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經典名言語錄66句


呂不韋經典名言語錄66句

呂不韋的名言

1、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

2、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

3、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

4、不知理義,生於不學。

5、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6、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

7、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誰人不親?

8、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9、天下之治賴紀綱。

10、事隨心,心隨欲。欲無度者,其心無度。心無度者,則其所為不可知矣。

11、善學者,借人之長以補其短。

12、言之易,行之難。

13、敗莫敗於不自知。

14、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15、苦之,以驗其志。

16、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17、甘露時雨,不私一物。

18、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善用之則為禍。

19、天有九野,謂中央與四正四隅: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方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方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方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方曰陽天。

20、東面望者不見西牆,南鄉視者不睹北方。

21、言極則怒,怒極說危。

22、至長反短,至短反長。

23、人以自是,反以相誹。

24、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

25、全則必缺,極則必反。

26、天不再與,時不久留,能不兩工。

27、凡學,必務盡業,心則無營。

28、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

29、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

30、夫樂有適,心亦有適。

31、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

32、靡曼皓齒,鄭衛之音,勿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

33、得十良馬,不如得一伯樂。


呂不韋經典名言語錄66句

34、君子反道以修德。

35、天鍁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36、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物。

37、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

38、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

39、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聖人。

40、師必勝理行義,然後尊。

41、聽言不可不察,不察則善不善不分。

42、欲不正,以治身則夭,以治國則亡。

43、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44、凡軍欲其眾也,心欲其一也;三軍一心,則令可使無敵矣。

45、樂之務在於心和,和心在於行之適。

46、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

47、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譬之若良藥,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獎。

48、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此之謂全德之人。

49、治亂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則大物不過矣。

50、以繩墨取木,則宮室不成。

51、孰能無為,故能使眾為也。

52、凡養生,莫若知本,知本則疾無由至也。

53、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

54、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

55、亂國之俗,甚多流言。

56、時已徒矣,而法不徒;以此為治,豈不難哉?

57、智可以微謀,仁可以託財。

58、平出於公,公出於道。

59、吞舟之魚,陸處則不勝螻蟻。

60、義,小為之則小有福,大為之則大有福。

61、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生之謂也。

62、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則圓,則必規矩。

63、以私勝公,衰國之政。

64、用民有紀有綱,壹引其紀,萬目皆起,壹引其綱,萬目皆張。為民紀綱者何也?

65、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讁。

66、天下太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有安身。


呂不韋經典名言語錄66句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覆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於是飲鴆自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