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線上辦公的日子裡,在家摳腳的我和好友,開始隔著屏幕思考人生。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聽完ta的答案,我陷入了深深的 迷惑 沉思。事實上,現在有不少人對人生規劃的看法都是:“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談及人生規劃,我們會想到做計劃。可是,為什麼給自己設置一條有序的、清晰的路徑,已經不再受歡迎?


有人或許會說:“害,都2020年了,生活節奏這麼快,計劃哪趕得上變化呀?”


關於“計劃趕不上變化”這件事,社會學家Zygmunt Bauman早有研究。他把這一特徵稱作——


「 液態現代性 」

L i q u i d M o d e r n i t y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現代性,是一種對效率的持續追求。

過去的社會是固態(solid)的,老闆和員工相互依賴和保障。問問你的父母或祖父母,他們中可能很多人一生都只在同一家企業裡工作直至退休。

而現代社會已轉為液態(liquid)。科技發展讓我們每時每刻都受到不同信息的影響,分分鐘都有改弦易轍的可能。

於是,“流動”取代了“秩序”,“短期”勝過“長期”。人們變得越來越靈活彈性,像液體一樣不穩定地、隨時準備適應環境變化。比如著名的“真香”定律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人生規劃”,聽上去似乎意味著長遠、固定的樣子,彷彿不符合液態現代性的要求。這一刻做出的人生規劃,下一秒又不適用了怎麼辦?

液態現代性,要求我們與時俱進地建構自我。我們不斷地分析自己,改變自己,每一刻都可能有新的身份、重新開始。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倒也不是這個意思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有人抗拒做人生規劃,也有很多人對人生規劃感到迷茫。我們曾經收到25,554份當代人自我探索水平的調查問卷 ,在職業規劃方面,有61%的人表示“不好說”“不明確/不清晰”


所以,大多數人

到底在迷茫什麼?


我們討論了兩種關於人生規劃的普遍困擾,來看看你是不是也有:

1.對未實現的目標耿耿於懷。

當然了,我們都年輕過,誰還沒做過人生規劃呢?只是都沒實現而已。


心理學家Laura King和Joshua Hicks提出,個體在成人期,會經歷很多目標的改變,這種目標的不斷變化的過程,本身就是個體發展的機會。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而那些不再有機會去實現的目標,則被研究者看做“失去了的可能自我”(lost possible selves)。


Brunstein 和Gollwitzer (1996)的研究發現,

有些人會對那些錯失的機會和失敗的目標感到遺憾或懊悔(regrettable),因而無法從那些珍視的目標中及時抽身(disengage)。這種情況常見於我們買買買的時候——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再舉個現實的栗子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比如你在大學期間,認為自己將來會成為一名老師。後來大學畢業,你發現自己不想做或做不成老師了。如果做老師這個目標是你長期且頻繁嚮往的,那麼放棄它會讓你陷入喪失感(grief)


這就像一個“教師版本的你”從世界上逝去了,你期許的未來不能到來了

然而,正如之前一個粉絲留言說的那樣:“成長就是一個‘可能性不斷坍縮’的過程。”


人生就是會面對和處理很多喪失和哀慟,你需要和一些不再有機會嘗試的可能性告別。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新華字典》1998年修訂本)


2.對未來可能的選擇惴惴不安。

前幾天,考研初試成績陸續公佈,有一部分遺憾落榜的同學可能正在思考人生未來的方向,也有很多大學生需要決定選擇考研、出國留學還是實習找工作。

面臨不同的選擇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但有人總是會看到很多選擇,ta們不知道選哪一個才對,也總是擔心選錯了。


其實,無法抉擇的、未來的每一種可能性,都是註定虛妄的。因為人生只有一次,最終你只能驗證一種選擇的結果,另一種你無從衡量。

我國著名哲學家陳嘉映說過:

“生活深處,

世界不是分成你和你要選擇的東西,

你跟你周邊的人與事

融合為難解難分的命運。”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心理學家Polivy認為,當你把不現實的期待當作目標的時候,目標才是你創造的虛假的“痴心妄想”。


比如,你糾結考研還是出國,似乎你選了哪一樣就一定會實現(微笑臉)。


對不起,殘酷的現實是,無論你選什麼,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結果也不一定會成功。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那麼,難道我們不用做人生規劃了嗎?不用確定目標了?


不是這樣!今天我們來為你示範科學制定人生規範的方法。

人生規劃

要怎麼做呢?

精神科醫生William Glasser認為,人生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而去做出選擇的行動,人可以為自己的行動負責,在適應現實的同時獲得需求的滿足。

在這裡,我們會從他的現實治療(Reality therapy)取向出發,運用Robert E. Wubbolding提出的WDEP四步驟技術,一起來做一場不一樣的人生規劃吧~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STEP 1

W(wants):需求

「 你想要什麼?」

第一個問題來了:很多人連自己想要什麼也不清楚。


沒關係,Glasser提出人類有五大不分先後等級的需求——

生存、愛與歸屬、權力、自由、樂趣。

你可以將每種抽象的需求具體化,每種需求展開寫下7張小卡片。例如,在權力這一個需求之下,你可以寫:競爭、成就、影響力、讓自己感到重要、有價值等等。


最終,你的手上會有35張卡片。打亂之後,再挑出你認為最重要的12張。然後再把這12張根據五大需求分類,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你在每種需求裡的卡片數量分佈情形和需求程度。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如果你覺得麻煩,也可以直接寫出下面幾個問題的答案:

五年後,你的日常是怎樣的?

你和什麼人生活在一起,工作是什麼樣的?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至此,大概能幫助你瞭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STEP 2

D(direction/do):方向與行動

「 你現在正在做什麼來得到你想要的?」

在第二步,你需要探索自己當前的所作所為會將你帶往何處。


比如,你可以問問自己:

你現在正在做什麼?

上週,你做了些什麼?

明天,你要做些什麼?


問題不僅限於你的工作或學習,而應該包括你生活的全面方向。

例如,你暗戀一個人,你在做什麼能讓你們建立聯繫的事嗎?

要注意,不去評價事情的好壞,也不討論你的態度和感覺,僅僅著重於你目前的行為。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STEP 3

E(evaluation):評估

「 目前的行為可以讓你得到你想要的嗎?」

如果你不能對自己進行一個恰當的評估,一切就很難有改變的機會。相應的幫助你自我評估的問題有:


你現在正做的事情,對你是有利還是有弊?

你現在所做的正是你想做的嗎?

你的行為對你有幫助嗎?

你想得到的是否切合實際?你能夠獲得嗎?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STEP 4

P(plan):計劃

「 你覺得你可以怎麼做來滿足你的需求?」

到這一步,你可能已經決定改變,想要去探索很多可能性。


一個良好的計劃能給予你一個起點與生活的立足點。這份計劃是可以在生活中實踐的,而且可以隨時做調整和修改,使其更貼近你的狀態。

Wubbolding用字母SAMIC3,總結了一個好計劃的特點: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Simple

簡單

Attainable

可獲得的

Measurable

可測量的

Immediate

立即

Involved

投入

Controlled by the planner

可由計劃者控制

Continuously done

可持續去做的

Committed to

承諾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當你做出了一份計劃,你就可以對照著這些特點,來檢驗這個計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看到這裡,你可能還是覺得有點迷茫,最重要的是,拿起你的筆,按照步驟認真思考後寫下每個問題的答案。

在做人生規劃的自我探索過程中,你會察覺自己真正的需要和追求。

按照這4個步驟,你能做出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原創 KY

2019. 日劇《我的事說來話長(俺の話は長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