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全世界中华民族最富忍耐力,中国想到是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


罗素:全世界中华民族最富忍耐力,中国想到是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

伯兰特·罗素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英国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著述颇丰,涉及哲学、数学、伦理、社会、教育、历史、宗教、政治等领域。他的数理逻辑、逻辑实证主义、自由教育思想以及和平主义思想曾引来各国学术界的极大赞赏。1920年10月12日至1921年7月11日,罗素应邀到来中国讲学。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列强欺侮的时代。在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北京、上海等地讲学回到英国之后,罗素在英国各大报纸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问题的文章。1922年,他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看法。

罗素:全世界中华民族最富忍耐力,中国想到是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

罗素一反当时西方人把中国视为“东亚病夫”的藐视立场,对中国文化大加赞赏,他说:“要判断一个社会的优劣,我们必须不仅仅考虑这个社会内部有多少善与恶,也要看它在促使别的社会产生善与恶方面起何作用,还要看这个社会享有的善较之于他处的恶而言有多少。如此说来,中国要胜于我们英国。

“中国现在虽然政治无能,经济落后,但它的文化与我们不相上下,其中有些是世界所急需的。”

中国有一种思想极为根深蒂固,即正确的道德品质比细致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现在的西方人正好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技术上的功效最可贵而道德毫无用处。

罗素:全世界中华民族最富忍耐力,中国想到是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

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当其他的民族只顾及到数十年的近忧之时,中国则已想到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现在那些自称‘文明’的国度,滥用封锁、毒气、炸药、潜水艇和黑人军队,很可能在未来几百年里互相残杀,从世界舞台上消失,而只剩下那些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人能自由地追求符合人道的目标,而不是追求白种民族都迷恋的战争、掠夺和毁灭。

中国人温文而雅,他们所要求的只不过是正义和自由。他们的文化比起我们的更能使人类快乐。

  罗素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极有价值的成分。他说,孔子的思想对于社会制度,对于人们思想的影响如此深远,永为后世尊崇,这些准则却无半点宗教上的武断意味。孔子不是宗教家,他是个注重实际的政治家,所讨论的都是治国之策,他所追求和培养的美德,不是个人的得道升天或者企求来世的幸福,而是希望造就繁荣昌盛的社会。这是中国文化中伦理道德与西方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很不相同的地方。

罗素:全世界中华民族最富忍耐力,中国想到是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

儒家学说使中国人避免了历史上一些政教合一的国家因宗教偏执所造成的恶果。由于儒家体系是一种纯属道德而非宗教教条的体系,它没有造就强大的僧侣队伍,也没有导致宗教迫害。它却成功地造就了一个言行得体、彬彬有礼的民族。所以,罗素认为,中国人,从上层社会到底层百姓,都有一种冷静安详的尊严。典型的中国人欣赏“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希望尽可能多地享受自然环境之美。依靠这种实力,中国最终征服了最初用武力征服中国的一切征服者。儒教所倡导的宽容、仁义等伦理道德使中国接受了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并与佛教和谐相处。儒、佛两教相融并存,使具有宗教和静悟性格的中国人皈依佛门,而天性喜欢做事的人趋于孔教。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中国人的人生比西方的残暴人生更文雅、更宽容,更多反省。中国人与别人谈话时注重理解别人的意思而不是改变或干涉他人的言论。这种性格实在是无上的美德,在西方世界绝少见到。所以,中国人的宽容是欧洲人无法想象的。“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可能比英国人贫穷,但却比英国人更快乐。因为他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在于比我们更宽厚、更慈善的观念。无休止的好勇斗狠不仅产生了明显的恶果,还使我们不知足,不能享受美,使我们失去思考的美德。”“然而,欧洲人的人生观却推崇竞争、开发、永无平静、永不知足以及破坏。导向破坏的效率最终只能带来毁灭,而我们的文明正在走向这一结局。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

罗素:全世界中华民族最富忍耐力,中国想到是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

  罗素非常赞赏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他说:“如果没有这项制度,那么文学性的、非迷信的制度比如孔教恐怕就无法维持这么久。”历史上,“科举制度比起任人唯亲、行贿、以叛乱胁迫等要优越得多,它造成一种尊重学问的风尚;取消了士大夫阶层;选拔出来的人都是勤奋者。”在罗素看来,虽有异族用武力征服中原,但中国传统文化却得以保留,这与长期实行科举制度是分不开的。与此同时,罗素也剖析了科举制度的缺陷,他说,科举制完全以经书和纯粹文字为基础,没有创造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如果以八股作为一种现代体制,那严重弊端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

  罗素对孔子所倡导的孝道和族权进行了分析批判。他说,孝道和族权是孔子伦理中的最大的弱点,孔子伦理中与常理相去太远的也就在于此。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但中国文化把它发展到了极高的程度。孝道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把它变成教诲人们对人类的某一部分尽特别的义务而将其他人置之度外就成问题了。中国人浓重的家族意识会削弱人们的公共精神,因为当官的不仅要供养他的亲属。

罗素:全世界中华民族最富忍耐力,中国想到是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明到近代就不那么进步了?罗素回答说,这不是由于人种的退步,而是由于缺乏新的素材和新的刺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致命弱点是缺乏科学。中国的艺术、文学、风俗习惯绝不亚于欧洲人。使欧洲人处于优势的是牛顿、罗伯特·波义耳以及后起的科学家。欧洲之所以胜人一筹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科学。

  如何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罗素认为,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既要向西方学习,又不要成为其奴隶。在中国这样的经济落后而文化不落后的国家,实行列宁所说的“国家资本主义”有许多好处。国家借款比私人容易;国家比私人更易于聘请外国技师;国家可使重要产业不为外国人管理和控制。国家从一开始就经营工业,可以免除私人资本主义的弊端。西方实行私人资本主义以至资本家权势过大,各国人民备受其压制和误导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中国能建立势力巩固、信用卓著的政府,那么,工业的发展可以避免重蹈西方的覆辙。但是,如果这一切要得以成功,中国的道德观念要大大地变更,要用公共思想取代旧时的家族伦理观念。经营私人事业时的诚实美德要转到国家事业上来。目前中国人所欠缺的活跃和进取的精神也应当增加。中国要真正实行民主,还必须普及教育。

罗素:全世界中华民族最富忍耐力,中国想到是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

  罗素乐观地预言说:“我相信,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杨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因为向来重视学问的中国人会迫切地学习西方的学问,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武装自己,迅速将中国人的面貌现代化。目前中国还远不是个工业化国家,但这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机会非常大。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工业将会有迅速的发展。中国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如果能使其文化精华大放异彩,建立先进的制度,中国完全能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如果中国的改革者在国力足以自卫时,放弃征服异族,用全副精力投入于科学和艺术,开创一种比现在更好的经济制度,那么,中国对世界可谓是尽了最恰当的义务,并且在我们这样一个令人失望的时代里,给人类一个全新的希望。正因为这一希望是能够实现的,所以中国人应该受到所有热爱人类的人们的极高崇敬。

  罗素,这位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俯瞰中国和西方文明的学者,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透视中国,既看到了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在西方文明冲击下所遭遇的险恶困境,又看到了中国文化内含的瑰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列强恃强凌弱,争霸世界,欺负中国的年月里,罗素严厉地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掠夺、侵略、好战的一面。

赞赏中国文化蕴涵的“和平”之光彩。他欣赏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和谐”、“中庸”、“仁义道德”等思想,希望这些思想能在今天为世人接受并发扬光大。

罗素:全世界中华民族最富忍耐力,中国想到是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

  今天,人类社会跨入了21世纪,人类文明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势力和因素仍然存在。中国文化中所倡导的“和谐”、“和平”、“合作”等思想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政府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同。

当年罗素发出的“中国文化精华能够给人类和平带来希望”的感慨正在变成现实。崇尚“和谐”与“和平”的思想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罗素:全世界中华民族最富忍耐力,中国想到是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