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婚姻不幸,都與物質匱乏有關,對此你怎麼看?

農在天涯


物質是一方面,不過最重還是看兩個人個人三觀合不合,自己自身是否足夠努力。如果本來就是個懶人不願意去爭取物質,那就不該抱怨對方物質,畢竟誰都希望能過的好一些,有能力改變卻不去改變這歸根結底原因在於自己。另一方面並不是沒物質婚姻就一定不順,很多窮苦的年代,窮苦的地方,你能說他們沒愛情嗎?不能,雖然窮苦但是人家自身有品質並且一直在努力,一輩子婚姻一樣順利。所以說,大多數婚姻的不幸不是和物質有關,而是自己本身。


那可露露拿露娜


我不太同意這個觀點。

因為我所見過的感情最好的一對夫妻就是我的外公和外婆。

外婆家住在一個小小的山村裡,遠離繁華和喧囂,常年掩藏在蔥蔥郁郁的松樹林裡,在我記憶裡是個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

這樣的小地方又閉塞又窮,在那個年代物質匱乏到了極點。

我外婆是小山村裡為數不多的上過學的的人,所以畢業之後就成了村子裡唯一的一個老師。

我外公家裡人口眾多,兄妹7人,外公排行老大。在那樣的年代,這樣的家庭無疑是貧困的,全家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一頓飽飯。

但是好在我外公長得儀表堂堂,於是我那個外貌協會的外婆就稀裡糊塗的嫁了。

後來我外婆做了村子裡的主任,經常外出開會,那個年代外出開會唯一的好處就是管飯。

每次外婆在外邊吃飯的時候都會小心翼翼的把飯菜裡的肉片挑出來,帶回家給我姥爺。

我姥爺把肉片放在爐火上烤一烤,然後又留給姥姥和他們的孩子。

物質匱乏並沒有影響他們的感情,正相反,貧窮成為了他們感情的調味劑。

他們一生都過的很恩愛,只要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好像就有說不完的話。

小的時候每一個清晨我好像都是在他們的喁喁私語中醒來,或者是談論早飯或者是鄰里趣事,溫柔的氣氛和小山村的靜謐共同交織成一副充滿人間煙火氣的美麗畫卷。

再後來,外公生病去世,一年以後外婆也跟著去了。他們大概無論去哪裡都要一起吧。

所以我覺得婚姻不幸和物質匱乏沒有直接的關係。

真正導致婚姻不幸的是無知、愚蠢、貪婪和驕傲。

在婚姻裡總是高估自己又低估對方,

總想無限制的索取而不願意付出分毫,

灌過幾杯毒雞湯,就覺得自己看透了這個世界,

從未認真的瞭解過對方,走進過對方的心裡,卻總是不停的要求對方為了自己改變。

這些才是導致婚姻不幸的真正原因,物質匱乏只是貪婪、無知、自私、愚蠢的遮羞布而已。


霜序二十二


中華文明能夠延續數千年,跟我們文化基因中有很多正能量的智慧有關。美滿的婚姻和忠貞的愛情一直是傳統文化大力弘揚和歌頌的主旋律。


梁祝化蝶、天仙配、白蛇傳等傳說成為千古美談,陳世美拋棄糟糠之妻遺臭萬年。現實中,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家喻戶曉,“文君當壚,相如滌器”,羨煞後人。

白頭偕老,天長地久,碧海青天,是每一對戀人內心最堅定的海誓山盟。

然而誓言可以海枯石爛,現實卻是殘酷無情。生活中不能只有風花雪月,茶米油鹽才是生活的常態。

經常會聽到“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話,更有心灰意冷之人編撰“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故事。

物質的匱乏,確實可以毀掉很多原本幸福的婚姻。柴米油鹽的無盡小事很容易耗盡夫妻彼此相對的溫存,態度上的冷嘲熱諷更註定會冷卻每一個熱烈的愛情。

難道這些都是物質匱乏本身造成的嗎?我覺得不見得。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一些物質充裕、風光無限、家財萬貫之人家庭破裂。

18年白百合與羽凡分道揚鑣,19年王寶強、馬蓉離婚案鬧的沸沸揚揚,每天多少富豪小三的故事重複上演。有數據統計,全球離婚率最高的10個國家幾乎都是發達國家,19年排名前三的是比利時、美國和西班牙。


所以說婚姻的幸福與否跟物質無關,而是取決與自己的經營。物質匱乏,我們可以相濡以沫;家徒四壁,我們可以相互扶持,共同撐起一篇藍天。重要的是不要忘記彼此的結婚誓言,心存愛和感恩的心,才會讓家庭獲得長久的幸福溫馨!

最後分享一句我非常喜歡的句子:我們的相遇,肯定是來續寫前世未了得緣分,繼續未竟的故事。夫妻任何的付出,沒有對錯,更沒有值得與否的考慮,因為我們本就是一個人。


逸飛貝月


家庭收入少,是我見過的年輕夫妻離婚案件中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剛結婚就生小孩兒的家庭,一般家庭都會有房貸和車貸,再加上孩子的奶粉錢,又因為女方不能上班工作沒有收入,家庭經濟壓力太大,生活質量沒有保障,這是大多數年輕人婚姻抗不過去的坎兒。


林明律師


“婚姻”是兩個人的在一起生活,和談戀愛有很大差別。

“戀愛”過程中,對方出尊重或者是私心對各自的生活的實際狀況都有所隱瞞,及時時間在很長的戀愛亦是如此。

“婚姻”過的是生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缺少了其中一味調料燒出的菜可能都不美味。而這缺少這些就是最基本的“物質匱乏”



例1:

兩個人結婚了,為了美好的愛情結婚了,相處了7年,期間也有很多次分分合合,但是最後都到了一起。男方家庭條件不好,女方家庭條件一般,貸款湊錢交了房子首付,兩個人都還上著班,日子還算過的去。孩子出生了,尿不溼、奶粉、等等這樣的無底洞花銷,這樣的家庭根本接受不了。

女人埋怨男人,怎麼不多賺錢養活我們娘倆,男人也抱怨幹了一天體力活沒人關心安慰。天天這樣吵,物質生活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滿足不了,日子沒發過了,最後兩個人不歡而散“離婚”。

例2:高高興興的結婚了,女生都愛美、愛打扮、和閨女逛逛街消費一下,今天買個包500、明天買個口紅300、後天買件衣服1000。經濟基礎不允許的情況下都是負債,刷信用卡、貸款,等沒有能力還款導致逾期,兩個人吵架,你能不能省點花、你能不能多賺點錢,爭吵個喋喋不休,最後“離婚”。最也許是基本的“物質匱乏”,大多數離婚都有類似的感受吧!


9零情感錄


婚姻幸福不幸福,與物質匱乏無關。

六七十年代,國家百廢待興,物質極度匱乏。百姓衣食堪憂。

可那個年代的青年男女,只要相愛,就能結合在一起。沒有彩禮,沒有嫁妝,甚至於半間草屋做新房。

結婚後衣食無著,無奈雙雙去闖關東。到東北撿玉米,撿土豆,維持生活。

後來回家來生下一雙兒子,連件象樣的小衣服都沒有。夫妻倆相親相愛,誰也離不開誰。

如今兒孫滿堂,兩個兒子兩出院子,青磚青瓦四合院,老夫妻倆相依相伴,好幸福啊!

我說婚姻幸福不幸福,不在於物質匱乏上,而是心靈的相通,互相的珍惜,愛惜,方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用戶夢語


我覺得不是物質引發分叉,而精神交流不在一個跑道,現沒有缺吃少喝,我覺得女人耍有自我,男人有擔當。試想,幾十年前賢惠良母,相夫教子是美德。男人的驕傲和滿足感。時過境遷,似乎都在改變。隨風飄的花香總覺得心曠神怡回家只吃三頓套餐無聲無息,沒滋設的味,我想傾訴她端來洗腳水。我想倆散散步她會說早睡早起身體好。我想帶她去旅行。她會說花那錢於嘛?飛機多危險。唉,叉枝就長芽了。男人別花花世界。老婆人家的好。女人別自我不變的好。要多姿多彩。語言共鳴,興趣相投。才能彼此轉換。保鮮!


拜雲人


婚姻最可怕的是貧窮嗎婚姻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在你的身上看不到希望!讓一個女人害怕的從來不是嫁給一個沒錢的男人,而是失望於一顆沒有擔當的心”兩人在一起如果目標一致,儘管再貧窮也會一步步改變現狀,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痛並快樂著。每一個人看重的都是為人,而不是物質外在的條件。

兩個人,一個富有,一個潛力股,而你喜歡的是潛力股的,相信很多人都會做出一樣的選擇。因為我們面對愛情的時候,真的不在乎貧窮或富有。而當婚姻後,一方違背了當初的願望,認為生米煮成熟飯,那才是婚姻最大的悲哀。都說女人心,海底深。

其實女人要求的都比較簡單,只是想簡簡單單的生活而已。而作為男人當基本的生活條件都滿足不了,對生活失去信心,沒有責任感,對整個家庭不負責任,那或許是最怕的一件事。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安於現狀不想改變。

沒有誰能在一段擔驚受怕的婚姻中度過一生,貧窮的人只要有愛情,有健康的身體,可以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慢慢的創造更多財富。而在婚姻中感到害怕的人卻連正常生活都很難保證,人處於極度的恐懼中會變得精神異常,這樣的生活又怎麼可能帶來幸福呢,所以,這無疑是婚姻中最可怕的事情。

一、在婚姻中被傷害、被利用、被侵犯、不被尊重。這些都會成為我們婚姻中的無安全感的來源。

二、在婚姻中,整天被懷疑,監視,根本不聽你解釋,而是一意孤行,這些都會成為婚姻中的威脅。

三、對方不在乎你的感受,對你的傷痛視若無睹,不陪伴你,甚至在危難關頭還棄你而去。這樣的家庭我想任誰也呆不下去吧。

四、在婚姻中被淹沒、找不到自己、失去自己的恐懼。無論如何你怎麼努力也不會得到改變,裝滿失望的自己只有離開了。

婚姻就是兩個人安全的港灣,一旦失去安全感,怎麼也維持不下去。





飛哥V1


婚姻的不幸與物質的匱乏有一定的關係,但絕不能劃等號,不能把不幸的婚姻都歸結為物質匱乏。計劃經濟時代,在物質極端匱乏的情況下,多少夫妻相濡以沫,克勤克儉,含辛茹苦地支撐著一個家,有時甚至連溫飽都無法維持,可他們仍然不離不棄,無怨無悔。他們並沒有因貧困而抱怨,也不會為困難所嚇倒;他們把希望寄託在明天,寄託在一路成長的孩子身上;支撐他們走下去的是肩上的責任,是永不磨滅的信念。

有時候我常常想,為什麼過去的年代那麼窮,物質那麼匱乏,而離婚率卻那麼低?現在生活好了,大多數衣食無憂,日子日益富足,有的甚至豪車別墅,為什麼還是不滿足?離婚率卻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人的慾望在作怪;從一些離婚現象來看,有一些的確是因為感情破裂,三觀不合或性格不合而導致的;有相當一部分是慾望膨脹而引起的。俗話說“飽暖思淫慾”。一些人在有了錢或有了地位之後,就無情地把原配之妻踢得遠遠的,取而代之的是嬌妻美女;其道德的淪喪令人不寒而慄。不能不讓人感到憤慨和無奈。

不能不承認,婚姻不幸與物質匱乏有某種聯繫,但無論多麼匱乏也比過去的年代好上一千倍、一萬倍;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在那物質極端匱乏的年代,婚姻之所以比現在牢固,是人們沒有大的慾望,也是那個年代的社會氛圍所造成的。人們活得簡單質樸,沒有什麼更高的攀比之處。現在卻截然不同,貧富差距的拉大使人的心理逐漸失去了平衡,攀比之心也水漲船高,一些腐敗、貪圖享樂的念頭日漸侵蝕著我們的肌體,使我們蠢蠢欲動,以致無法控制自己的慾望,造成一系倒的婚姻悲劇。

還有一點值得說明的是,有些離婚案例表面上是感情破裂,其實是暗藏著殺機;是喜新厭舊的思想在充斥著一切,而美其名日“感情不合”。這種情況往往在法律上也很難鑑別,只有當事人心裡最清楚。因此,我個人認為,只有提高全社會的公民素質,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儘可能縮短貧富差距,降低一些人的膨脹慾望,使人們迴歸到同一條起跑線上,才是維持穩固婚姻的有效途徑。也許這種想法只是在痴人說夢,永遠也不可能實現,可我還是無法控制自己,權且一吐為快吧。


三農奇文


大多數婚姻不幸,都與物質匱乏有關,我不這樣認為。

我認為離婚還是因為他們的愛情經不起考驗,感情遇到物質匱乏就會潰敗,一拍兩散,還是愛得不真,愛得不深。

二個真正相愛的人不管多麼艱難,多麼走投無路,都會相依相偎,牽住彼此的手,給予對方鼓勵和溫暖,前方的路再坎坷,也會攜手走下去。

每個人都希望結婚以後幸福快樂,否則也不會邁入這個殿堂。如果因為物質的匱乏就不能繼續走下去,只能同甘不能共苦,這樣的婚姻不要也罷,只能說當初瞎了眼才找到這樣嫌貧愛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