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之美:潜意识的全息化信息接收


唐诗宋词之美:潜意识的全息化信息接收


1

对唐诗宋词之美的苏醒时刻,大概是中学开始的。

我还记得那一天,语文老师在讲台上讲解,“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怎么讲的不记得了,却记得当时脑子里的画面,朗月疏星,晚风低吟,船上人的衣襟在风里翻动,原野苍茫,四下无人,唯有这条夜航的船,月亮似乎从江水中喷涌而升,江水滔滔流向无尽的远方。

那是神奇的一天,语文书上的字开始有了意义,那些黑色的字展开了无限壮阔空间。

过去它们只是一些字,反复熟读背下来,然后写到习题集和考试卷上。从那天开始,所有的文字都好像活了,它们在说话,有些是小鸟叽叽喳喳,有些是静夜的私语,有些是暴风般的呼号咆哮。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一团寂寞的云雾笼上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夏夜幽深的天幕,湿润的空气里有清香的味道。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的是月还是人心呢?月缺了数着日子会圆,心呢?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懵懂之中的人世苍凉感,幽微而道不出的心情。

......

及至后来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三书,由浅入深,渐渐知道了那些感动、幽微的心境从何而来。

虽未正经研究诗词,但这些年书架上总摆着几本。闲时翻翻,吟读之中颇有“经纶事务者,望峰息心”之感。

那些时日,只觉得自己大略是有点痴傻。


2

如今我才明白,唐诗宋词为何如此打动人心。

除了常见的答案,诸如声画之美、开阔气象,我总觉得还有些更基本的东西。

我所探究出的答案是,因为潜意识接收信息的方式是全息的。

诗人词人感受到美景美境,便开始着意将感受传递出来,精准的描摹和复刻,还原情境和心境。所谓身临其境,就是传递和接收达成了高度的融合。

相比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今天我很开心,我考中了,骑着马看了很多花”,后者的信息传递是有很大折损的。

相对于有折损的信息传递方式,我把这种打动人心的表达称为全息化信息传递。

古代诗人词人们,早就知道语言的局限性,知道语言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的折损,所以诗之歌之而传情。

头脑或者说意识的信息处理方式,是非常有限的,理性、逻辑、直接是它的特点,而潜意识的信息接收,是无处不在的。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意识接收到的信息是喝酒,而潜意识却可以接收到整个空间的信息--屋子里的气味、温度,火光里时间的流逝和对情感交流的期待,酒器的形状、泡沫的聚集,冬日室内的跳跃色彩,映出暖人火光的眼睛......

于是千百年后的人们,重读此句时,已经逝去的那个生命在时间荒涯里封存的生命体验,得以复活,那个体验在读者整个身心中游走流淌,心脏和血液、激素和神经,完全地共振,一种叫打动的感受就产生了。

这种感觉很美妙,美妙无比。


3

随着文明的前进,人类的活动越来越集中到头脑上。新皮层的发展和基于社会化分工的教养方式,使得语言的威力日益壮大,感知的天赋渐被削弱。

作为生物体,个体是用整个存在去感知世界的,首先表现为身体感知。

如果你观察过一个孩子,也许会看见,小孩子进入一个新空间,眼睛脑袋手脚是一刻不停的,他可能会坐着、躺下、甚至翻滚着,与这个空间互动。

此时空间是活生生的,软的硬的,光滑的粗糙的,暖的凉的,词汇并不存在,只有完全一体的感知。

然后,我们开始学习语言,变得聪明了,但与此同时,与生俱来的全息化信息接收能力逐渐被封存,感知力开始变得钝化。

这种感知力的钝化,使得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大面积折损,让我们在头脑思维上徒劳消耗许多能量。

在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我们喜欢用语言去连接和控制,而折损后的信息非但失真,还制造了很多麻烦。

比如,一个妈妈看到写不好作业的孩子,因为她无法接收到整体的信息,比如孩子此刻的紧张收缩的身体、慌乱无助的眼神,她心中对孩子的爱和对未来发展的担心,变成了跺脚、甩巴掌、敲桌子、戳脑袋以及吼叫。

她认为她在为孩子的前程尽自己督促的责任,但对孩子来说,“我是为你好,你能不能用点心,可不可以好好听话”这些信息多半是不到收的,因为潜意识实际体验接收到的信息是,身体被打的痛感、耳膜被吼声刺激的惊吓感、母亲狰狞的面孔......

一个坐下来试图和丈夫好好谈谈的女人,“我很希望我们能一起承担,有什么话我们可以敞开说”,对方却毫无交流欲望,因为潜意识接收到的信息是,女人声音的高昂调子、急迫的语速、眼神里的焦躁、身体姿态满满的控制感.......


4

潜意识的全息化信息接收方式,是造物给予我们的馈赠。

我们因之能感知天地大美,感受诗词里逝去的鲜活生命。也因为这种天赋的钝化,在接收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产生大面积信息折损,而导致许多矛盾和痛苦。

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回童年,但重启这项天赋能力,便是重拾孩童般快乐的不二法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