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给20年前捧在手心的小男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2020,给20年前捧在手心的小男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小宝爷爷奶奶金婚。搭着大家庭的金婚照,顺路把小家庭的瓷婚照也补上了。平时逮不着的小宝,在摄影师安排下,乖乖地陪小宝娘过了把合影瘾。

20年前把他捧在手心,20年后人家爱理不理;上大学前盼他住校后落个清静,上大学后时时惦记他在干啥。每次回家,仰视着人家沉默的鼻孔,俺也不敢说,俺也不敢问。

2020,给20年前捧在手心的小男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每个人都有两种样子,一种是现实里的样子,一种是照片(记忆)里的样子。一个具象,一个抽象,都是原装正版。

拍照的过程是现实里的真实。尽管敷了厚粉、带了假睫毛、穿着别人的衣服。

拍出的照片是记忆里的真实。过滤了过程中的摆拍、设计,定格了岁月静好。

和拍照一样,婚姻、生活、职场的过程,难免纷乱、琐碎,然而时间会滤掉那些行进中的不确定,留下该留下的,比如说气质。全家合影,论气质,二老是绝对的主角,民国文人范儿,不是化妆化出来的。

2020,给20年前捧在手心的小男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逝去的2019年是我省版校入学30周年,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同学聚会当天上午还在采访,下午请假去南京。有人问哪个大学毕业的,这也是N多人问过我的问题。

每个人的起跑线不一样。我爸妈养孩子就两个小目标:先养活了,再能养活自己。记得小时候我发烧到吃什么吐什么,死狗样摊在床上。我爸冲了一杯盐水、一杯糖水,告诉我,人不缺水、盐、糖,就死不了。他是化学老师。

2020,给20年前捧在手心的小男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我以高分上了老爸眼中可以早早工作的中专,后来想参加自学考试,老妈要我工作后读她所在的在职大学,因为职工子女可免学费,不上亏了。她也是化学老师,我爸大学里的亲学生。

2020,给20年前捧在手心的小男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二人的殷殷期望,我都实现了。直到结婚之后接触夫家,原来人间还有另一种家庭。小宝爹说,你这么好学上进,如果小时候生活在俺家,能上到博士。呃,如果成真,不是什么好事,比如,我出生时八斤半,他出生时不到四斤,比我还小八天,打起架来,不是对手。

每个人都带着成长的烙印,努力地活着。同学聚会的下午,是各人过往的交待会。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毕业后的几十年,大家都经历了出版、传媒业的变革,我身在其中,深知其味,更为老同学们骄傲。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没有学历、没有资历的从雨花台畔走出来的这一群,经历了感情、婚姻、职场、创业的风风雨雨,活出了各自精彩的中年。

2020,给20年前捧在手心的小男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同学中,部分人实现了财务自由、时间自由、身心自由,部分人还在技术工人一线忙乎。撸起袖子加油干。上周夜班签完版,坐着我家同事兼司机的顺风车,我说活不下去了要,又回到做编辑时做梦都在想专题的日子,而且,三年没做版,自己的稿子在版上改了七八遍,还是不满意。他说你别急,你就那点水平,习惯就好。

2020,给20年前捧在手心的小男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我们都是追梦人。25年前与他也是这样一起下夜班、送我回家。又轮回了么?只是以前是自行车,现在是SUV,太耗油了。不对,应该说日子比从前太好,太幸福了。司机路边买了份米线,回家又叫了外卖,很快送来。寒风的黑暗中,夜半的米线店、外卖哥,活着,谁又容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020,给20年前捧在手心的小男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我用微信,还是上一回聚会时同学教我的,2013年6月。扒拉这几年的微信,感叹时光飞逝。从2015年《平地抠饼》到2019年《立木顶千斤》,微信里的新年絮语,竟坚持了5年。

时光这只筛子,无情地把无情的人和事筛掉,有情地留下了有情的时光片断和岁月沉淀……偷闲中为此小文,藉以滤掉陈年沉渣,留下美好,在新年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