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大腦”之謎

“嗅覺大腦”之謎

在人腦的海馬體附件,存在“嗅覺大腦”功能區

“嗅覺大腦”是如何參與記憶的?

科學家發現“嗅覺大腦”的生理機制了嗎?

最近,德國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人體內有一塊控制嗅覺的功能區與記憶密切相關。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一發現或許能對解開人類的記憶之謎有所助益。

科學家發現,一些癲癇病人做完腦部灶切除手術後,會發現記憶受損的症狀。在實驗中,科學家將測量電極放在病人腦部海馬體的附件,同時讓病人識記一些沒有關聯的詞語,並記錄下病人識記這些詞語時腦部的活動。通過對測量數據的對比,科學家發現,當被測試的病人看見一個詞語時,總是嗅覺功能區裡的神經元先活動,隨後,海馬體的神經元才開始活動。而且,只有當海馬體與嗅覺區的神經元活動達到絕對同步時,病人才能完全記住給出的詞語;一旦這兩個功能區的神經元活動不同步,病人就無法記住給出的詞語。這樣說明,大腦除了海馬體,還有一處被稱為“嗅覺大腦”的區域也參與了記憶過程。

那麼“嗅覺大腦”功能區的生理機制是什麼?為什麼它能夠參與記憶?對此,科學家目前仍未做出答覆。

“嗅覺大腦”之謎

嗅覺功能能喚起人們的某種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