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都扛住”專欄今天說再見

清零!“都扛住”專欄今天說再見

清零!“都扛住”專欄今天說再見


從武漢到全國,從遠及近,新冠肺炎影響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與工作,席捲了各行各業。我們疑惑、緊張、恐懼、悲傷,但我們更頑強、更有力量。不論是戰鬥在一線的白衣鬥士,還是在房間裡自我隔離的普通民眾,每個人都在用實際行動支援前方。


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微信公眾號從2月9日起推出“都扛住:新冠肺炎親歷者說”專欄。在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和幸運兒,我們都是一體的。這裡面的人生,就是你我的故事。

_

_


文 | 專欄編委會


突如其來,猝不及防,2020年的春節,跟一種極其危險、傳染性極強的新型冠狀病毒猛烈地撞擊在一起。


戰況慘烈,武漢封城,湖北淪陷,全國蔓延!一時間,病床告急,防護物資告急,萬千家庭陷於病痛與求救無門之中。病毒的攻勢勢如破竹,似乎人類就只有在它的淫威中顫抖了的份了。但是,我們的政府和人民迅速奮起,打起了強硬的病毒狙擊戰。成千上萬的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成千上萬噸的防護物資奔向湖北,成千上萬的家庭、小區、村莊進行了隔離……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如果從2019年12月8日武漢衛健委通報首例確診病例當日發病開始,至今歷時3個多月了。作為出版人,作為文字工作者,我們想記錄下這個不一般的2020年春節,記錄這個對很多人來說超長的假期。


那麼,如何去記錄,如何去選擇?


這3個月,短暫又漫長,濃縮了人世間所有的痛與愛、恐懼與勇氣、掙扎與希望、傷痕與溫暖。

我們看到處在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民眾艱難地求生,我們看到90後的醫生、護士逆行上戰場,我們看到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們不畏前行,我們看到無人的商場空蕩蕩的街道。我們看到疫情兇猛凌厲,又偃旗息鼓……


記錄,首先需要真實,其次需要有代表性,各行各業,各種層面,各種人生。於是,我們跟新聞媒體合作,通過記者,找到親歷者,請他們口述,以此來還原抗疫的過程和疫情下的生活。


我們把親歷者分為三種:戰疫者、堅守者和見證者。戰疫者主要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生、護士、疾病控制中心的科學工作者;堅守者主要是與疫情直接相關的病人、勞務工作者、志願者、滯留武漢的人等;見證者是一線採訪的記者、社會觀察者、愛心捐贈人士等。


感謝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澎拜新聞網、新民晚報、光明日報、十點讀書、相關醫療機構的供稿。

因為這些記者的真實記錄,本書稿的文字顯得非常動人、耐讀,我們相信也一定能經得住時光的流逝。


本專欄2月初策劃啟動,正是我國疫情防控戰如火如荼之時,我們希望本專欄能夠給大家帶來一股信念和力量,就是請大家都堅持住,都扛住。因為無論多麼艱險,正如專欄中各文章所說的,政府在行動,醫生在行動,志願者在行動,民眾在行動,只要大家繼續遵循科學的指導,我們的春天一定會到來的。


經過近三個月的艱苦抗疫,終於迎來了冰融時刻。最近幾天的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已經清零了,各地也都開始復工復產,到處又呈現出蓬勃生機的樣子。我們的專欄也已經達到28期了,在這個時刻,我們很高興地宣佈,我們要結束本專欄了。我們也要把目光轉到生產和業務發展上去了。


感謝各位讀者的陪伴相隨,有你們,我們一直都在。也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在本專欄持續更新的過程中,我們同時也在將這些文章精選編輯,另外,還組織了一批沒有在專欄裡發表的文章,共同打造了一本用這個專欄名稱做書名的圖書。

4月初,各位就可以看到《都扛住:新冠肺炎親歷者說》出版上市了。


我們希望,因為這個專欄和這本書,未來會留住這段歷史記錄。她發生過,所有的悲傷和抗爭,都是真實的,關乎你和我,關乎每個人,關乎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


2020年3月21日


相關閱讀

“都扛住:新冠肺炎親歷者說”專欄


1 | 非常時期的孝感之行

2 | 從感染到康復,一個武漢醫生的戰疫日記

3 | 80後援鄂護士和孩子的對話:“有個地方現在有病毒 媽媽去消滅病毒了”

4 | 疫情爆發之初,一對武漢母女的生死20天

5 | “封城”的第17天,一位武漢出版人的自述

6 | 首個被火線提拔的湖北幹部羅皓:這不是一個人的戰鬥,受之有愧

7 | 封城17天,我回武漢做了6150杯咖啡

8 | 疫情面前,如果你熬不下去了,請看看他們…...

9 | 致敬!疫情中網絡背後的志願者們

10 | 快遞小哥搞定金銀潭醫護難題:我送的不是快遞,是救命的人啊!

11 | 一線護士的一天:4到6小時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尿不溼終於用習慣了

12 | 疫情下的鄉土中國:一位東方出版人的回鄂見聞

13 | 大疫、大醫與大義

14 | 海軍軍醫大學醫療對抗紀事

15 | 與疫情賽跑的孕婦

16 | 保安全迎復工,園區物業在行動

18 | 非常時期,發熱怎麼辦?小編的發熱門診體驗

19 | 那些努力生活、等待疫情過去的普通武漢市民

20 | “我在離武漢疫情中心200米的地方送快遞”

21 |疫情期間的生鮮配送員:客戶是我的“小確幸”

22 | 我已經把一半病人送出重症病區

23 |沒有媽媽的隔離病房,7月齡小齊齊等11個孩子背後,你沒看到的愛和心疼

24 |“戰役”物質漂洋過海的最後一公里

25 | 誰奪走了你的微信運動榜冠軍

26 | 我也許能幫這一個,還有那一個

27 | 武漢封城中的孕婦:每天鼓勵肚子裡的孩子,解封后先回孃家

28 | 在武漢等待開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