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在疫情期間每天都胡思亂想,有點症狀就想去醫院排查的?如何對待這種情緒?

氵番哆拉


疫情期間長期在家,每天看著疫情發佈,人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擔心、焦慮和緊張是非常正常的。下面與您分享仁濟醫院心理醫學科駱豔麗主任的八字抗焦慮法——“一心、二意、三防、四防”。

一心:心態好!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疫情,焦慮自然退卻;

二意:增強防護意識——從外部防護來預防病毒感染,如戴口罩、勤洗手、少聚會、少接觸、常通風;增強抵抗力意識——從內部防護來降低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強大的免疫力才是對對抗病毒的根本!

三防:防同事、防客戶、防朋友。少聚餐、少聚眾,不要讓親密友好成為病毒的橋樑;

四放:放過自己——不要過度地聚焦於負性思維或軀體不適中,及時轉移注意力,避免過度恐慌或困於擔憂焦慮中;放過身體——利用深呼吸、冥想、瑜伽、太極拳等放鬆自己的身體;放遠距離——儘可能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放眼未來——疫情是一個點,人生是一條線,我們不要只著眼於眼前的困難,放眼未來,設計未來,想想過了疫情你有什麼願望想實現的。




一弦清一心2020


有的,每天都接觸這樣的情形。

疫情當下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處於相對危機的大環境下,內心是會自然產生緊張恐慌和焦慮的。自然也會擔心身體的某個症狀會去和新冠對照。甚至量體溫可能隔幾分鐘就量一次,體溫正常還好,如果稍微有波動那就量的頻次更多了……

其實這是人體的正常應急反應

舉個例子,比如夜晚走路,突然發現一隻小狗跟著,自己走得越近越感覺小狗跟得越緊,覺得跟得越緊自己越害怕,越害怕越走得快,越走得快小狗跟得越緊……哪怕小狗已經拐彎了,自己可能還要回頭幾次,有可能把自己的腳步聲都當成了小狗的!而這期間,自己心跳加速,渾身出汗,腿腳異常地飛速!

因為我們受到了威脅,身體做出這一系列的動作和反應都是應急行動!這種情緒反應是正常的,那為什麼體溫會升高或咳嗽呢?

都是應急的“錯”

因為有了應急信號,大腦開始分泌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收到指令,立馬分泌腎上腺素行動!這傢伙就是讓你心跳加速、血液泵出!有時候還會指揮腸胃排空所以緊張的時候還伴隨屁滾尿流!面紅耳赤!四肢充血!頭暈!因為氣血都跑到四肢去了!

這樣的好處就是讓人警覺!該跑跑該逃逃!交感神經異常興奮!

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

首先,確認這是否真的感染。這應該是可以分析和感受到的。

第二,如果覺察到是緊張,那先接納它,不低抗,心理學上有個“不要”效應。你越是讓自己不要擔心越擔心!也叫白極熊效應。所以接納很重要。

第三,深呼吸。感覺下自己緊張的部位在哪裡,比如心口窩可以用指尖用力敲打下。直到自己感覺平穩些了,停下來,再來一組。敲打的過程可以跟自己說我感覺到你了,雖然你有些擔心,我依然愛你。這樣幾個回合就會緩解很多了。

第四,找些事做。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有的人在家修理庭院,有的收拾傢俱,有的讀一本書或寫字練歌……

不抵抗,允許它,接納它,擁抱它。


小宇宙心理健康009


你好,握你的手,給你一點安慰[笑]不要害怕!遇到這種疫情,每個人也許都會害怕都會慌張,見風就是雨。是的,每個人都會害怕自己是否被傳染了,因為我們的生命都是珍貴的。我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想見的人,想去的地方。

那麼我們想完成所有這些,我們首先就是要有健康的體魄,健康的體魄,顧名思義,除了身體,我們還要有健康的心理及清醒的頭腦!那就讓我們先讓頭腦冷靜下來,去看看這個疫情被感染的患者的症狀,去學習一下如何保護好自己,如何去幫助身邊的人也保護好他們。

不慌張,自我調整好;自我觀察,注意防範;提高免疫力,注意休息與飲食,你會是健康的,身邊的人也都是健康的安全的!

願疫情早日結束,從寒冬臘月到春暖花開,再到綠樹成蔭,終有一天,我們曾經以為的最平常的生活會變成最珍貴的日子,最平常的遇見原來都是最有緣最值得珍惜的!





1016林若曦


您好。不知道您是否在武漢。至少我一個身處西北的人,都快被疫情折騰的受不了了,想著立刻,馬上回歸正常的工作生活。所以生活在疫情高發區的人,自然也更希望自己跟家人都平安。

我覺得您的情緒短時間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也是對自己跟家人的負責。


嘟嘟P哥


大把這樣的人吧,如果個人可以檢查核酸檢查,我想會很多人願意自費去排查一下,畢竟人人都渴望拆下口罩一天


小星星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9f9890a84d34752911a3b336d9f52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