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古代文人的別樣聚會

雅集,古代文人的別樣聚會


在古代,文人有雅集、遊宴之風。他們“或十日一會,或月一尋盟”,相聚一起,以文會友,遊覽山水,詩文相和。他們以琴、棋、書、畫作伴,以酒、茶、香、花助興,既隨意又風雅,既滿足了書畫雅好,又提高了文化修養。

中國歷史上有過無數次雅集。三國時期,曹操與兒子曹丕、曹植在鄴下,常集宴雲遊,詩酒酬唱,成一時風氣的“鄴下雅集”,開創了文人雅集的先河。曹丕在《又與吳質書》中回憶,“昔日遊處,行則連輿,止則連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元康六年,石崇為送徵西大將軍王翊回長安,舉辦了金谷園雅集。他召集了三十位名士以文會酒,“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鬥”,創立了“金谷酒數”這種非正式的、趣味性的文學遊戲規則。再後來,就有了古代最負盛名的三大雅集,即以研究書法為主的蘭亭雅集,以切磋書畫為主的西園雅集和以研磨崑山腔為主的玉山雅集,為後人留下大量名垂千古的文藝作品。


蘭亭雅集

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在會稽山陰之蘭亭,會稽內史王羲之召集著名文士謝安、孫綽、王凝之、王徽之等四十一人,燕集蘭亭。他們即席賦詩,自由吟唱,按照“金谷酒數”罰酒,利用自然蜿蜒的流水讓羽觴(帶耳的酒杯)順流而下,漂到誰面前便需作詩一首,這就是屢被後人稱道的“曲水流觴”,是東晉文人的一大創舉。此次雅集,一切細節都朝著更加風雅的方向擢升。據《世說新語•企羨》載,“王右軍得人以《蘭亭集序》方《金谷詩序》,又以己敵石崇,甚有喜色。”

雅集,古代文人的別樣聚會

《蘭亭集序》


蘭亭雅集,王羲之等人匯聚於自然山水之中,山水的之美、之樂激發了他們的無限靈感,創作出37首詩作,匯為《蘭亭集》,由王羲之作序,孫綽作後序,於是王羲之便在醺醺然的酒意下,寫出了流傳千古的《蘭亭集序》。本來蘭亭雅集中的作書是一種無意之舉,即主人王羲之並非想借此機會展示自己的書法藝術,他只是用鼠須筆、蠶繭紙起草序文而已。然而,這篇序文手稿的書寫,因藝術造詣空前絕後,成為了中國書法史上最有名氣的經典之作,“蘭亭集會”也因此成為雅集史上的傳奇。


西園雅集

進入北宋以後,一系列優待文士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影響並帶動了書畫藝術的發展與繁榮,又因當時出現的收藏熱潮,所以,除皇室書畫鑑藏外,私人鑑藏也十分活躍。

宋神宗年間的駙馬王詵,既是文人書畫鑑藏家,又身為皇親國戚,所以自然免不了與文人士大夫交往切磋。他家的宅園(西園)是當時京城主要的雅集中心之一,其私第之東築“寶繪堂”,專藏古今法書名畫,風流蘊藉,大有王謝家風。蘇轍對此曾有詳細描述,“侯家玉食繡羅裳,彈絲吹竹喧洞房。哀歌妙舞奉清觴,白日一飽萬事忘。……朱門甲第臨康莊,生長介冑羞膏粱。四方賓客坐華堂,何用為樂非笙簧。錦囊犀軸堆象床,竿叉連幅翻雲光。手披橫素風習揚,長林巨石插雕樑。清江白浪吹粉牆,異花沒骨朝露香。……噴振風雨馳平崗,前數顧陸後吳王。”反映出此堂之富麗、典藏之富贍,高朋滿座、品鑑論畫之熱烈。

宋元豐初年,王詵邀請蘇軾、蘇轍、黃庭堅、米芾、蔡襄、秦觀等十六人,集會於西園,一起吟詩作賦、鑑賞古董、撫琴揮毫、談禪論道.......,這就是著名的西園雅集。北宋畫家李公麟以白描寫實的方式,在《西園雅集圖》中描繪了當時西園雅集的盛景。畫中,松檜梧竹,小橋流水,極園林之勝。文人雅士們揮毫用墨、吟詩賦詞、撫琴唱和、打坐問禪,書童侍女、舉止斯文、落落大方。每個人的表情動態皆栩栩如生、動靜自然,人物衣紋、草石花木,每一筆線條都十分精緻,整幅畫面瀟灑、雋逸、焉然欲絕。米芾欣然為此圖作記,“水石潺湲,風竹相吞,爐煙方嫋,草木自馨。人間清曠之樂,不過如此。嗟呼!洶湧於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豈易得此哉。”

雅集,古代文人的別樣聚會

北宋 李公麟 《西園雅集圖》


西園雅集在兩宋隱逸、崇道、尚雅的風氣影響下,彈琴的場景取代了絲竹合鳴,烹茶品茗取代了推杯換盞,琴與茶成為了新的主導元素。雅集的活動也更加多元和鬆散,有揮毫題字,有撫琴撥阮,有打坐參禪,藝術氛圍濃郁。人們的性情、心態趨於淡泊、閒適,皆自得其樂。

在宋代,雅集已經成為文人生活雅趣的集中載體。西園雅集把魏晉名士對於“自然”的嚮往,轉換成一種活生生的生活現實,並在這一時期達到了理想的極致,成為後人追慕不已的文壇佳話。


玉山雅集

元統治時期,南方的士人失去了宋時的文化優越地位,而且,元代高級官僚階層的世襲制,使他們政治上被受歧視。這時,才子們將本可用於輔政的才華往散曲、雜劇、繪畫轉移,他們“圍棋遞相,打馬投壺,撇蘭顛竹,寫字吟詩,蹴鞠打諢,作畫分茶……九流三教事都通”。漢族士人“隱於農、於工、於商、於醫卜、於屠釣,至於博徒、賣漿、抱關吏、酒家保,無所不在”。他們通過組織雅集、文會等形成文人們的交遊圈和文化圈,齊聲合唱,聲勢浩大。

顧瑛(公元1310-1369年),元后期江南名士,詩文皆通,書畫俱佳,又是當地三大鉅富之一。他不惜重金在風光旖旎的綽墩山旁,建起了聞名遐邇的“玉山佳處”,築有桃花軒、春暉樓、秋華亭、芝雲堂、可詩齋、讀書舍、小蓬萊、百花潭、鳴玉洞、春草池、白雲海等36處景點。景區內除了種植江南常見的芳草翠竹外,還注重引進奇花異木,以產生物稀為貴的新鮮感。如曾引進難得一見的並蒂蓮,為玉山佳處增色添彩。這些充滿詩情畫意的美景,吸引著不少慕名而來的人們一睹為快。

元末,顧瑛在這裡召集時人雅集,由楊維楨主盟,前後持續二十年,參與其中的文學家與藝術家多達三百餘人,一時名流如雲。據他的《玉山草堂名勝集》記載,凡大小雅集50多次,稱為“玉山雅集”。玉山雅集雖以酬唱詩文為主,詩人也多兼書畫,故書畫交流必在其中,所以文雅詩畫之氣極盛。大畫家張渥用李公麟法作《玉山雅集圖》,楊維楨為之記,文中贊雅集:“稱美於世者,僅山陰之蘭亭,洛陽之西園耳,金谷龍山而次弗論也。然而蘭亭過於清則隘,西園過於華而靡也,若今玉山之集非歟。”西園雅集成為古代文人雅集的一個高標。

雅集,古代文人的別樣聚會

明 仇英《西園雅集圖》


此外,顧瑛的家鄉正儀(原稱信義)又是一個戲曲之鄉,早由唐代宮廷名伶黃幡綽在那裡傳播戲韻。顧瑛本人還特別喜好唱曲賞戲,善彈古阮,夢想著能營造出一個天下唱和的載體。於是在雅集中,他以研究崑山腔為雅聚的主要內容。為了營造高雅氛圍,追求典雅環境,他建造了樓臺亭閣相映生輝、水石花木相襯成趣的設施,盼望賓客能觸景生情,引發奇思妙想。他還廣攬名伶,佳處藏嬌,有名的伶人有小瓊瑛、小瓊花、丁香秀、南枝秀等。每當聚會,絲竹和鳴,家班伴唱,一時間,玉山雅集中歌舞昇平,風光無限,各路文人曲家、各地戲迷都為之嚮往。如南戲劇作家高則城從浙江永嘉趕來崑山雅集,一見志同道合的賢能、山清水秀的莊園、歌甜舞美的家班,就不想離開,長期寓居佳處,終於完成了經典名劇《琵琶記》的改腔定譜。崑山腔在玉山雅集同仁的共同研磨下一鳴驚人,玉山雅集在崑曲發展史中地位舉足輕重。

清代張潮在《幽夢影》中寫道:“人莫樂於閒,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閒則能撫琴,閒則能遊名山,閒則能交益友,閒則能飲茶,閒則能著書,天下之樂,莫大於是。”文人雅集把“閒下來”的文人聚集在一起。他們彼此切磋又各揮所長,在同屬於一種理想化、藝術化,享天下之樂的集會中,靈感無限激發,為世人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瑰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