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中国“面条”源于何时?从“汤饼”说起,闲话“面条”的前世今生

古代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从刀耕火种时期,其实就已经步入了农业文明时代。这种以土地、农作物、耕种技术为核心的文明,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衣食住行无法分割。事实上古代先民早已知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的道理。

但“民人以食为天” 的前提却是“食以安为先”,只有农业发展达到一定水准之后,老百姓才能从土地中获得生存必须的粮食,并且在填饱肚子之后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从西周开始农作物种类开始逐渐丰富,并且形成了古代粮食种类的最初雏形“五谷”。

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周礼·天官·疾医》中曾记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五味”泛指酸、苦、甘、辛、咸;“五谷”则指代稻、黍、稷、麦、菽;“五药”则为茯苓﹑朱砂﹑雄黄﹑人参﹑赤箭。史料中所提到的“五”其含义为一切物种。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食用“五谷”并知“五味”,同时也可以使用“五药”治疗身体疾患。这其实已经完全可以证明当时食物种类,已经逐渐开始向多元化方面发展。只不过因烹饪技艺尚处于萌芽状态,所以食物样式相对来说比较狭隘。

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古代北方文明与农业发展与“面条”起源

由于夏商周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皆在北方,所以古代北方文明发展与农业生产都处于领先地位。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可以发现北方饮食习惯以及礼俗,其实才是古代社会饮食文化的契机以及源头。而这种形成于古代北方地区的食俗,其实也对现代社会饮食习惯与结构产生了极大影响。

五谷中的重要粮食作物“麦”就是今人比较熟知的小麦,古代人通过最原始的方式将小麦磨成面粉,从此开启了北方人以面食为主的饮食文化习俗。但随着朝代变革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逐渐超越北方。

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但即使是这样在饮食文化传统方面,传依然没有改变北方饮食文化。只是在其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扬弃、继承而已,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古代社会南方饮食文化,其实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以北方饮食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食俗。

“汤饼”作为北方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五谷”诞生之际就已经大行于世。并且作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古代社会饮食文化及习俗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汤饼”就是“食礼”的源头。

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1. 闲话“汤饼”与“面条”的前世今生

(1)古代汤饼即面条的前身

从“五谷”被当做主要农作物普遍耕种之时起,以“稻、黍、稷、麦、菽”为基础的,古代饮食文化就开始逐渐走向成熟期。作为“五谷”其一的“麦”,其实就是研磨面粉的主要原料。虽然西周时期已经知“五味”,但由于烹饪技艺比较落后,所以古代人在食用面食之时,主要的烹饪方法就是将其放入水中煮熟。

笔者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用水煮熟的面食其实就应该是最早的“面条”雏形。只不过在西周时期还尚未出现“面条”的说法,据史料记载在古代社会所有的面食,其实都被古人统称为“饼”,而在汤水中煮熟的面食则被叫做“汤饼”。

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从这个层面去分析可以得知,“汤饼”的主要原料是用水搅拌过的面粉,然后将其改刀为容易被煮熟的形状,比如薄片、长条、疙瘩状后直接放入沸水中。由于古代社会中的调味品出现也具有历史延展性,所以具体味道想必每个朝代都不同。

笔者猜想这种所谓的“汤饼”其实,就是古代社会中最早的“面条”雏形。只不过这种放在汤水中熬煮的面食未必会是长条状,但基本的制作方法与烹饪技艺与现代社会相差无几,唯一的不同之处可能就是此类面食的形状有一定差异。

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2)“索饼”即面条

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刘熙创作的《释名·释饮食》,曾将今人熟知的面条称为“索饼”。“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古代各类不同的“饼”,只是因为其形状不同而命名各异。

从《释名·释饮食》中所提到的“索饼”来看,其实这种古代饼类其实就是具象化的面条。因为清末学者王先谦曾言“索饼,疑即水引饼,今江淮间谓之切面”。

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这句话更加明确了索饼与面条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索饼就是现代社会现代面条。被誉为“医圣”的东汉名医张仲景,曾在《伤寒论·辨厥阴症脉症并治》中说:“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大概意思就是伤寒病人吃索饼之后,如果身体并没有出现发热症状,那么就是身体痊愈的一个预兆。

从这两个古籍中的记载可以得知,索饼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民间食物。从西周“五谷”成为主食开始一直到东汉时期,历经大约一千多年的时间索饼,俨然已经成为了北方地区最为普遍的面食之一,同时也是北方饮食文化习俗中的必备食品。

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3)“水引饼”就是面条

北朝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曾在《齐民要术》中提到过“水引饼”,并记载其长度为“一尺一断”,而形状则类似于“薄韭叶”。在食用之前只要将这种一尺长短薄如韭菜叶的“饼”,直接放入沸水中煮熟过凉水后就可以立即食用。

笔者认为从“汤饼”至“索饼”再到“水引饼”,从表面上看是时间与朝代在不断变化,但从其实质上去分析可以发现,其实就是在不断细化“面条”这种食物。从最开始的“不知其形”到“皆随形而名”,再到一尺长薄如韭菜的“水引饼”,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从“汤饼”到面条的整个演化史。

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清代学者俞正燮在 《癸巳存稿·麪条子》中写道:“索饼,乃今麪条之专名”。这句话其实就已经明确提出了,“索饼”就是“面条”的观点,而且这种观点并否探究语气,而是斩钉截铁的告诉世人古代社会中的索饼,其实就是今人耳熟能详的面条。

(4)唐代“馎饦”乃实为面条

唐朝时期由于经济水平达到空前繁荣,所以当时的饮食文化及习俗也尤为发达。并且唐朝人的日常饮食也皆以“饼”为主,胡饼、烤饼、烧饼等在唐代十分盛行。而唐朝时期出现的“馎饦”是一种改良后的面条,当时人们将其俗称为“面片汤”。

“馎饦”其实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种传统水煮面食,当然这种食物也可以称为冷淘过水凉面。从这个角度来看“馎饦”其实也是面条家族中的一类,只不过“馎饦”的形式更贴近于“面片汤”。这类形似面条的食物在唐朝初年传入日本,并在其改良之后成为日本“拉面”。

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实际上到了宋朝之后“面条”的种类开始丰富起来,现代社会中的热汤面、打卤面其实就源于宋代。插肉面、浇头面以及原汤、鸡汤、鱼汤面等高达十多种,在宋朝时期这些面条其实就已经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面食。

随着时代发展元朝、明朝时期,还曾出现过挂面、拉面以及刀削面,从这个角度来看与现代社会中的面条种类几乎相差无几。

尤其是到了清朝之后还传统的水煮面,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味蕾了,于是加入了炸、炒、卤等烹饪技艺的面条相继出现。

笔者认为面条虽然是古代北方地区的主要饮食结构之一,但是随着历史变迁与朝代更迭,再加上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由北及南,并覆盖古代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重要食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完善之后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

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渊源流传了四千年的 “面条”习俗

笔者认为从西周时期“五谷”问世之后,“汤饼”这种用水煮的面食就极有可能,已经进入了古代先民们的日常饮食之中。从“钟鼎而食”开始“汤饼”就成为了,西周乃至现代社会的主要饮食之一。

“汤饼”亦或是“面条”作为一种,传承了四千多年的古老食俗、不仅融汇了古代先民的饮食智慧,同时也是古代社会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北方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面条问世之后其实对改变古人饮食结构,以及烹饪技艺都具有积极得促进作用。

古人何时开始食用“面条”?汤饼、索饼、馎饦、水引饼都是其前身

如果从史料来看人们将面条与寿辰联系在一起,不仅符合古代饮食文化规律,同时也是对饮食习俗的一次重要过改良。食物原来只是祭祀天地、神明、祖先之用,但是将面条作为寓意人类长寿的做法,其实也是人类逐渐认识自我的突出表现。

魏晋时期名臣傅玄曾在《七谟》中云:“乃有三牲之和羹,蕤宾之时面,忽游水而长引,进飞羽之薄衍,细如蜀茧之绪,靡如鲁缟之线”。这段记载其实写的就是煮条时的形态,以及面条形状定格为长条的阐述。

宋代学者马永卿在《懒真子》中说:“必食汤饼者,则世欲所谓‘长寿’面也”。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按照古代习俗礼仪来看,古代人过生日时也会吃一碗寓意长寿的面条。因为细长的面条看起来类似“长瘦”之形,所以取其谐音为“长寿面”。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汉武帝时期,西汉人认为寿命长短与人中长短有很大关系。人中长短又取决于面孔长短,由于“面长”与“面条”读音相近,所以西汉人认为在过寿辰时吃“面条”就可以寓意长寿。

结 语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认为面条是现代社会产物,事实上作为古代水煮面食中的突出代表,面条最开始时被人们称为“汤饼”。而此饼却非大家印象中的糖饼或烙饼,古代社会中的“饼”其实是面食的统称,用水煮过的“饼”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面条。

现代社会人们在过生日的时候都喜欢吃生日蛋糕,但也会煮一碗寓意长寿、安康的“长寿面”。而这个习俗其实源于古代社会中的“汤饼”,笔者认为这种流传了四千多年的饮食文化及习俗,之所以依然长盛不衰其实与其重要的文化寓意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面条的起源》

魏益民《中华面条之起源》

刘洪仁《中国古人的饮食习惯》

王冠丽《考古发现:面条起源于中国——四千年前的面条在青海被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