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最早出現在中國不是偶然的,那是必然的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話題是縱觀世界貨幣的發展史,為何紙幣最早在中國出現?關於這個話題我想有兩個要點最為重要,分別便是紙和幣歸結來講,紙幣的出現既是商業快速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產物。那麼下面我就結合上面的兩個方向,具體的來為列位說一說。

首先我想說的是幣也就是貨幣。早在上古時代,我們國家並開始以貝殼作為衡量物品價值的貨幣,而在之後,隨著原始商業向封建商業不斷過渡和發展的過程中,貨幣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形態,但基本都固定在貴金屬上。以銅、銀、金為主要代表,而且我們國家以銅、銀、金等貴金屬為主要的一般等價物的時間也是很漫長的,但久而久之,關於貨幣的儲存和攜帶便出現了問題。一旦要進行大宗交易,攜帶大量的貴金屬總是不變的,因此便為錢莊和紙幣的出現創造了契機。

紙幣最早出現在中國不是偶然的,那是必然的


當然這也主要是基於中國有著十分漫長而完整的貨幣發展史。尤其是到了宋代,我們國家的經濟和商業發展到了整個封建社會時期的頂峰。尤其是在北宋時期,據估算,當時我們國家的GDP佔到了整個世界的40%,是絕對的世界第一經濟體。而就是在這樣的良好經濟環境和古代商業環境之下,便誕生了最為原始的工廠手工業,而這也標誌著早期資本主義萌芽的誕生。而隨著工廠手工業這種經濟組織形式的不斷髮展,所出現的大宗交易便也持續的在增加著。

很顯然如果在大量的使用金銀或者銅錢進行交易,已然不是一種最好的方式了。因為不僅搬運成本高,風險成本更高,所以迄今為止在我們國家所發現的最早的紙幣,也就是當時北宋的交子便應運而生了。而且據考證,交子最早是在成都的萬佛寺之內印製的。

紙幣最早出現在中國不是偶然的,那是必然的

收完紙幣誕生的經濟和古代商業發展方面的條件,接下來就要說一說紙幣的原材料紙了。這裡就不得不提我們國家古代文明當中的佼佼者,四大發明當中的造紙術。而關於造紙術的話,我們都熟知的一點便是與東漢的蔡倫有關,甚至還有說法稱蔡倫便是造紙術的發明者。

而從建國以來的考古發現當中可以知道,其實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麻制的紙張了。到了東漢之後,蔡倫只是將造紙術進行了改良而已,而且一經改良的所造出的紙張,不僅首先滿足了更好的書寫的需要,還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不同種類的紙張,這便為後來的印製紙幣的出現創造了物質條件。其實通過現在我們使用的紙幣,我們就能知道,用來製作紙幣的紙張和平時用來書寫的紙張不可能會是同一種。所以在印製紙幣的時候,必然要使用一種能夠確保紙幣在較長的流通過程當中承受不斷磨損的紙張。

而正因為造紙術這項技術最早是在我國誕生,而且在後世的傳承過程當中還經過了不斷的改良,所以這邊為紙幣最早在我國出現提供了最早的物質保證。而既然紙幣都是印製的,那麼必不可少便要使用印刷術,而印刷術同樣是我們國家四大發明之一。據考證,最早在唐朝時印刷術就已經誕生了。而到了北宋仁宗年間,來自民間的一位工匠畢昇在印刷術的基礎之上進行了改良,發明了活字印刷。這一發明得出現使得人們在進行印刷操作時可以更加靈活的操作,而且印刷的錯誤率也明顯降低,同時也節省了在印刷模具製作方面的消耗。

紙幣最早出現在中國不是偶然的,那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北宋時期印刷品的質量自然也要比唐朝時期高很多,這便能夠確保在印刷紙幣的時候排版更加靈活,印刷更加清晰,確保紙幣能夠作為一種長期的流通物而存在。

說到這裡有一點也必須要說一下,便是當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時候,紙幣是否已經出現了?畢昇發明的這項技術是否已經被應用在了紙幣印刷上了?這個我不能夠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是卻能夠從史料方面入手,來做一個大致的判斷。前面我所提到的交子據史料記載,應該是在北宋神宗的元豐元年,也就是公元1078年前後,而這一說法正是以印刷於萬佛寺的交子相關的記載為依據的。

紙幣最早出現在中國不是偶然的,那是必然的

有了這樣的記載,那麼推斷起來就容易了。宋仁宗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而宋神宗澤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所以在印刷膠字的時候,所使用的必然便是活字印刷術。紙幣作為貨幣發展史上最具創造性的一種發明,之所以最早會出現在中國,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就能得知,除了取決於古代商業的迅速發展之外,還必須要有科技方面的支持才能夠實現。然而造紙術和印刷術恰恰又都是我們國家在古代領先於世界很長時間的兩項重要發明,甚至對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麼紙幣最早出現在中國,就更加是一件不容置疑的事情了。好了,關於這個話題,三旬就跟列位聊到這裡,如果有不妥之處還請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