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鍾南山,又讓全中國人看到了他的“傻”

01 戰士的勇猛,國士的擔當

疫情的第57天,鍾南山院士的一張車票突然被推上了熱搜,惹得網友們紛紛淚目。

這張車票正是著名的“餐車照片”的火車票票根,是鍾南山院士在1月18號買下的。

84歲鍾南山,又讓全中國人看到了他的“傻”

車票上,除了顯示“票價465.5元”,“廣州南-武漢”,更引人注目的,是票根右側的“無座”和“客運補”(即補票)。

由此,我們也終於知道了84歲高齡,作為工程院院士的鐘南山為何會“屈就”於餐車,滿面倦容的背後原因。

84歲鍾南山,又讓全中國人看到了他的“傻”

那天,鍾院士才剛剛從深圳搶救完病人回來,便準備立刻趕往1000公里外的武漢,可是當天的航班已經沒有了,就連高鐵票都特別緊張。

作為專家、領導和院士,鍾南山其實完全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坐第二天一早的飛機去武漢,可是他沒有。

即使買到的是無座,即使知道自己也許要站足足4個多小時,半夜到達,84歲高齡的他依然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征程。

84歲鍾南山,又讓全中國人看到了他的“傻”

當時的鍾院士一定是心急火燎吧!我難以想象鍾院士在接到前往武漢的通知後,是怎樣的焦急與對前路未卜的憂愁。

但是畢竟在他心裡,病人就是一切,爭分奪秒地保護病人的生命安全,是他畢生的使命。

也正是這一張車票,將鍾南山院士及時送到了危難中的武漢人民身邊,遏制了新冠肺炎病毒的惡性發展,徹底扭轉了疫情蔓延的態勢。

僅僅2天后,鍾院士便公開宣佈“肯定存在人傳人”現象,“14名醫務人員感染”以及“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的重磅消息。

84歲鍾南山,又讓全中國人看到了他的“傻”

但是當有人問鍾院士:那你為什麼還要去?

鍾院士淡淡地回答:因為情況特殊。

情況有多特殊?當時的鍾南山自己都不知道。他讓所有人都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做了第一個逆行者。但那時候任誰都不瞭解新冠病毒到底有多兇險,會對人類的生命帶來怎樣可怕的威脅。

可鍾南山顧不上這些,醫者父母心,他的心裡只有病人。

疫情當前,我們常常在電視上看到鍾院士。他總是一再地叮囑大家要好好戴口罩、勤洗手、待在家,提醒我們疫情發展形勢很嚴峻,還親自拍瞭如何戴口罩和處理口罩的視頻作為宣傳。

84歲鍾南山,又讓全中國人看到了他的“傻”

很奇怪,我們總是喜歡聽鍾院士出來說話,總是相信他說的話。這兩個月,他每一次在電視上說的每一句話,都能上熱搜,帶來海量的話題。

悶在家裡整整兩個月不敢動,因為“鍾南山說動才能動!”

他說疫情在2月底之前到來,我們就會雀躍歡呼;他說4月底之前,國內疫情能基本控制,我們就知道曙光就在眼前。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第一次發現當“腦殘粉”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84歲鍾南山,又讓全中國人看到了他的“傻”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鍾南山院士,武漢、湖北乃至整個中國的疫情不可能得到如今這樣好的控制。

如今,境外的疫情愈演愈烈,各個國家也紛紛開始向鍾南山院士求援。於是鍾院士全程用流利英語與世衛組織主任分享中國抗疫經驗的視頻,再次刷上了熱搜榜。

我想,用《人民日報》對鍾院士的評價來肯定他,真的再合適不過:八十四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02 中國有這位單身鏖戰的武士,足矣

鍾南山一直都是一名特立獨行的醫者。而他的特立獨行,體現在他的“敢醫敢言”。

17年前,令人“聞風喪膽”的SARS席捲中華大地,對於非典的未知更加劇了每一個普通人內心的恐懼。

84歲鍾南山,又讓全中國人看到了他的“傻”

“上面”為了安撫民心,在召開記者招待會時公開表示“病情已經得到了控制”。

當然事實並非如此,當時的鍾南山也在會議上,他聽到領導這樣欺騙民眾,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於是當記者提問“你們覺得這個病真的能夠得到控制嗎?”時,鍾南山不顧“上面”的囑託,將實情脫口而出:根本就沒有得到控制!

不僅如此,鍾南山還坦承,即使作為專家,他們也不知道SARS的病源是什麼,更不知道該如何治療。控制自然就無從談起。

84歲鍾南山,又讓全中國人看到了他的“傻”

鍾南山說這些話時,根本就沒有想自己會因此有什麼後果,畢竟“不聽話”的人,在職場中的下場都不會太好。

但這一次“隨意”的發言,卻歪打正著讓鍾南山成為了媒體和社會各界的關注焦點。自SARS之後,每當有重大傳染性的疫情出現時,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

他成為了人民心中的英雄與公知。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會說真話,也只有他的話,能消除人民內心對未知的恐懼。

鍾南山的敢醫敢言,還體現在他對自己的反思上。

在鍾南山成名之後,一次在接受採訪時,他提到自己曾經接診過一個小女孩。

那個小女孩得了呼吸道疾病,鍾南山很快給她看完病開了藥,並且告訴她,她的病很快就會好。

但是沒想到,不久女孩的病情卻惡化了。

84歲鍾南山,又讓全中國人看到了他的“傻”

鍾南山再次會診才發現是自己誤診了,開的藥還助推了病情的惡化。面對鏡頭,鍾南山的內疚溢於言表:我診斷錯了,我永遠都忘不了。

魯迅先生曾說:

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戰士。

而鍾南山,正是這“少有的英雄”之一。他不懼面對自己的錯誤和問題,不懼面對權勢的威脅,不懼面對一切困境。

也正因如此,他的坦蕩與真誠,專業與智慧,才成就瞭如今的鐘南山。

正如海子在《以夢為馬》中所說: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萬人都要將火熄滅,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中國有這位單身鏖戰的武士,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