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天津只听相声就亏了,张玉雷九艺一闹,才显哏都曲艺博大精深

若说天津有什么特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狗不理、麻花、相声?天津可是曲艺之乡,外地朋友来了,如果只听一场相声,那就亏大了。

来天津只听相声就亏了,张玉雷九艺一闹,才显哏都曲艺博大精深

天津当然是培养相声名家的摇篮。相声界京津著名演员“八德”均成名于天津,老一辈的侯宝林、小蘑菇、马三立,中一代的马季、师胜杰、高英培、冯巩,当红的郭德纲,最近奋起的张云雷,都是天津人。

来天津只听相声就亏了,张玉雷九艺一闹,才显哏都曲艺博大精深

同时,天津还是曲艺之乡,也就是郭德纲口中的“曲艺窝子”,还可以叫做曲艺大码头,因为多种的曲艺形式都是在天津形成和繁衍的。比如说像天津时调、天津快板,都是天津所特有的。而京韵大鼓、京东大鼓、铁片大鼓、快板书等等就是在天津形成的。像相声、评书、单弦还有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就是在天津兴盛和繁衍的。

曲艺在天津昌盛不衰几度辉煌,产生过许多大师级人物。鼓界传奇骆玉笙、快板书大师李润杰、天津时调大师王毓宝、京东大鼓大师董湘昆等都在曲艺界有口皆碑。

来天津只听相声就亏了,张玉雷九艺一闹,才显哏都曲艺博大精深

过去曲艺界有两句话:北京是“出处”,天津是“聚处”。不管唱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联珠快书、单弦、莲花落,还是说相声,艺人很多都来自北京,天津是个聚集之处。天津聚集了那么多名演员,你在天津能不能站住脚是个问题。要是在天津站不住脚,那你就甭想到江南去,因为江南邀角儿都到天津来;你要是在天津能站住脚,挂上号,那你这个演员就算行了。

久而久之,在业内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共识,演员扬名立万,一定要到天津演出,让天津观众认可。另外,天津历史上就是临海港口之地,得曲艺大码头之名,也是实至名归的。

蜻蜓点水的介绍了几个天津的曲艺品种,实际上老前辈们已经有了好主意,让观众能一次性欣赏经典曲艺——相声《九艺闹公堂》。

“九艺”指京剧、京韵大鼓、河南坠子、数来宝、莲花落、评剧、吴桥落子、拉洋片、吆喝卖药糖。

所以这个段子更偏于唱功的展示,需要演员有拔尖的柳活功底。

这个段子之所以生僻,就是因为它很考验演员的功底,没有多少演员可以驾驭。

来天津只听相声就亏了,张玉雷九艺一闹,才显哏都曲艺博大精深

这个段子据传说是张杰尧张傻子所创,但没有进一步的证据。目前已知的最早最好的版本就是武魁海整理并首演成功的。所以有一部分相声著作也把《九艺闹公堂》传承的最大功劳记在了武魁海身上。

武魁海首演成功之后,这个段子由常连安常宝堃录制了唱片,由于难度太大,后来很少有人再演,直到武魁海将这个段子传给了魏文亮才又出现在舞台上。目前《九艺闹公堂》最标准的版本就是武魁海的得意弟子魏文亮的。

来天津只听相声就亏了,张玉雷九艺一闹,才显哏都曲艺博大精深

而目前最火的德云社里,演过这段的也只有郭德纲、张云雷和陶阳。之所以难演,是因为这里面有很多传统唱段,需要演员有足够的唱功功底才能演绎。

按照故事人物及对应的曲艺

县长—京剧

掌印夫人—评剧《杜十娘》

师爷—莲花落

喊堂—吆喝《卖药糖》

带案的—拉洋片

掌刑—吴桥落子《跑旱船》

回事儿—擂砖要饭

原告—京韵大鼓

原告妻子—河南坠子

被告—鼠来宝

一整场的《九艺》,10种曲艺形式,17段唱腔;其中7段正唱,10段歪唱。张云雷的每一段都字正腔圆,足见其功底了得。真心希望,张云雷能多表演这些更能体现传统曲艺的节目,充分发挥他的“学”“唱”专长,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年轻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引领他们多接触传统曲艺,了解并爱上传统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