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議,華為手機安裝一個額溫槍一樣測體溫的功能如何?聽你說?

金色大漠旅行攝影


記得10天前,我回答了一道紅外線非接觸式測溫手機的問題,獲得了悟空問答科技領域青雲一等獎,在回答那個問題之前我豪情萬丈,好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般激動。

我傻傻的認為把紅外線測溫功能附加到手機中是個非常實用而且特別有商機的事情,然後通過我2天的詳細瞭解,結果超乎我想象,我發現這種手機很可能是一種較好不叫座的雞肋手機,是個徹頭徹尾的偽需求!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說3點理由:

理由一:

這種具有測溫功能的手機並不是高科技的東西,原理比較簡單,它實際上就是利用熱電堆型紅外傳感器,將人體輻射的紅外線轉換為電信號,再轉換成溫度值,通過手機屏幕顯示出人體溫度。

▼實現這種具有測溫功能的手機方案也比較簡單,可採用以下2種方式實現:

❶將紅外線測溫傳感器集成在手機機身上

這種方案的優勢是紅外線測溫傳感器和手機為一體化,缺點是為了增加個這個傳感器,手機外觀尺寸變大、手機重量增加、電池續航能力降低。這和現在人們追求輕薄型、超續航能力的手機背道而馳。

❷採取外置方式

既手機和紅外線測溫傳感器分開設置,採集到的溫度數據通過UBS數據線或者藍牙模式傳輸到手機中,這種外置模式的紅外線測溫手機,可以在不改變手機原有大小的基礎上即可實現非接觸式測溫的需求。

▲外置式紅外線體溫測量手機示意圖

▶通過以上紅外線測溫手機的原理和實現方案,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種技術門檻很低的產品,所以華為是不會通過手機這個切入點進入這種領域的,但不排除未來通過穿戴類產品切入到體溫測試功能!


我倒認為小米適合採用第二種方案開發出外置紅外線測溫探頭,豐富一下小米產品生態鏈,畢竟小米是有這種“前科”的,比如小米公司開發了一款“米家智能攝像機”,這種產品就可以藉助手機實時查看或者回放攝像頭拍攝的視頻。

▲米家智能攝像機

理由二:

我也查看了國內其他手機廠商,比如中興手機、OPPO手機、vivo手機、魅族手機等,都沒有公佈研發和生產這種具有測溫功能手機的消息。


如果這種測溫手機真的具有那麼大的實用性,國內手機廠商一定會不遺餘力的去開發生產這種手機,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並不是這樣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能測體溫的手機很可能就是一款叫好不叫座的雞肋產品。


理由三:

瞭解完國內測溫手機的狀況,我再帶大家瞭解一下國外有關測溫手機的信息,其實早在16年前的2004年,當時的韓國第三大手機制造商泛泰就曾玩過手機測量人體溫度的創意。

▶當時這家叫泛泰主推了一款具實用型健康功能的新理念手機 Pantech G670,該手機也許是世界上第一款內置溫度傳感器的功能手機,在機身背面右上角的一塊空間裡,內置了一塊溫度感應器,不過其功能並不是用於測量環境的溫度,而是測量人體的體溫。


據資料介紹,只要將這部手機置於距額頭 2cm 的位置,在 5~8 秒中內便能夠準確的測試出人體當前的溫度,而且還可以不同時間段測量的體溫以曲線圖的形式展現出來,方便用戶瞭解自己在各個時間段的體溫情況。


不過當年進軍國內手機市場的韓國第三大手機廠商,已於前幾年黯然退出手機市場,更別說對2004年的測溫手機進行升級換代了。


▶無獨有偶,據外.媒GizmoChina報道,2018年韓國的另一家科技公司開發出了號稱是全球首款適用於智能手機的微型溫度傳感器模塊,聲稱如果將帶有這種模塊的手機與特定的應用程序配合工作,只需0.5秒即可測量出一個人的體溫,是不是比2004年泛泰的測溫手機快了十幾倍,而且這種溫度傳感器模塊不但可以用來測量人體溫度也可以測量物體的溫度,測溫範圍在-40~200攝氏度之間。

搭載首款微型溫度傳感器模塊的樣機

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切的信息表明這款溫度傳感器模塊何時會被正式集成在智能手機上,不少韓國手機用戶寄希望內置於三星Galaxy智能手機上,但是這麼多年都過去了,大夥兒也沒見三星Galaxy推出能測溫的手機,


所以再次說明,測溫手機其實就是個偽需求,是一款叫好不叫座的雞肋產品,以華為的戰略格局是不會研發和生產類似於額溫槍測溫手機的。


總結:

●我通過介紹測溫手機的原理,以及實現測溫手機的2種方式,集成模式和外置模式,闡述了測溫手機技術門檻很低,所以華為是不會去研發和生產這種具有測溫功能的手機。


●同時我們也看到國內其他手機廠商並沒有發佈生產這種測溫手機的消息,從這種現象的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出這很可能是一種是一款叫好不叫座的雞肋產品。


●另外,我還帶大家瞭解了國外韓國泛泰公司2004年生產的第一款具有測溫功能的 Pantech G670手機,也為大家介紹了2018年韓國另一家科技公司研發的號稱全球首款適用於智能手機的微型溫度傳感器模塊,本來韓國手機用戶寄希望於三星Galaxy智能手機能搭載這款測溫傳感模塊,但是據目前資料顯示,三星還沒有發佈供類似於這種測溫功能的手機。


▶因此,具有全球戰略格局的華為公司,是不會在華為手機上通過內置或者外置模式去實現一個叫好不叫座的雞肋產品。

不過我大力推薦小米公司去搞,這樣大家在買體溫測試器的時候也許就便宜多啦!畢竟小米之前就是這麼幹的,好比自從小米生產插線板以來,各大品牌的傳統插線板廠家不是降價就模仿小米生產具有互聯網氣質的產品!

▲這就是我對華為手機安裝測溫模塊實現手機測量體溫的想法,不知道你對此有何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哦!



內涵視頻專場


想法很好,這個功能技術可行但是沒辦法產品化落地。

額溫槍測量體溫依賴的是內置的紅外模塊。

華為內部早就有人提了這個創新idea,但是評估以後存在以上問題。

1. 體積問題,體溫測量需要內置一個紅外的模塊,但是目前紅外測溫的模塊體積都比較大,沒辦法集成到手機裡面。同時會帶來功耗的提升。

2. 產品化的問題,疫情過去之後這個東西還有什麼用?沒人要的產品都是賠錢貨,賠錢的生意不可能持久的。

所以內部有人提出搞一個溫度傳感配件,連接手機,類似手環。但是這樣的溫度傳感配件不是核心競爭力,而且目前紅外測溫產品的體積都比較大,無法像手環一樣小巧,搞出來可能像一個手銬一樣。你願意帶麼?



科普家007


硬件軟件很簡單,相信華為能夠個搞定,只是這個目前按照正常的做法貌似沒有必要。

1.用得太少,平時測體溫的時間太少,現在只是特殊時期。

2.影響手機的美觀和手機的結構。

如果有新技術,不需要加太大的傳感器或直接可以通過軟件搞定就比較合適,那又是旗艦機的一個黑科技之一,畢竟以後5G也可能會改變醫療市場。


重慶會展行業工作者


事關實際的健康,還是交能專業的工具來做吧,現在測體溫雖然很重要,但是對於使用量來說,它還是比較小的,並且體溫計,實際上要求還是小專業的,雖然這個專業對於華為這們的技術公司來說,太小兒科了。但是有關健康的東西都是要嚴謹的。比如說的測心率,都是要通過健康組織的認證和認可才可以的。裝一個體溫計應該不會增加太多的成本,它一般也是紅外線的方式。但是這種體溫計雖然方便,但是不夠準確,如果因為消費者太過相信這個體溫計而造成健康問題,華為手機可能會受影響,這個因素也是必須考慮的,特別是在國外市場,並不是專業領域,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進入的,什麼都有嚴格的監管。

從另一個方面來考慮,現在的紅外遙控功能都在旗艦機上去掉了,為何呢?就是使用率過底了,所以手機商認為帶有這個功能就是一各浪費了,所以就會被去掉,而加處體溫計來說,會不會讓原本內容部空間就非常緊張的手機設計來說,是不是更難設計呢?很多功能是否需要,它應該是以市場,經濟成本,等多因素來考慮的。


黑米桃


你這個想法,其實在有些APP開發者已經做過,並有過相關的產品。但是產品並不成熟,體溫測試並不精準。


首先針對專用的體溫槍介紹


人體紅外測溫儀 是一種利用紅外接收原理測量人體的測溫計。

使用時,只須方便的將探測窗口對準額頭位置,就能快速、準確的測得人體溫度。     紅外線人體體溫監測儀適用於人流量大的公共場合快速監測人體體表溫度的專業儀器。

具有非接觸式測溫、準確度高、測量速度快、超溫語音報警等優點。特別適合於出入境口岸、港口、機場、碼頭、車站、機關、學校、影劇院等場合使用。



手機是否能安裝體溫功能


一般手機沒有紅外傳感器,測不了體溫。


隨著市場產品的更新迭代,對於紅外的要求已經大大降低了,紅外可以做的事情藍牙也可以。

隨著手機配置越來越高,手機內部需要放得零件模塊實在是太多了,如越來越多的攝像頭,光電傳感器、更優質的揚聲器等等,與可以被藍牙替代的紅外功能相比,紅外功能顯得多麼浪費空間,且如果要增加紅外功能,就意味著手機需要多加一個外射孔,對於現在完全一體的手機來說,實在影響外觀。

且隨著5G時代的到來,紅外功能真的顯得多餘,且很多高端旗艦機也都沒有紅外,所以大可不必驚訝。沒必要在手機上安裝體溫測試功能。



最後總結,針對這些小電子設備,專業的測溫還是交給專業的體溫槍比較好,沒必要把手機搞的那麼的臃腫。


青松來了


就目前科技水平來說,加上紅外測溫是沒問題的,電商平臺上也有手機擴展紅外成像的外接配件,關鍵是成本太高,根據成像像素的高低,幾百~幾千不等,目前市面上的手機沒有搭載可供紅外測溫的硬件,畢竟現在紅外傳感器還是一個黑科技,軍事領域用的比較多,相信以後都會搭載紅外傳感器的,到時紅外測溫,紅外成像,紅外夜視這些都會出現在手機上的。


天下知了


想法是不錯的,能否生產有以下三點。

第一、手機的厚度,用戶一直追求輕便、小巧。增加測溫功能勢必影響手機厚度

第二、使用場景並不是很多,單為測溫功能加入,多掏錢是否有用戶願意?

第三、測溫部件長時間暴露,是否影響測溫精度?

開發一款產品廠家是付出成本,如果用戶的需求不大,因此廠家並不會冒險去開發。


LingDuKongJian


如果能安裝是最好的,但必須保證質量,建議華為手機內置的很多很多無用處系統文件可以刪除,實用的保留,別問怎麼識別有用和無用,這個你們懂。


00西邊山個人


想法思路不錯,如果能有這樣的軟件直接下載到手機用就行了,用起來也方便,隨時隨身我們都會攜帶。要是為了一個測溫功能重新換個手機這樣的代價就太高了,大家說呢?



V林中小調


不建議,少就是多。單純的在手機上進行功能疊加有時並不會如你所願,正所謂萬物皆有其存在之理,額溫槍之所以能夠獨立存在之久,自然有其一定的道理,雖然說現在的手機相機功能越來越強大,但依舊不如單獨買的相機[送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