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散文:美丽的“伤疤”

图:来源网络

在我的左手腕关节处有一道浅浅的“伤疤”,呈“丁”字型的疤痕嵌入肉皮的纹理中,不仔细看,很难发现残存的痕迹了。这浅浅疤痕已经陪伴我走过将近半个世纪的人生风雨历程。每每看到这若隐若现的“疤痕”时,总会让我勾起对往事的深情追忆,那是一段令人唏嘘感叹的凄美故事。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那是北方一个偏僻贫穷的落后乡村。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我的降生无疑会给这个贫寒破败的家庭带来了几许快乐,年轻的母亲把全部的爱倾注给了她的儿子———她的希望。我出生以后,父亲为了改善家里的条件,前去“察尔森”水库出民工了,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家庭的重担,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在那物质匮乏,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母亲的奶水却出奇的足,而我的胃口也是对应的好,我贪婪的吮吸着甘咧香甜的乳汁,母亲激发她全身的能量为我源源不断的输送生命的滋养。我的身体随之猛长,两三岁的时候,体重已经超过同龄孩子一大截了,成了村里霸气十足的“胖墩”了。


亲情散文:美丽的“伤疤”


我成了母亲的骄傲!在村中的会场,村中男女众星捧月一样争相抢抱我,我成了他们眼中的“宠物”了。他们并不是单单喜欢我的长相可爱,只是在繁重的劳动之余来寻求一些精神上的慰籍,或许在他们心中,食物匮乏,营养不良的时代,我成了打破常规纪录的稀缺“物品”,能给他们枯燥单调的生活增添了几许欢乐。

母亲为我健壮成长而自豪着,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贫穷是一道无形的枷锁,让社会底层民众苦不堪言。生活的重担压在母亲柔弱的肩头,母亲无力更好的装扮着我,无奈之余,常常暗自忧伤。

哪怕一只小小的铃铛手镯对她来说都是一种无法企及的奢望!母亲纠结的心头终于有了办法,她找来一根带有红色塑料包皮的电线,把里面的铁丝抽掉,把塑料管用剪刀剪成一结结的小段,再用线绳把它们穿在一起,在昏暗的油灯下,母亲忙碌着,她的杰作完成了,一只漂亮的红色“珍珠”小手链终于戴在我的手腕上,母亲脸上充满了开心笑容。


亲情散文:美丽的“伤疤”


那个鲜艳的红色“珍珠”小手链显然是我身上最珍贵的装饰品,世间所有的金银玉钻、珍珠玛瑙都无法跟它相媲美。可是高兴之余,意外发生了,我过于超胖的小手腕像隆起的小馒头,堆起皱褶的肌肉淹没了戴在左手腕上的红手链,几天光景,穿手链的线头竟然长在了我的肉里,皮肤发炎了。我疼的终日啼哭,不明真相的母亲束手无策。几天折腾,母亲才找到症结所在,明白我哭闹不止的原因。她不顾夜色漆黑,飞速抱起我,奔向村中的诊所。值班医生用刀子划开我细嫩的肉皮,剥离开了埋在里面的线头,摘掉了母亲为我精心制做了手链。从此,腕上留下了这道浅浅的“伤疤”。我已忘掉了当初疼痛的感觉记忆,可我却能理解母亲当时的心境:她脸上流着泪花,伤心,自责,悔恨………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涌向她的心头,她伤心我遭受的痛苦,自责她的粗心大意,悔恨她的自作聪明………这一切,让母亲承受了巨大的心灵伤痛!

可想而知,从诊所回来的那个夜晚,母亲是怎样度过的!她注视着熟睡的我,抚摸我的小手,眼里噙满泪水,一夜未眠。


亲情散文:美丽的“伤疤”


这虽不是什么离奇曲折的神秘故事,但也终将是我人生道路上值得回味的一段历程。带着这幸福的“伤疤”一路走来,见证了岁月的沧海桑田,也领略了人生的盛世繁华,更让我

感知了母爱的无私与博大。感谢那个年代,苦难泯灭不了良知,贫穷压抑不了热情,充满人性光辉的善良父老乡亲给了我无尽的爱,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这美丽的“伤疤”是洒落我灵魂深处的一抹美好记忆,让爱的故事绵远流长………


亲情散文:美丽的“伤疤”


如今,已到知天命之年,母亲也垂垂老矣。母亲年轻时体弱多病,她能支撑到如今,把生命延续到古稀之年,也是奇迹了。这都是深沉母爱所迸发出的强大力量。我永远是母亲今生的不舍牵挂,是她精神世界的永恒寄托。是她灵魂深处永生的陪伴。

在静寂的午夜,我睡意全无,在灯光下,注视着腕上的疤痕,思绪难平,追忆着遥远的岁月时光,眼前浮现出一幅温馨画面:北方乡村的土屋内,灯光昏暗,一个年轻母亲凝视她睡梦中的儿子,面含微笑,沉沉黑夜,迟迟不肯睡去…………

欢迎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本号接受乡情、乡愁、乡忆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以及个人原创的声明,带图片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