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近些年,許多優秀紀錄片橫空出世,且不說國外如BBC的《星球脈動》、《生命故事》《藍色星球》等經典,僅國內就出現了《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等一系列口碑不錯的紀錄片。紀錄片增長見聞,開拓視野,生動活潑,實在是快樂學習的好方法。

今天,我們要推薦一部目前仍然小眾的國產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雖然豆瓣上評價人數只有兩千多人,但評分卻高達8.8分,真的是看過的人都說好。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是由李成才、周葉指導的關於植物主題的紀錄片,共分為10集,分別是《植物天堂》《茶樹》《桑樹》《水稻》《大豆》《本草》《竹子》《水果》《園林》《花卉》,該片呈現了21科28種植物的生命旅程,並講述它們影響世界的故事。

說起國產紀錄片,給人的印象主要是以人文類居多,在自然領域的還沒有什麼特別出眾的作品,曾經導演過《華爾街》《大國崛起》等紀錄片的李成才與團隊們做了新的挑戰,他們分赴國內27個省的93個地區,國外7個國家的30個地區拍攝,其中包含新疆的吐魯番火焰山、天山山脈、西藏林芝米林的南迦巴瓦峰、馬達加斯加的瘧疾和鼠疫病情區、處於三國交界的印度阿薩姆地區、零下二十度冰封的神農架等地區。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將一部冷門題材的紀錄片用美輪美奐的鏡頭語言呈現給觀眾,讓人們驚呼"每一幀都可以做壁紙",這是一部可以比肩BBC的紀錄片。

一、植物是人類的衣食父母,讓人類變得富足安康

事物太熟悉了,人們就容易忽略其價值。那些與人類命運休慼相關的植物,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絲毫不覺得有什麼驚奇的,其實並非如此。

1.植物養育了人類

每天都要吃米飯,吃點水果,偶爾也要喝點茶,這是現代人的普通日常生活。而人與植物的相處之道卻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有時候我們不禁會想:到底是人馴化了植物,還是植物馴化了人類。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野稻、野大豆、野蘋果……經過人類的馴化,人類過上了定居生活,有了穩定的食物來源,而果樹則豐富了人類的味蕾。除此之外,桑樹與蠶的完美結合,讓人類開啟了衣飾新革命,成就了未來的絲綢之路。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在滿足了基本物質生活需求之後,人類更是在美的探求方面愈走愈遠,無數種植物開始走入審美領域,成為人類的精神伴侶。

2.植物美化了人類的生活

愛美,是人的天性。那些顏色豔麗的花朵天然地受到人們的喜愛,而另外那些有著獨特氣質的植物也為人青睞。

以"梅蘭竹菊"、荷花、桂花等為代表的花卉已經是中國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美化了現實生活,也豐富了精神世界。那些流傳至今的千古詩詞,就是人與植物相處的美好見證。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梅妻鶴子"的林和靖留下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絕美意境;"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則是詞人陸游股高雅潔的志趣寫照;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讓人心曠神怡;柳永的"重湖疊囐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則讓人沉醉……

詩人之幸,也是植物之幸。白居易、蘇東坡、柳永等文豪與植物們一起步入了藝術的殿堂,他們共同譜寫了璀璨的文化,成為世代滋養中國人的寶貴精神遺產。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其實,作為人類的衣食父母,植物為人類付出的太多太多,人類的每一次進步可以說都離不開植物的重要作用。

二、植物是人類的精神導師,向人類昭示著生存的智慧

任何一粒從遠古走來的種子都不渺小,任何一顆從遠古存活至今的植物都值得尊重。

1.梭梭:頑強

生長在荒漠地區的梭梭是一種奇妙的植物。梭梭,沒有葉子,利用纖細的嫩枝進行光合作用,它之所以放棄葉片,為的是減少水分蒸發。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風為荒漠植物傳播花粉和種子,同時也將沙土吹走,使梭梭的根裸露在外,每一處裂痕都是它與風沙搏擊的印記。據說,每一棵梭梭發達的根系可以固定10平方米以上的土地。它們在荒漠地區孤獨的活著,必要時可以壯士斷腕,只保留最重要的根。無論遇到多大的苦難,只有還有一點水,只要根還活著,它們終將東山再起。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被譽為"沙漠植被之王"的梭梭,以其超強的生命力告訴人們頑強的價值。也許環境惡劣,也許道路坎坷,不被環境所左右,不被困難所壓倒,頑強地堅持下去,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勇士。

2.綠絨蒿:等待

綠絨蒿是青藏高原地區特有的植物,它們生活在惡劣的流石灘上,既要抵禦惡劣的物理環境,還要避免其他生物的傷害。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開花,它最長需要10年以上的積累和等待。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10年時間並不短,人類才能有幾個10年呢。綠絨蒿為了尋找合適的時機,它需要默默等待,忍受漫長的孤寂時光。即使是已經長出花苞,它也不輕易開放,而是選好時機後才孤注一擲。

綠絨蒿告訴我們等待的價值。這個等待並不是無所事事、無所作為,而是為了心中的目標,默默積蓄力量,只為最燦爛的綻放。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為了追求人生目標和遠大理想,人們不也要經歷漫長的等待,經過漫長的積累嗎?所以,當覺得看不到希望和前途的時候,不妨多堅持一會兒,也許曙光就在下一個拐角處。

3.塔黃:合作

塔黃生活在海拔4000多米的喜馬拉雅橫斷山邊緣地帶,在這片高山草甸和雪線之間的區域,它與綠絨蒿一樣也要經過漫長的等待才能迎接最重要的開花時刻。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塔黃為了完成物種的繁衍,它選擇了一種叫遲眼蕈蚊的昆蟲合作。一方面,塔黃散發特殊氣味,吸引蕈蚊們到來,並用自己的身體為他們搭建一個家,便於其產卵育兒,在此過程中順利讓蕈蚊完成傳粉。另一方面,為了將來繼續有蕈蚊為它的同伴傳粉,它們不惜貢獻出自己大約三分之一的種子給蕈蚊的幼蟲。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塔黃告訴我們合作的價值。正是憑藉著合作的智慧,塔黃在嚴酷的環境中存活了下來,將物種一直延續下去。對人類來說,合作共贏更是今天不可或缺的。只有具備雙贏或多贏思維模式的人,才能在分工日益精細化的時代大顯身手。

上面僅僅舉了三種植物的例子,其實植物們的生存智慧遠不止於此。每一種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它們是適者生存的強者,而其中都蘊含著豐富的生存智慧,值得人們去品味、去學習、去實踐。

三、植物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讓世界文明交流互鑑

人類越發展,交流越頻繁,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繫越緊密。在世界文明演化歷程中,植物扮演了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從而讓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1.從中國鵝莓到奇異果

獼猴桃,在南方叫羊桃,在北方叫狗棗,是一種典型的藤本植物,具有強大的攀爬能力。據說一根藤就可以爬遍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樹林。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來中國時曾經把獼猴桃的種子寄到了英國和美國,但這些種子培育出來的獼猴桃,恰巧全是雄株,無法完成授粉,所以不能結果。就這樣獼猴桃的第一次遠洋交流以失敗告終。

1904年,在"英格蘭福音會"工作的女教師伊莎貝爾將獼猴桃的種子帶回了家鄉新西蘭,1910年,這種被稱為中國鵝莓的植物長出了雄株和雌株,從而在新西蘭落地生根。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1952年,新西蘭以國鳥的名字命名它—— "Kiwifruit"(奇異果),將其作為新西蘭的國果,銷往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

獼猴桃的世界旅程確實是一場奇妙之旅,它改變了全世界人民的飲食口味,更是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作用不可謂不大。

2.日本豆腐業鼻祖——鑑真和尚

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文化相通。正如中國三百六十行都有祖師爺一樣(比如,魯班是木匠的祖師),日本的手藝行當也都有自己的祖師。其中,日本豆腐業的鼻祖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鑑真和尚。

唐朝的鑑真和尚因為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的偈語所打動,東渡日本。他不僅傳播了佛法,而且帶去了一種對日本影響深遠的大豆食品——豆腐。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從寺院到民間,日本人以其細膩與執著,使大豆在日本獲得了新生,用大豆製作的各種家常料理——豆腐、納豆、醬油、味噌湯成為日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味噌湯更是成為日本人心靈的寄託。

3.30億人都在喝的飲品

飲茶,對於很多人來說,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無論東西,無論口味,茶飲料已經成為世界上普遍流行的飲品之一。世界人民飲茶的歷史就是一部文化交流的歷史。

茶樹先從亞洲出發,先於19世紀進入歐洲,後在20世紀進入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及至今天,全世界約有68個國家種茶,30億人口飲茶。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些從遠古走來的朋友,永遠值得人類感恩

唐人陸羽寫了《茶經》,是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後來宋朝的榮西禪師,寫了兩卷吃茶養生記,在日本推廣普及了茶,並由此孕育出了日本的茶道。禪茶一味的精神追求,讓飲茶成為一種精神象徵。

獼猴桃、大豆、茶,它們是從中國走向世界並影響世界的植物縮影,物種在走出最原始的家園後,開始了在世界上的漫遊,在新的家園生根發芽,改變了世界發展的進程,也讓世界文明彼此交流互鑑,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

結語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是一部絕佳的科普紀錄片,這裡既有美輪美奐的植物美景,也有底蘊深厚的人文情懷。在這裡,你足不出戶就可以遨遊天下勝境,體味中國植物的生命旅程。

我們確實應該感恩植物,這些從遠古而來的朋友,讓人類的生活變得富足安康,無論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與植物和諧共處,與自然和諧和諧相處,這是古人的智慧總結,也是今人的必然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