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从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诗词”重新认识日本

很想写一写日本,这个让我思绪剪不断理还乱的国家。

小时候学了历史之后,我就对日本这个国家没什么好感,从心底就排斥有关日本的一切。不看日本动漫,不买日本的东西,好像这样就能体现我的爱国情怀似的。

慢慢长大之后,也不再只片面的“道听途说”,而是全面的了解。而时代的发展变迁,也让我们懂得,任何好的东西都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就像这次中国疫情爆发之后,日本对我们的主动援助,除了捐款捐物让我们感动之外,它的捐助词也让我们纷纷为之感慨。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从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诗词”重新认识日本

01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在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实施委员会向湖北高校捐赠的物资包装盒上,写着这样一句动人的句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意思是:虽然我们并不栖息于同一片山川之中,但照耀我们的是同一轮明月。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从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诗词”重新认识日本

这句话出自盛唐时,日本遣人来中国学习佛法。当时日本长屋亲王命人制作了一千件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偈语的袈裟,赠送大唐的高僧们。

鉴真大师披着这件袈裟,为偈语所感动,遂发愿前往日本传法。这也被视为中日交流的友好象征。


02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在日本几家机构联合捐赠给湖北的物资箱上,出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字样。

这句诗出自《诗经·秦风·无衣》,意思是: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来,我与你同穿那套罩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从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诗词”重新认识日本


03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日本舞鹤市政府驰援大连的物资上,写到“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意思是: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从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诗词”重新认识日本

04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在日本富山县向辽宁省捐赠的物资箱上有“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的诗句。

这首诗则引用了南朝梁·周兴嗣的《千字文》,意思是:待到辽河雪融化,富士山花野烂漫之时,我们一同盼望春季的到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从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诗词”重新认识日本


这一句句暖心的诗句问候,无不让人为之动容。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从异国的问候中,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了中国文化之美,也不得不感叹日本的中国文化深厚。


而早在古代时,中国文化就对日本影响非常深厚了。

从文字、茶道、和服、建筑等多方面,日本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字

日本古代有语言但是没有文字,后来才有了文字的发展脉络。日本文字有两个组成部分---汉字和假名。汉字就是从我们这里传过去的;至于假名,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


这个假就是借,名就是字,意思就是我们日本还没有这样的字,就从中文里找些字来代替。平假名是从草书里面借来的;片假名则是从楷书里面借助偏旁部首。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从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诗词”重新认识日本


不管日本人愿不愿意承认,汉字的传入和传播,对于日本文明的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没有文字,文明是没法向前迈进的。


茶道

茶的真正发源地是在中国云南,但是真正发展是在汉代以后,也就是蜀地与外界联通之后。随后喝茶的风俗从西南地区向北和东部传播,最后成为了一种日常的习俗。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从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诗词”重新认识日本


而日本的茶出现和发展则是靠了当时日本的留学僧,没错,是留学僧不是留学生。当年,中国的佛法则是闻名亚洲的,日本人为了学习到先进的佛经,会派出僧侣乘坐商船到中国的寺院进修学习。而那个时候的中国喝茶已成习俗,所以这些留学僧就把茶种和喝茶的方法带回了日本。而后,喝茶成了皇族、贵族和武士的生活方式之一,后来经过千利休等人的发展传承,茶道才真正地成为了日常茶饭的生活习惯。

和服

猛一看,和服和中国的唐装很相似。在奈良时代,日本遣使来中国,获赠大量光彩夺目的朝服。日本人一看这衣服挺好看,于是就让人效仿隋唐服装做了一套日式的唐装,后来到了室町时代,和服在沿袭唐朝服饰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服基本定型了。当然,这里面还借鉴了三国东吴时期的吴服。

建筑

如果你去日本旅游的话你肯定觉得一点都不陌生,为啥呢,因为很多经典的建筑根本就是我们古装电视剧里面的场景嘛。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从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诗词”重新认识日本


话说中国盛唐时候,日本很多城市的建筑完全是模仿的长安而建的,这时候建筑的模式基本就是唐风。当然,后来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就是从中国的佛教寺院的建筑学习取经,然后在日本修建了大量的寺庙,而这些寺庙的建筑样式则影响了日本的传统民居建筑。当然,虽然日本建筑很多地方都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子,但是现在也是自成一体。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从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诗词”重新认识日本


明明日本的文化都受中国影响,但在很多方面其文化传承却比我们要做的更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由于文章篇幅原因,本期介绍到这。关注我,下期介绍日本的人文和景点全貌,让你更加全面的了解日本这个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