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疫情防控時期,一個人獨處的時間太久太久,記憶的潮水衝破了閘門,在心湖腦海反覆翻滾,可能太想家了,我的思緒總是飛回兒時,一幕幕往事像老電影一樣,不斷自動循環播放:我和爺爺奶奶生活過的大院子,祖孫三人經常在院子裡曬太陽,家門前和我同齡的梨樹,在我14歲那年結了好多好多梨子,院子南邊幾棵柿子樹上長滿了柿子,熟透了的柿子無人採摘,掉落了一地……

夜間,我做了好多次夢,最美人間三月天,我又回到了久別的故鄉,一路都是油菜花和紫雲英的花香,爺爺奶奶還在,在老屋裡等著我回家吃飯,門前的小梨樹長高了不少,和我一般年紀的小夥伴們居然還是兒時模樣,女孩子們在跳皮筋,馬尾辮上的蝴蝶結高高揚起,男孩子們在玩玻璃球,認真的小臉上滿是汗水……

等我醒了,驟然發現自己一個人待在冷冷清清的房子裡,心裡無奈又痠痛。我一箇中年人,腦子裡開始高速謀算,調動我有限的物理學知識,思考進入時空隧道重返童年的可能性。這一刻我多想擁有愛因斯坦的智商和頭腦。

空虛無聊的我,漫無目的地玩手機。有一本書,適時出現了。書名一下子吸引了我,《復歸嬰兒》,啥意思,回到嬰兒時期?不用回到嬰兒時期,回到童年,就挺好的。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等我拿到這套裝幀精美的書,像拆禮物一樣拆開,內心驚喜連連——我小時候玩過的遊戲,這套書裡竟然都有!而且被“原汁原味”地畫出來了!

作者是誰呢,想不到吧,他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男神——董浩叔叔!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在翻閱這套書的時候,我這個心裡寫滿滄桑的中年人,彷彿跟隨著董浩叔叔回到了童年!時而淚眼婆娑,時而歡喜雀躍,時而掩卷沉思,還好身邊沒人,不然會覺得我是個蛇精病!

書名啥意思呢?文盲如我,有個好習慣,凡事愛百度。

復歸嬰兒何解

不查不知道,書名太有學問了!“復歸嬰兒”4個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這裡的“谿”指谷壑,是水流彙集之處。“雄”指堅強,“雌”指柔弱,“常德”指永恆之德。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知曉事物雄強的一面,守持事物雌弱的一面,就能成為天下所歸之處。既然成為天下所歸之處,則常德將永不離散,猶如初生之嬰兒,又迴歸到純真自然的至柔狀態。

這句話說得真好,迴歸到嬰兒般純真自然的狀態,是很多成年人內心深處所渴望和嚮往的,所有的成年人,都曾是純真無邪的孩子。但由於謀生和現實,大多數成年人都會戴上各種面具,認真地扮演好符合世俗期盼的各種社會角色。

復歸嬰兒,難哪!

董浩叔叔:是主持人,也是畫家

小時候,每到晚飯那個時間點,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都會播出《大風車》。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時隔多年,熟悉的旋律還會在耳畔響起,相信不少70後、80後、90後朋友都能唱上幾句:

大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 這裡的風景呀真好看

天好看 地好看

還有一起快樂的小夥伴 大風車轉啊轉悠悠

快樂的夥伴手牽著手 牽著你的手

牽著我的手 今天的小夥伴

明天的好朋友 好朋友

大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 這裡的風景呀真好看

天好看 地好看

還有一起快樂的小夥伴 大風車轉啊轉悠悠

快樂的夥伴手牽著手 牽著你的手

牽著我的手 今天的小夥伴

明天的好朋友 好朋友


哼唱著這首歌,眼前會浮現董浩叔叔、鞠萍阿姨、月亮姐姐、金龜子的身影,他們是我們童年時代最喜歡最信任的人,不管我們到了多大年紀,都會下意識地這麼稱呼他們。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事實上,生於1956年的董浩叔叔如今已經是爺爺輩的人。從1995年開始主持《大風車》,到2016年放下話筒退休,董浩叔叔留給我們的印象一直是著名主持人。在我們眼裡,他就是親切機智、風趣幽默的“孩子王”。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真沒想到董浩叔叔是位畫家,而且他的畫家生涯比主持人更為長久。

說到畫畫,董浩叔叔家學淵源深厚,他的父親董靜山先生,是與陳半丁、秦仲文並稱“京城三君子”的書畫家,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榮寶齋裡就掛著他的畫。董先生交往的也都是文人雅士,常與齊白石、陳半丁、秦仲文一起品賞書畫。

難怪董浩叔叔說,“我們家祖祖輩輩,書畫是我們的生存方式。”虎父無犬子,董浩叔叔遺傳了父親的藝術基因,打小就對畫畫很有興趣。他5歲就開始學習畫畫,油畫、水墨均有涉獵。

1972年,董浩叔叔初中畢業,他被保送上了西城師範學校,成為美術班的成員。

那時候,他來到了大雅寶衚衕甲2號向油畫大師董希文學畫。

大雅寶衚衕甲2號不是個普通地界,它被譽為創造20世紀中國美術輝煌的大雜院,是個臥虎藏龍之地,那裡住著葉淺予、李苦禪、李可染、黃永玉……齊白石不住這裡,但是這座小院的常客。

說到董希文先生,《開國大典》就是他繪製的。他也是國家文物局規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師之一。

有家學淵源,有名師授課,再加上幾十年如一日的熱愛和堅持,董浩叔叔的繪畫功力不必贅言,尤其是水墨戲曲人物乃是一絕,得到業界高度讚譽。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董浩 《斬馬謖》

可能有人要問,董浩叔叔父親就是書畫家,可以和自己父親學畫畫呀。我也是查資料才知道的,1960年,董靜山先生突發心肌梗塞離世,這時董浩叔叔才4歲!

沒有父親的童年一定有很多辛酸,但樂觀通達的董浩叔叔自認是個幸福的人。他童心未泯,刻畫入微,把天為廬、地為席、上房“偷”棗吃、草地逮蛐蛐兒的童年記憶,化為了一幅幅妙趣橫生、鮮活喜慶的嬰戲圖。

繪嬰戲圖,致敬逝去的童年

嬰戲圖又叫戲嬰圖,這裡的“嬰”指孩子,不單是嬰兒。嬰戲圖就是描繪兒童遊戲時的畫作。

古人崇尚多子多福、子孫興旺,我國很早就有繪畫嬰孩的傳統,最早見於漢代,以後歷代各有發展和特點。宋代是黃金時期,與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口增殖密不可分。最知名的繪製嬰戲圖的高手是南宋畫家蘇漢臣。評者論其嬰戲圖:“著色鮮潤,體度如生,熟玩之不啻相與言笑者,可謂神矣。”大致就是說蘇漢臣畫出來的孩子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蘇漢臣《冬日嬰戲圖》

董浩叔叔繪嬰戲圖呢,則是對童心與天真的禮讚,對童年世界的深情回眸。他畫了80幅嬰戲圖,帶我們重溫70種兒童遊戲。畫中兒童“或騎竹馬來,或拋鐵環去,放風箏的、點爆竹的、鬥蛐蛐兒的、舞刀弄棒的、扯蛋摔跤的,百童百戲,百子百態”,童心童趣,皆在董浩叔叔的畫中!

仔細說來,《復歸嬰兒》這套書由《讀本》《圖本》《畫評》三個冊子組成,設計裝幀雅緻考究,滿滿的中國風。細細摩挲,手感特別好,書墨之香,似在室內縈繞。收藏或者贈友,都很適宜。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復歸嬰兒》《讀本》《圖本》《畫評》

《讀本》四色印刷,全畫幅展示畫作細節,既能重溫兒時遊戲,又能欣賞畫作。《圖本》裡是墨色國畫,用對開頁放入一幅畫作,我們可以拿起畫筆,在董浩叔叔的畫作上上色。每個對開頁後還有這幅畫畫中游戲的文字介紹和董浩叔叔的墨色國畫縮小版。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復歸嬰兒》《圖本·竹蜻蜓》

《畫評》為風琴摺頁,展開之後是董浩叔叔畫的《舊京童趣》,若干遊戲繪製在一幅長卷上,畫中有滾鐵環、拍三角、放風箏、踢毽子、丟手絹、老鷹捉小雞等遊戲,呼應了《讀本》《圖本》中的遊戲。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董浩 《舊京童趣》

細細品賞,有一種兒童遊戲界的《清明上河圖》的意蘊。正如榮寶齋常務副總經理範存剛所說:

今觀董浩兄的《嬰戲圖》,頗見舊風,猶似華新羅筆下的那群孩子。他們做著種種遊戲、沉浸在天真的人生之夢裡。其用筆簡練、設色淡雅,讓人頓生故國山河之思。

這句“故國山河之思”真的是戳中人的心坎了。

《舊京童趣》的下方有董浩叔叔的“心裡話”,他說:

我生在衚衕,長在衚衕,雖然故里早已被拆平了,但北京的衚衕文化卻印在腦海深處,永生不忘。從八年前,我就想以國畫的形式將從小玩的遊戲畫下來,邊蒐集邊畫,總算畫了80多幅……小時候,北京沒有供孩子們活動的兒童遊樂場,房前、屋後、街上、衚衕裡,都是我們的樂園,哥哥、姐姐帶著弟弟、妹妹一起玩,有時候大人們心情好也加入我們玩幾下,那呼來喊去的快樂常常出現在夢裡……

董浩叔叔還呼籲:

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傳統文化遊戲絕不能在咱們這一代人手中失傳。我作為孩子頭兒站出來,用這本心血澆成的小書吶喊一聲!希望大家喜歡並動員全家老少玩起來,讓孩子們在玩中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遊戲,讓孩子們在玩中更加團結,更加互助,更加友愛,更加自信!使孩子們的童年更加精彩快樂!

讀了董浩叔叔的“心裡話”,心裡覺得暖烘烘的,他離開主持人舞臺那麼久,依然富有童心,依然關心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長,不愧是“孩子王”!同時,也忍俊不禁,我一個喝長江水長大的85後,竟然和董浩叔叔擁有同一款童年!

四分之三的遊戲是我玩過的,四分之一的遊戲小時候經常玩兒。

春日裡綠草如茵,我和一眾堂兄弟姐妹常常在草地上摔跤打群架,一群七八歲的小毛頭一起上陣,有人抱頭,有人抱腳,有人從後面偷襲抱住腰,但根本不是兩位年長我們五六歲的堂哥的對手,他倆一手拎一個,挨個把我們扔在厚實的草地上,沒人覺得疼,沒有人會哭,大家都笑鬧成一片。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復歸嬰兒》《讀本·摔跤》

夏日裡,天氣太熱,知了在樹上聒噪個不停,我們在樹底下轉悠半天,找來粘蠅紙,將膠塗在竹竿上,瞄準了,去粘趴在樹幹上的知了。也可以乾脆爬上樹,撥開樹枝和樹葉,直接用手將知了擒獲。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復歸嬰兒》《圖本·粘知了》

秋天到了,樹上棗兒熟了,拿起竹竿打栆,挑栆又大又紅的樹枝使勁掄,地上便掉滿棗兒。心急的孩子直接爬上樹,摘了棗兒,揣進衣兜裡,饞嘴兒的簡單在衣角擦了擦,便把棗兒塞進嘴裡吃起來,吃到脆甜的,便和不敢上樹的顯擺。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復歸嬰兒》《摘棗》

冬天下雪了,看雪大還是小,我們不怕冷,喜歡在雪地上留下大大小小、深深淺淺的腳印。雪大時堆雪人,雪小時打雪仗,扔雪球,到現在我還記得小學三年級課間玩兒時,我不小心把雪球扔進了班主任的後脖頸!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復歸嬰兒》《堆雪人》

一幕幕往事湧到眼前,帶著歡樂和喜慶。時空不同,但童年的快樂是相似的!

再來說說董浩叔叔的畫作。我對繪畫這門藝術瞭解得很少,只略看出董浩叔叔的筆觸是豐子愷式的簡筆,色彩運用自然明快,技法偏寫意,注重神韻和意境,畫中兒童憨態可掬,又帶著頑皮淘氣,給人一種濃濃的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感受。畫裡畫外都洋溢著真切的快樂,純粹的幸福,還有一種大純真大自由,能擄獲你的心神,讓你恨不得進入畫中,和那些快樂孩童一起自在嬉遊。

我明白了,這便是書名《復歸嬰兒》的內涵所在!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復歸嬰兒》

董浩叔叔不愧為“孩子王”,他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也能把我們這些忙碌疲憊的成年人帶回無憂無慮的童年。

翻閱《復歸嬰兒》,望著畫中的孩子做著各種遊戲:捉蝴蝶、粘知了、放風箏、彈玻璃球兒、踢雞毛毽兒,畫是無聲的,但是你能感覺到他們在說,在笑,在打,在鬧,贏了遊戲的得意揚揚,手舞足蹈,輸了遊戲的鬧鬧脾氣,耍耍性子,不一會兒又和好了……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復歸嬰兒》《讀本·捉蝴蝶》

生動活潑的姿態,專注喜悅的表情,稚拙可愛的憨態,越看越惹人愛,想起小時候每逢過年,鄰居阿姨愛在牆上貼滿年畫,年畫裡的胖娃娃也是這般憨態可掬,喜氣洋洋。繼續翻閱,思緒繼續飄散,腦海中一瞬間湧現很多描寫童真童趣的詩詞: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田家》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村居》

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清 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難怪古人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看了董浩叔叔的畫,想起這些詩詞,再一細品,這些詩詞呈現的畫面和意韻與董浩叔叔的畫互相呼應,相得益彰。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復歸嬰兒》《放風箏》

人的感受力不是單一的,我們從感覺、知覺到表象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各種感覺器官相通的過程,這被稱為“聯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就是一種聯覺。說到底,藝術只是一個呈現形式,最終輸出的是一種情緒氣氛和感受,優秀的藝術作品可能會輸出相似的情緒氣氛,帶給人們相似的感受。描繪稚子小兒,展現童真童趣,是很多詩人和畫家熱愛的題材。

原因無他,人一生之中最難忘童年,最幸福的也是童年歲月,這是不分國籍、人種、膚色、民族,全體人類共有的感情。

如果一首詩,一幅畫,能讓你回想起往事,那麼再厚的年輪也裹不住那些童真的日子,也只有這樣的時刻,我們能驕傲地面對無情的時間巨人,聲言它是無法打敗我們的。

《復歸嬰兒》:跟隨“孩子王”董浩叔叔一起回到童年

《復歸嬰兒》《踢球兒》

夜間,我依舊做了好多好多夢,只是夢境更清晰了,女孩兒們跳皮筋時念著童謠“小皮球,一加一,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一二五二,二八二九三十一……”男孩兒彈玻璃球兒,認真地討論起規則,犯規的不許耍賴,輸了的不可以生氣……夢醒之後不再惆悵,《復歸嬰兒》讓我記起我也擁有過幸福的童年,那時幸福很簡單,擁有泥巴、蝴蝶、玻璃球兒,就感覺擁有了整個世界。走過漫漫歲月,人至中年,盡力活在當下,不再為已失去而愧悔,與自己和解,與生活和解,或許幸福不會遙遠。

復歸嬰兒,是我們念茲在茲的一種人生境界,也是對生命豐富性和多樣性的肯定。

經歷了新冠疫情這場浩劫,對於生命,想必人們都有了新的感悟,怎麼活著舒坦,咱就怎麼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