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錢飄香了,您能否咀嚼出春天的味道?

“哥,榆錢你要不要?”

“不要!”

前天晚上,與一哥們喝酒聊天時,他的電話響起,對方是他老家的一位親戚,說是給他帶來了點蔬菜和榆錢。電話中,哥們說榆錢他不會做,就不要了。

聽到榆錢兩個字,我頓時脫口而出:“要,要……”

哥們聽到我的話,連忙改口將榆錢也要了下來。

第二天中午,哥們打電話說,榆錢到了。看著他拎來的一小袋翠綠的榆錢,我興奮極了。捏起一朵,送進嘴裡,慢慢咀嚼著春天的味道,思緒卻早已飄蕩到了那曾經的歲月裡。


榆錢飄香了,您能否咀嚼出春天的味道?


我的老家在豫東平原的小村中,記憶中,村前村後都長著高聳入雲的榆樹。我老家宅子裡的空地上,也長著四五棵高大的榆樹。每年春分前後,榆樹的枝條上便會掛滿綠中泛著淺黃的榆錢,沉甸甸的壓彎了樹枝。這個時候,是人們收穫春天的季節。村民搬來梯子,扛著長長的鐵鉤,身形矯健著蹭蹭幾下爬上了樹梢,將一串串的榆錢鉤了下來,散落在地上,彷彿灑了一地的綠色的硬幣。婦女、小孩兒,歡呼著撿起一根枝條,用手輕輕一捋,鮮嫩碧綠的榆錢落滿了竹籃。

“風吹榆錢落如雨,繞林繞屋來不住。”清明過後,樹枝上的榆錢就會變黃,再蛻變成白色,一陣風吹過,輕飄飄的榆錢隨風飄落在房前屋後。白色的榆錢被一抔泥土攬入懷中,給予雨水的滋養,便會拱出一株嫩芽來。這株嫩芽或長在河溝岸上,或紮根屋後的瓦礫中,只要有陽光和雨露,幾年後便會成長為一株挺拔的大樹。

榆錢,是榆樹的種子,因為外形圓薄如錢幣,故得名榆錢。因它與“餘錢”諧音,民間因此便有吃了榆錢有“餘錢”的說法。

有沒有餘錢,似乎並沒有人考證過。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榆錢在青黃不接的季節裡,解決了人們的口糧和蔬菜的問題。


榆錢飄香了,您能否咀嚼出春天的味道?


榆錢的吃法有很多種,但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蒸榆錢窩頭。

把榆錢洗淨控幹水分,參入小麥麵粉或者紅薯乾麵,和水攪拌均勻,用手團成窩頭的形狀,放入蒸籠中蒸熟後,熱騰騰的榆錢窩頭便出鍋了。吃榆錢窩頭的時候,沾著滴了香油的蒜汁,清香的榆錢和著蒜泥的辛香和香油的清香,那種滋味簡直是“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的美味。

榆錢飄落,榆葉便吐露在枝頭。脈絡清晰、形似小扇子的榆葉,鮮嫩的時候也是一道可口的美味,口感上雖不如榆錢的鮮嫩,卻也是十分的清香。記得年少時,每年的這個季節,奶奶做午飯的時候,總會捋一把榆葉,燒一鍋榆葉湯麵條。一片一片綠色的葉子,漂浮在鍋內,讓人看上去很有食慾。這樣的榆葉面條,我們常常能吃一個多月的時間。不知道是何原因,到夏季的時候,有的榆葉上會長出一個暗紅的小包,形狀好似人的耳朵下長的“拴馬樁”一樣。掐開小包,裡面空空的。是何原因,卻難以找到答案。

榆樹的生命力十分強大,無需人們的刻意護理,便能長得高高大大的。人們給予榆樹的很少,但榆樹饋贈給人們的卻是傾盡所有。在那個饑荒的年代,一棵樹就能養活一家人的傳說深入人心,溝沿邊、道路旁、小院內、房前屋後的空地上,均能看到榆樹那偉岸的身影。無論是種植的還是自生的,榆樹都給予人們春天的味道。

或許是榆樹的博愛,天氣暖和的時候,榆樹的身軀上便會生出很多樹蝨子,這些蠕動的小蟲子緊緊地趴在樹幹上,貪婪地吸允著汁液,竟然把一棵高大的、生機盎然的樹變成枯木。人們因為厭惡這種貪婪得讓人噁心的蟲子而放棄了榆樹。


榆錢飄香了,您能否咀嚼出春天的味道?


榆樹漸漸地淡出了房前屋後,離開了農家小院,遠離了曾經摯愛的村莊。人們對榆樹的記憶,只有在春風吹拂的時候,春天的味道才會勾起心底裡的記憶。

記得三年前的春天,週末回老家的我剛一進門,媽媽便從廚房拿出一個榆錢窩窩,用手一掰兩半,分別遞給我和妻子說:“趁熱,快嚐嚐鮮!”

“哪來的榆錢?”

“隔壁你大嫂家剛蒸的,我已經吃過一個了,你快嚐嚐!”

一旁的奶奶笑著說:“吃吧,吃過榆錢窩窩頭,死了都不愁!”手拿榆錢窩窩,我掰下一塊放進嘴裡咀嚼,一股清香頓時充滿了口腔。


榆錢飄香了,您能否咀嚼出春天的味道?


榆錢窩窩頭是鄰家大嫂蒸的,她走孃家時剛好趕上孃家人在捋榆錢,就帶回了一些榆錢,拌上面粉,撒上佐料,用手捏成了窩窩頭。看到我的媽媽在路上散步時,便大聲喊道:“嬸子,快過來,我給你嚐個鮮物!”

熱騰騰的榆錢窩窩出鍋了,大嫂豪爽地抓起幾個窩窩頭,用白布包好塞給媽媽:“拿回家,讓俺奶也嚐嚐鮮!”

“總共4個,我和你奶奶分別吃了一個,你們吃一個,剩下那個你們拿到許昌,給俺的孫子吃!”媽媽一邊看著我們吃窩頭,一邊絮叨著。

看著眼前的這兜翠嫩的榆錢,我的眼前再次浮現出了奶奶那心滿意足的笑容。

榆錢飄香了,在另一個世界的奶奶,您能否再次咀嚼這春天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