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證指數十年來只在三千點附近徘徊

  上證指數10年時間過去了,還在3000點附近徘徊,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跟A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十年間,美國股市從7000點漲到27000點。同樣是十年,上證指數卻停止不前。更有意思的是,截止目前,上證指數攻擊3000點的次數,已經達到了近百次。在一定程度上講,3000點已經成為上證指數無法有效突破的巨大壓力位。


為什麼上證指數十年來只在三千點附近徘徊

  同樣是股市,A股市場是新興市場,不成熟。美國市場已經走過百年,是典型的成熟市場。監管的規則制定好,大家都去遵守即可。破壞規則,就要受到制裁,付出慘痛的代價。只有這樣,各路資金,才會放心進入市場,沒有後顧之憂。規則不能朝令夕改,公平公正的規則,應當是既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也要發揮好融資的功能。那麼上證指數10年時間過去了,還在3000點附近徘徊,主要由以下幾大原因:

  第一,IPO的速度快速提高,新股發行太多。想來也是有深刻原因的。經濟增速下行,眾多中小企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衝擊,它們面臨的融資狀況更不容樂觀。這些企業,不會是銀行貸款的優先對象。其次,即使擁有銀行貸款,在經濟增速下滑的情況下,這些企業的盈利能力堪憂,很可能被利息擊倒。而通過IPO上市,募集的資金不需要還本付息,可以大大減輕企業的經營成本。然而糟糕的是,只有這樣一個資金有限的市場,進來的新股太多,而導致血液流動不好,以也就無法長期上漲。

為什麼上證指數十年來只在三千點附近徘徊


  第二,從市場風格出發,A股的大部分股民都是以短線為主,喜歡研究主題和熱點,喜歡看消息炒股,導致大部分題材股,要麼是無人問津,要麼是被遊資或者主力,利用題材或熱點來短線拉昇股票,導致價格短期大幅偏離股票價值,但仍然能夠吸引很多小散去追高。因此,A股的投資者熱衷於短期收益,長期走牛的情況恐怕還比較難出現,熊市的時間比較長,在3000點上下波動也就不難理解了。

為什麼上證指數十年來只在三千點附近徘徊


  第三,從估值出發,與美股、港股主要指數相比,A股主要指數除了創業板指市盈率較高,其他指數的市盈率均低於歷史中位數,遠低於美股的歷史分位,略高於港股歷史分位,估值優勢明顯,就是不漲。上證指數的成分股,權重板塊包括金融、地產、週期股,銀行的估值很低,甚至還有破淨的,地產和週期股龍頭同樣是估值低,但就是不受到資金的追捧,05-07年大牛市,“五朵金花”暴漲,這五朵金花代表的是有色、煤炭、銀行、地產、鋼鐵五個行業,都是傳統的行業,傳統行業成長性不佳,沒啥看頭,盤子又很大,除了牛市,其他時間大部分都是打醬油的,因此長期處於低估狀態,但並不受市場的歡迎。這些權重股多數時間波動不大,上證指數也就一直圍繞3000點上下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