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而興的鄱陽

千帆安泊,百貨歸墟

三國吳赤烏八年(245),鄱陽縣治由古縣渡遷回鄱陽鎮後,鄱陽鎮即成為了歷代郡州路府治所。鄱陽縣城高門(月波門)至東門(永平門),沿饒河北岸一線港口,也就隨著縣治水運的發展而日趨繁榮。尤其是在隋大業三年,自永平門外的蘆洲(縣城東門至姚公渡一帶)構築江岸,並與原有的水運江岸連成一體後,縣城沿河鄱陽港口也就逐漸成為了“千帆安泊,百貨歸墟”的八省水運碼頭。

因水而興的鄱陽

因港口“商賈湊聚”,水運繁忙,縣內船運行業鼎盛。

鄱陽船運行業的興起和發展,加速了商貨的吞吐和集散。船舶數量僅漕運一項,在兩宋時期即達700餘艘,到清咸豐、同治年間,饒州所的漕船雖有裁減,也仍有60餘艘,工商運輸船舶則達數百餘艘。明萬曆十九年(1591),景德鎮的瓷器經鄱陽轉運的外運量達23萬件;清代後期,漕糧年船舶水運量為10萬擔。

因水而興的鄱陽


明末清初,鄱陽第一家船行開業,這就是肖良甫船行,後因生意興隆又開設了兩家分行,繼後而起的有肖惟公船行。民國時期,縣城河街有肖惟公、汪心一、陳箕源、汪永裕、陳義記、義豐進載行及由陳紹有主辦的廣大合記快船轉運處,另外,還散落著鄭復美、佔和記等10餘家船行。這些船行分別營運南昌、九江、景德鎮、祁門、屯溪、上饒、廣豐、河口、鷹潭及長江沿線的進出商貨。

民國初期,經鄱陽港輸出的主要產品,有運往上海、祁門的大豆,年約100萬公斤;運往蕪湖、汕頭、湖南的菸葉,年約200萬公斤;運往全國各地的魚乾、銀魚、白蓮,年約150萬公斤。輸入鄱陽的商品有滬杭一帶的棉、毛、絲織品和日用工業品,廣州、漢口的食品,樟樹藥材及閩浙一帶的食鹽,祁門的茶葉,以及景德鎮的瓷器,贛州、德興的木材,萬年的大米等。

鄱陽碼頭正是乘著“門泊東吳萬里船”的“舟楫之利”,不僅促進了鄱陽水運經濟的發展,更拉動了鄱陽商品市場的興旺昌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