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现代农业之路:10万平方公里养活了5000万人!

一、韩国农业的发展背景


韩国,全称大韩民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西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与朝鲜相邻。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5110万(2019年1月),人口密度相当高,尤其是首都首尔,几乎占据了全国1\\4的人口。


韩国的农业虽然很发达,但他们的人均耕地却少的可怜,韩国现有耕地约172.4万hm²(平方百米=1公顷=15亩),人均耕地约0.5亩,农业从业者人均耕地约为7.4亩,耕地灌溉率约70%。


韩国现代农业之路:10万平方公里养活了5000万人!


韩国多山,自然资源十分贫瘠,自然资源自给率只有40%,大部分工业原料都要靠进口,但是通过二战后的几十年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几乎跟日本同时进入了现代农业,而韩国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6.8%。


韩国的战后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后经济混乱期(1945年-1953年)。1948年建立大韩民国,由于是美国军事管制国,在美国经济援助下,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大力发展日用消费品生产,但后来由于三年韩朝战争,经济发展陷入滞缓,这时开始调整农业结构,农业劳动力就业分配由52%下降到41%


第二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53年-196年)。重点发展农业、建筑工业等内向型经济,通过国内产销,刺激经济发展。


第三阶段:经济快速增长期(1962年-1971年)。奠定工业化基础、完成经济由内向型向出口型转变,农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第四阶段:农业现代化时期(1972年-1979年)。大米等主要谷物达到自给自足,农业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此时实行了著名的“新村运动”(类似国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进一步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


第五阶段:经济稳定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时期(1981年以后)实行了以提高经济效率为目标的改革,充分发挥失常调解作用,实行自由化政策,经济发展迅速,连续4年增长率在12%左右,产业结构向主级化方向发展,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


韩国现代农业之路:10万平方公里养活了5000万人!


二、韩国现代农业的措施和内容


1、韩国农业用地制度的变迁


第一步,“均田制”改革:二战后,韩国政策将原日本官、民所占土地收回,并分配给韩国农民,颁布《土地改革法》,以低廉价格收购农户超过3公顷以上的土地,并以更低的价格卖给佃户,经过这一轮土地改革之后,韩国基本实现了均田制的目标。


第二步,土地集约分配:从1961年开始,韩国经过15年的发展,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政府也开始逐渐放开土地买卖的限制,鼓励务工经商的农民将土地交还给还在从事农业的农户,使农户的经营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


第三步,土地现代化经营:1994年,韩国制定了新的《农地基本法》,进一步的放开了土地买卖和租赁限制,允许建立拥有上限为100公顷土地的农业法人,而且政府还鼓励65岁以上的农民把土地出售或者租赁给专业农民5年以上,还可以获得每公顷2580美元的补贴。


2.韩国的农业保护政策


(1)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推行“平衡价格”制度(成本+同期非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因素)。


(2)改善农产品和农业机械的流通条件。大量增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向农民发放农机补贴。


(3)推行建设“农工地区”计划。在20万人以下的郡、镇所属的农村,由政府选址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民间”资本来开办工厂企业,从而减少当地的农业比重。


(4)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结构。政府投入巨资用于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二产和三产、引导科学种田、扶持农产品深加工和改善农产品流通设施。


(5)改善基础设施。韩国政府采取了支持农业协会发展、农业贷款力度加大、限制国外农产品进口等措施来保护和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


韩国现代农业之路:10万平方公里养活了5000万人!


3.韩国的新农村建设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重点放在农业灌溉、排水、耕地整理等农业生产设施方面。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改善农村环境,修路架桥,重点建设农村电力工程、饮水配套设施,新建和翻建农民住宅等。到70年代末,韩国农村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家家安电灯,老旧危房全面改造,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现金的文化教育。加强农村环境管理、提高农村地位,着力培养农村基层建设领导人,创造勤勉、自助、团结、奉献的社会精神,这一时期,韩国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取得了均衡发展的好成绩。


4.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韩国十分重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事业,在全国各道市郡分别设有农村振兴院和农村指导所,可开展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韩国在组织培养、细胞融合、核置换、基因工程等基础研究与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经济果蔬设施栽培、现代化养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1967年韩国科研人员用粳型稻和籼型稻成功培育了IR667稻种,比一般水稻品种增产近30%,使韩国在1975年实现了大米自给,目前韩国的水稻单产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水平。


韩国现代农业之路:10万平方公里养活了5000万人!


唯恒说

韩国的现代农业总结起来就是:非农化和城市化程度高、自上而下设立的三级农业服务体系效率高、韩国农业的附加值很高(如泡菜、辣酱、肉制品等)、新农村运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使城乡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而且大家发现了没有,对韩国农业综合研究下来,他们走的路是不是和我们现在走的路很像,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势区还有“一村一品”等政策,虽然说我们是走自己特色的道路,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说,韩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还是很有启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