃?

問:六歲以內不能喝茶?

答:綠茶和紅茶中含有抗氧化劑是對人體有益的,但茶葉中同時包括咖啡因,對於兒童來說,每天攝入不超過1/4杯的低咖啡因的茶應該是安全的,也可以在茶中加入牛奶以獲取更多的營養,注意奶加茶,但不是街上的奶茶。花草茶並沒有營養,且有的花草茶的成分比較複雜,不建議給孩子飲用。

寶寶輔食1至8歲誤區:酸奶、牛奶、蠶豆,海鮮到底能不能吃?

問:七歲前不能喝功能性飲料?

答:功能性飲料沒有營養,且大部分的功能性飲料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和糖,或人工甜味素,還有的含有過量的鈉,不適合孩子飲用。 任何行糖飲料,包括果汁,其實都不推薦給孩子日常飲用,白水是最好的。

寶寶輔食1至8歲誤區:酸奶、牛奶、蠶豆,海鮮到底能不能吃?

問:八歲前別吃蠶豆?

答:很多人問這個問題是因為一種病:蠶豆病。蠶豆病是一種得見於8歲左右的兒童,食用新鮮蠶豆後,突然發生的急性血管內溶血,全身過敏、小便出現醬油色,嚴重者可能引起全身的臟器衰竭,甚至死亡。因為這條比較嚇人,而且大家對蠶豆病的瞭解比較少。這裡就多說一些:

1、蠶豆病是啥?是指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者,食用蠶豆或蠶豆製品後發生的急性溶血性貧血,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的溶血性疾病。

2、誰會得蠶豆病呢?這個病多發於廣東、雲南、四川等地,北方地區較為少見,常見於5歲以下小兒,男孩發病率高於女孩。

3、蠶豆病有什麼表現?蠶豆病主要表現為進食蠶豆後的溶血,包括迅速出現的面色蒼黃、尿色加深或呈醬油色尿。一旦出現上述的溶血反應,需立即就醫,多數輕症患者經藥物治療能好轉,嚴重者若不及時就醫,會出現全身的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4、蠶豆病怎麼防治?蠶豆病關鍵在於預防。在廣東、雲南、四川等高發地區,可去醫院進行(G6PD)的篩查,只要不是(G6PD)的缺乏者,無需迴避蠶豆製品。若是(G6PD)缺乏者,應嚴格遵照蠶豆病的治療處方。總體來說蠶豆病是一個小概率事件,非高發區域且沒有家族遺傳的情況下,(G6PD)不作為常規的篩查項目,不用迴避、食用蠶豆,更無需為此恐慌。

寶寶輔食1至8歲誤區:酸奶、牛奶、蠶豆,海鮮到底能不能吃?

有問題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在育兒的道路上交流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