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我们第一期私房课就要结束了,这60天干货多、课程多、辛苦多、当然也收获多。接下来我将从4个“两”来分享这60天的收获。

一、两个阶段:随笔和长文

1.随笔: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练随笔的第一个月,我是非常的忙!一边在集训,准备考试、一边在看后浪寄来的书、一边参加学长的私房课,打卡完成每天的随笔任务。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七点半到家,等一切都完成准备吃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背完知识点,就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

那段时间我很少打开微博,打开的最多的软件是有道云笔记。等饭的时候在写,回家在出租车上也在写,醒了就是在构思,做梦还在想任务。


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第二个月,开始对长文发力。

著名作家刘亮程说:“写三篇不如写三遍。”“写三篇”往往应接不暇,疲于应付,以致言不由衷,言不及义,很难写出自己的真切感悟和见解;“写三遍”则每每激发灵感,文思泉涌,新见迭出,充分感受到“我手写我心”的快乐。

第二篇关于自律的文章的修改过程,让我明白“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虽然大道理我都懂,但是修改过程却让我觉得“惨绝人寰”。批结构、批字体颜色、批错别字、批态度......


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二 、两个经验:执行力和慢就是快

1.执行力:重要的是去做

“当你没有实力的时候,请先让自己具备某一种能力,当你不具备某种能力的时候,请先让别人看到你的潜力,当别人还没看到你的潜力的时候,请先拿出你的行动力。”这是我对悦己的第一印象。

那次我在朋友圈看到她写的干货文,特别特别长,字特别特别多,我从头到尾看了两遍,感叹这个瘦瘦的女孩身上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那天晚上,在朋友圈还偷偷转发,并感叹“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所以,当我有幸参加MCN并做小助理的时候,我只知道,任务来的时候,我就去做,我现在什么也没有,一定要有执行力。两天的时间,醒来就在电脑旁,睡前还会再检查一遍。我和杨可的合作也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任务。后来也有幸做了二组的组长,现在更幸运进了学长的团队,而执行力就是这一切的开始。


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2.慢就是快

(1)写作过程:写大纲、找材料、初稿、修改、得青云

我参加学长零基础课程的时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30W+的爆文,参加私房课,才有了一个月获得两次青云计划的经历。

那天模仿朋友圈的文案,写了一个类似的:【想要获得青云总共哪几步❓】

大致分为五步:1.想思路,2.找材料,3.反复改,4.发表,5.拿青云

最难的哪步?不是拿青云!第一步最难,没有好的老师,大纲列不好,就你那两把刷子,能找到思路?没思路,后面都是空谈!盲目出发只会让你越来越累!你犹犹豫豫要不要报名私房课的时候,而别人已经拿青云拿到手软了!


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大纲就是文章的骨架,大纲写得好,文章就像军人一样“精神抖擞”,大纲写得差,即便文辞再华丽都像一盘散沙。之前我写文章,打开电脑就是胡乱写,没有素材的时候,就去知乎上查资料,但是常常发现自己被带跑偏,一篇文章同时拥有好多人的思想,素材堆砌严重,自己都看不下去。

我也一直不懂“搜素材”,不会“用素材”,只是堆砌着,好像除了我并不会有人看得出来。这种自欺欺人的写作方法无异于掩耳盗铃,捉弄自己。就像囫囵吞枣,已经到了肚子里,却不知道枣子究竟是何味。


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2)吃透才能讲透

我在私房课的第二篇长文 修改的过程中,我的问题暴露的彻彻底底。现在反过头来想,这次的修改对我以后所有学习都会受益。囫囵吞枣带来的生硬,生搬硬套带来的尴尬都写在我的一稿里,悦己和怀左学长一眼就看穿,也一下就指出了核心问题。

这边悦己刚说完,“你的文章可能需要大改”,学长就打来了电话,问我:“你给我讲讲什么是费曼理论?”我坐在凳子上手心发汗,也很慌,学长一眼就看出了我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毛病,而这个毛病我之前的老师也跟我提过。


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我真的很吃惊,因为上次给我提这个毛病的老师,我们已经朝夕相处了三年。但是,我却没有与怀左学长聊过和我学习上相关的事情。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甚至难以置信。难道不见面,不认识,仅凭一篇文章就能知道对方的性格特点和优缺点吗?

只看自己文章的我,以为这是“玄学”,但是当我第二个月做小助理,开始点评学员的随笔时,我才深刻的感受到,“写文章就是写自己。”


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三 、两种成长感悟:学员和助教

1.学员:向上的环境

(1)怕落后:3月1号,小颖老师在随笔里提到:“看到大家优秀,担心被大家落下”。这是每个在私房课学员的感受。这个集体推着你前进,用成绩来带动积极性,用青云来实现内驱动力。我之前很拖延,经常会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天去完成,看起来很忙,但是却不出成绩。实际上却是在自我安慰,根本没用。

(2)正面反馈:这是私房课最大的优点,无论是随笔还是长文,成文后发给助教,就会在第一时间收到反馈。之前我自己也写过一段时间,但是因为自制力不够,文章的阅读量少得可怜,评论区经常是0。

看的人不评论,评论的人只说内容,不谈技巧。这样的重复变得没有意义,我感觉自己一直站在原地,写作的过程最怕的就是自嗨,如果没有一个正面的反馈,重复只能带来消耗,不会有实质性的成长。


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2.小助理:内驱力成长

(1)被感动又被督促:缘姐带着两个孩子,在随笔打卡里,说要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喵喵(小颖)为了更清楚的教给学生知识、为了成为自己羡慕的人而坚持;波妞在医院照顾家人,抽空也要完成随笔;诗韵一篇随笔可以反复修改好几遍却没有厌烦;菜菜的努力每个人都能看见;涵玉善于思考总结,从文字里就能感受到她的温柔和坚毅;梨云专业有幽默;花咕儿更是小小的文艺女青年;笙笳写出的故事的确像她说的那样温柔......

做私房课的学员已经让我有了进步,做私房课的助教却教会了我成长。时时刻刻在被感动,时时刻刻在被督促。


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2)教就是最好的学

做三组的小助理的时候,开始用另一种视角学习。旗号打得响,任务却落不了地的人只是说大话。做了十分却只说了一分的人也太过默默无闻,只会被淹没在几百条消息中。

每批改一份作业,我都可以发现自己一个缺点,他们犯的错误,我也有。而且,从作业中可以非常明确的看到做人的态度,做事的速度,以及对任务的重视程度。在九个人的作业里,我就能看到他们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学习程度和文学水平。

有天赋的一点就通,勤奋的多改几遍就能明显进步,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完成任务的话,进步就会比较慢。

同时,我也从他们的文字里看到自己写作时候的很多问题:标题和内容不一致、叙述口语化严重、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地得”不分、无限循环陷入自嗨......原来真的可以通过一篇随笔、一篇长文看到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四 、两个感谢:私房课和“老师”

1.私房课

如果没有花呗的999元,就不会有60天后的我,也不会有这篇长长的感悟。私房课给了我太多惊喜,在写作中反思、在学习中坚持、与困难死磕、去未来拥抱自己。

这是一切改变的起点,或许会成为我人生的小小转折点。我之前有三次事业单位考试都是因为三五分之差,与上岸擦肩而过,我一直在寻找答案,我信心满满的走出考场,却常被通知落榜。

在写自律长文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做事习惯。总觉得差不多就行了,这次我只差了3分,那次我也只是差了5分......是我自己一直抓着这些“擦肩而过”不放,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在自我安慰的同时却不再踏实学习,一直在为自己留后路,为自己找借口。

其实,一场考试只有上岸和没上岸两种,差不多就会差很多,差一大截。只会拖着你,一直陷在自我麻痹的舒适区。这次长文修改,我真的学会了很多,脑子也清醒了很多。


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2.“老师”

怀左学长(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悦己(一直在路上)

杨帆和七仔(来自二组的陪伴和鼓励)

缘姐(我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两个月我的老师是他们,我选了一句话或者一个词去形容他们,上面已经说了很多,这一小节我就想偷偷的放在心底。真的很感谢他们,“蜕变”这个词,我觉得精髓不在于“变”,而在于“蜕”,过程可能会有些辛苦,但是确很值得。


私房课蜕变背后的故事——从这4个“两”说起


写给自己:

任务完成,辛苦啦!收获满满的你要继续努力啊!平安夜的时候,机缘巧合抽到了学长,当时8点就要开始分享,我七点才从下课,回家又需要半个小时,我就在路上写,在出租车的副驾驶上写。司机看我一直在写,就刻意的等了我十几分钟,还问我说,“这么努力,一定可以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