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入"禁区"迷路,崂山景区首开“救援”罚单!近两百人12 小时连夜搜救…

擅入

12月7日,青岛一男子王某持年卡进入崂山风景区游玩,违规闯入景区未开放区域后迷路。家人见其久久未归又联系不上,便向景区应急指挥中心求助。


从当日晚上8时左右至次日早8时,

崂山景区联合社会各界

共出动救援人员将近200人,

历时12个小时,

终于将王某营救出来。


擅入

12月8日凌晨,救援队冒着严寒连夜搜救失联的王某。景区供图


针对此事,8日,

崂山景区给予当事人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

并取消其年卡资格。

这也是崂山风景区管理局

针对违规进入未开放区域行为的第一次罚款。


历时12小时,连夜搜救


12月7日晚上7点49分,青岛崂山风景区应急指挥中心接到市民求助,说自己的家人上午进景区爬山,一直没回家,也联系不上,请求景区协助搜救。失联者家属称,当事人王某于7日上午进山打算由八水河或太清宫方向出山,可到了晚上还未见其回家,十分担忧王某安全。
  

工作人员迅速查询监控,监控显示当事人王某于7日上午9时许,由崂山巨峰景区打卡进山。接到求助后,崂山风景区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协调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公安等部门开展分多路进山搜救,太清、巨峰、仰口等管理处也都分别派出工作人员兵分多路进行搜救
  

正值冬季,山上夜间温度常达到零下10℃甚至更低,严寒的夜间搜救更是非常考验人。加上深夜山路难行,考虑到搜救人员的安全,整个搜救分为上半夜、下半夜两个时间段,梯队进行。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长李延照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7日晚上接到任务后,他们就组织搜救人员进山。四路人马分两个梯队一直持续搜救到8日凌晨4点才下山,不过很遗憾没有找到。8日早晨8点多,曾接到情况通报的护林员打回电话说人找到了,没有问题,搜救队员这才松口气。

“发现王某时,他的身体很虚弱,护林员给他做了热乎的饭,王某吃过热饭、喝了热水后身体有所好转,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便派人把他护送下山了。”

崂山太清景区管理处森林消防员林玉训说。


游客深感后悔,“给社会添麻烦了”


被困者王某称,自己平时习惯独自爬山,7日进山后想看看野路上的风景,于是就私自进入了景区未开放区域,没想到天一黑在山里迷了路。

“我这次走的是非游览区,我知道自己的行为给社会添了很多麻烦,动用了那么多人去找我,我很抱歉。是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我,让我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他们非常辛苦,非常感谢!”

事后,王某对于自己的莽撞行为表达了悔意。


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太清管理处林区主任马琨业表示,崂山风景区未开放区域是全年禁止入内的,特别是每年的11月1日至来年的5月31日属于护林防火期戒严期,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绝对不允许进入未开放区域


  

12月8日,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针对王某违规进入未开放区域的行为,注销其年卡使用资格,并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项规定,对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行为,予以100-5000元罚款。鉴于当事人承认错误态度诚恳,崂山风景区行政执法大队处以当事人王某1000元的行政处罚,这也是崂山风景区管理局针对违规进入未开放区域行为的第一次罚款。


下一步探索,有偿救援机制


对于开出的“首单”罚款,崂山风景区应急中心安全科科长时文峰表示,

从接到求助到最终找到当事人历时12个小时,整个事件共出动救援人员将近200人,其个人的违法行为引发的搜救行动给社会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据了解,崂山作为中国海岸线上风景秀美的道家仙山,风景优美,奇峰怪石较多,再加上崂山周围遍布高校,所以到崂山探险的登山爱好者和大学生很多,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承担的搜救压力尤其大,每年营救行动多达几十起。"现在国内黄山、四姑娘山都已经出台了有偿救援机制,且已立法,下一步崂山也将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提醒,

近年来,驴友频繁遇险乃至遇难的案例非常多,

驴友在野外登山时,

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千万不要冒险走野路。


登山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出门前将自己的活动计划告诉家人。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台雪超,通讯员 曲咪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