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这四种人将脱颖而出

今年的疫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场大浪淘沙,它淘出了那些更好的人,或者说是淘出了这些人品质中向上的那部分。只待疫情一过,生活重新步入正轨,具备以下特质的这些人便很容易脱颖而出。


人品过关的人


正所谓“灾难见人品,生死见人心”。人品从来与贫富无关;与年龄无关;与身份无关,而是关乎一个人的教养。

在武汉,有一群环卫工人,因为到医院做过保洁,所以被安排在一家酒店进行隔离。经历了漫长的14天,他们终于结束了隔离,离开了酒店。待这群环卫工人退房后,酒店经理第一时间去进行了查房,他连续查了每间工人们住过的房间,发现每一间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几乎都不用再进行打扫,这使他无比感动。这群环卫工人觉得,住酒店千万不能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这样只会给酒店工作人员添麻烦。所以,他们不约而同地将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这是做着一个城市最累、最脏的工作,但学历不高的一群人。而他们拥有着最干净、最高贵的灵魂。收拾的是房间,折射的却是点滴细节中的人品与修养。

疫情过后,这四种人将脱颖而出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能力和学历才是好工作的敲门砖,情商和智商才是好职位的守护神。但其实无论在哪行哪业,都不缺高手。也许你反应快,人脉广,办法多,但这些也只是你的加分项而已。为人诚实,待人和善,有底线有原则,不做有损他人的事,这些才是你的必选项。 一个人走得远不远、久不久、稳不稳,人品过关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有转型思维的人


海上落难时,活下来的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带了救生圈的人;另一种是火速找到救生圈的人。

2003年非典时期,北京市教委一声令下,所有的培训机构全面停课。没有学生来上课,等于没有了经济收入,这对教育机构新东方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但同时他们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熬过非典后,俞敏洪第一时间发展线上教育,结果只用了2年时间,新东方在线教育就实现了700万元的营收。

疫情过后,这四种人将脱颖而出

对于一些人来说,危机来了,束手无策,就只能死守一盘烂棋。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危机就是转机,危机的本质便是机遇。身为这世界中的普通个体,每个人抽出好牌的几率都不是很高,但上天给了我们一双手,就意味着给了我们翻盘的可能。与其焦虑,不如思考:“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做些什么事能够触底反弹?”


爱干净的人

疫情期间,大部分人都只能宅在家里,相信很多人每天都邋里邋遢的。网上就流传着一个段子:“每周洗一次头,都是远程办公的最大仪式感”。但是有的人每天还是会按时起床,像往常一样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给家里的每个角落消毒。甚至还有人在网上直播给家里大扫除。

疫情过后,这四种人将脱颖而出

爱干净的人,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强大又温和的力量。不是虚张声势地摇旗呐喊,而是静水流深般地尊重自己,热爱环境,营造出一种向上的美好氛围。他们的生命中仿佛自带更新功能,站在清风朗月里,丢掉的是尘埃与旧物,获得的却是精神上的丰盈与满足。保持干净,在疫情期间,是为了抵抗病毒,但从长远的维度来看,活得干净,心才清静。

我们都还不知道疫情过后会迎来怎样的明天,会遇到怎样的机会。但干净做人,利落做事,才是一个成年人迎接明天最好的方式。


知敬畏的人


没有人能够活成一座孤岛,每个人都要与外界联系。遵守规矩,敬畏自然,敬畏世界,是我们穷极一生都要学习的必修课程。

在疫情期间,“戴口罩”、“少出门”、“勤洗手”就是规矩,但是有的人偏偏不去遵守。于是,我们总能看到有人不戴口罩下楼买菜,这些人他们并不知道,仅仅15秒的功夫就有可能被病毒感染。有人还公然去逛商场,结果后来商场中发现了病例,整个进出过商场的人全部被隔离。

那些遵守规矩的人,却用最平凡的点滴小事,为自己构筑起一道健康防疫工事。我们和自然相处,和其他人相处,都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这不是认怂,而是万物相处的规则。

疫情过后,这四种人将脱颖而出

一个真正值得被尊敬的人,是无愧于天地的人,在敬畏的同时,也能学到自律与谦逊。对任何事物都时时刻刻保持敬畏心,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疫情一定会过去的,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所有不能将我们打倒的事物,终将成为一副盔甲,使我们更加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