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前言

柳如是,原名杨爱,之后又改名柳隐。浙江嘉兴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歌姬才女,深具家国情怀,被后世尊称为河东君。

河东君这个名称,请大家不要误解。不是苏东坡那个河东狮吼惧内,怕老婆的典故。

河东是古郡名,尧舜时代的都城便在此地。位于今山西永济一带,也就是柳宗元的故乡,这就是柳宗元也叫柳河东的缘故。

这一带是中原腹地,沃野千里,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大概便是此地,称为河东地区。

君当然是对有风骨有道德之人的尊称,君不一定指男子,就像现在对德高望重的女士也称之为先生,是一个道理。

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超凡脱俗之奇女子

杨爱是她的本名,柳如是是她读到辛弃疾的《贺新郎》中的那句话,“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当然还有《金刚经》中那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估计是杨爱看到此处,颇有会心之处,便改名如是。改姓柳也因“章台柳”的典故。

即唐朝韩翃的《章台柳·寄柳氏》,“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所以说,柳如是这个名字可是颇有深意和根由的。

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自幼孤苦,8岁上下,便被父母卖给一个开青楼,做皮肉生意的老鸨徐佛,从此便流落滚滚红尘之中。

之后被一位花甲之年的当朝宰相周登道看中,留在身边做了小妾,周对其疼爱有加。

周登道是崇祯时期的内阁首辅,此人是完全的庸官,为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是一味得过且过,明朝灭亡与其也不无关系。

说到此大家可能还不太知道,但他的祖上你肯定听过,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写《爱莲说》的周敦颐。

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周登道教她读书写字,不久后周去世,柳如是被赶出复落红尘之中。

在之后的数十年间,凭着自己的才情,名满天下,使天下英才无不趋之若鹜。

与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马湘兰、卞玉京、顾横波、寇白门并称为“秦淮八艳”。河东君更是位列八艳之首。

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她与陈子龙、李待问、宋征舆等闻名天下的吴江才君交往互动频频,吟诗作画,谈情说爱,造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传奇。

其中更与陈子龙情笃非常,但陈子龙却没有赵子龙的无畏果敢。

更没有河东君追求爱情自由坚如磐石的决心,最后迫于世俗压力与河东君分手。

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个人认为,柳如是可谓是封建时代的敢于突破束缚,追求真爱自由的典范。

可谓是,绝世独立,超凡脱俗的奇女子也。

知行合一之真君子

在中国封建时代的四大美女,貂婵、西施、玉环还有昭君,在我看来可能就只是美女吧!

而柳如是绝不仅仅是绝世独立的美人,更是知行合一之真君子。

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四大美女和河东君相比感觉也为之灰暗不少,因为她们感觉是不食人间烟火,有点被神化的传奇美女。

河东君却是成长于社会最底层,有血有肉,更具温度的存在。

她的容颜、才情、情怀和知行合一的性格,征服了身后四百年来我们这些后来人。

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与自己的丈夫,东林党党魁,就是有着学贯天人和文章伯之称明末大儒钱谦益的爱情。

钱谦益作为当时之名士,更不畏惧世俗的眼光,明媒正娶了这位青楼女子。

更是建造了一个“我闻室”作为书房,暗合如是我闻之意。

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这样不畏世俗,敢爱敢恨,成为追求恋爱婚姻自由的榜样,更被后世传为美谈佳话。

柳如是在23岁的芳华年龄,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真爱钱谦益,此时钱已年届花甲。

相比台湾的李坤城和林靖恩,这才是真正的爷孙恋吧,两人相识相知相爱相守,直至钱谦益83岁去世。

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明朝破灭之后,柳如是与钱谦益相约泛舟西湖,跳水自杀以殉国保节明志,但有君子之称的丈夫竟以湖水太凉为由,反悔自杀。

钱谦益作为当代文章伯,当然就成为招纳的对象,后来也因为蓄发留辫降清被人诟病。

柳如是作为一个红尘女子,却深具家国天下之情怀,甘愿殉国而死,真是让人敬佩和感动,这应该是古今难有吧。

在钱谦益去世后,不甘受辱而自杀,结束了自己跌宕传奇的一生。

与河东君相比,所谓钱谦益等人的君子之风便荡然无存。

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结语

柳如是“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

作为民国大师陈寅恪先生,才甘愿下决心在其晚年,目盲和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

新评古今人物之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采取口授的方式,花费数十年的时间,著成《柳如是别传》,传于后世。

足见老先生对河东君之钟情和在乎。评价河东君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