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臘月裡,閒不住的農村婦女紛紛湧向海邊,她們要去幹啥?

地處膠東半島的老家,煙臺海岸線綿延數百公里。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話一點不假。我們煙臺沿海地區招遠,萊州,龍口等縣市沿海漁業發展很快,近幾年海水養殖業也日益發達,其中扇貝養殖是主要的冬季龍頭產業。

天寒地凍臘月裡,閒不住的農村婦女紛紛湧向海邊,她們要去幹啥?

一進入臘月,沿海漁村裡的農村婦女們就紛紛湧向海邊,她們要去海邊加入割扇貝的隊伍,在年底再拼一把,掙幾個外快,給自己和孩子們添倆件新衣服。

凌晨5點多婦女們就要早起。村裡包工頭來招收女工割扇貝,能出動的婦女全部都出動了,這時候人手比較緊張,海邊的扇貝養殖場是一個大型的企業,正式工人不多,大多數是機械化加工,但是扇貝加工忙季,是需要純手工勞動的,每天需要僱傭100多臨時工來割扇貝。坐上拖拉機婦女們擁擠著出發了,半個多小時以後來到了海邊的扇貝加工車間。車間其實只是簡易的工棚板房。養殖的扇貝需要男性工人們推到這裡面,分成一堆一堆的,供農村婦女們來手工操作進行作業。

天寒地凍臘月裡,閒不住的農村婦女紛紛湧向海邊,她們要去幹啥?

大棚是半敞開的巨大空間,裡面非常冷,大家基本上都全副武裝,穿著厚厚的棉衣棉褲。腳上的水靴是必備的,因為扇貝是生鮮類海產品,水特別多,如果穿普通的皮鞋和棉鞋,一會就會溼透了,這裡基本上99%全是女工。個個低頭全神貫注割扇貝。

天寒地凍臘月裡,閒不住的農村婦女紛紛湧向海邊,她們要去幹啥?

五六個男勞力乾的活比較繁重,主要負責用鐵製的小推車,把外面大車海邊拉上來的扇貝通過機器篩選,分揀卸下來,然後用小推車,一車一車的推進來,扣在婦女們跟前,然後再把剝完扇貝肉的空扇貝殼,用鐵鍁鏟上車推出去。

海邊農村婦女們臘月裡沒什麼事幹,這是一個出來打零工,掙幾個零花錢兒的好機會。她們不怕吃苦,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計件工資,根據剝完的扇貝肉稱重計算手工費,一天下來能掙80~150塊錢左右。差別是有點大呢,因為婦女們也分生手和熟練工。生手可能割的慢,然後一天只能掙個80~100,而熟練工人活好,只要你手腳麻利夠快,就有可能掙到150左右。

天寒地凍臘月裡,閒不住的農村婦女紛紛湧向海邊,她們要去幹啥?

割扇貝是個辛苦活,你看婦女們都伸直兩腿,每人跟前坐著自帶小馬紮,跟前放著一個能成幾十斤扇貝肉的塑料大盆。手上下翻飛,用特製的非常鋒利的小刀撬開扇貝殼,去掉扇貝遍梢和腸子,看準中間晶瑩雪白的扇貝肉柱,一刀挖出順勢飛入旁邊的大盆裡。這樣的工序每天要反覆操作成千上萬遍,熟練工人一天下來手臂也會又冷又痛,酸脹無比。

天寒地凍臘月裡,閒不住的農村婦女紛紛湧向海邊,她們要去幹啥?

天又非常冷,老坐著不動,重複一個姿勢,一會功夫大家的腿腳就會麻木,所以這真不是個輕鬆活。身體不好的婦女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有的時間長了還會落下腰腿疼的毛病。有經驗的農村婦女都要在那個膠皮手套裡再套一層棉布手套,一天下來手都是麻木的,這個活真心不容易。只有不怕吃苦的體格棒的農村婦女才能乾的來。

  • 沒想到吧?你在飯店裡吃到的鮮美可口的扇貝肉,內陸地區的朋友們,你們買的好幾百塊錢一公斤的乾貝瑤柱,就是由這些農村婦女們,在寒冷的冬季,就在這樣簡陋的場地裡,純手工一個個剝離出來,然後再經過冷冬或烘乾加工銷售到全國各地的市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