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人民醫院:站在“哨口”,他們為發熱患兒“把關”

新冠肺炎“戰疫”仍在繼續,發熱門診成為阻擊戰的“哨口”。我院兒科發熱門診,5名兒科醫生輪流24小時值守在這裡,為孩子們的健康“把關”。

這是一道生命的防線

燕郊人民醫院:站在“哨口”,他們為發熱患兒“把關”

燕郊人民醫院:站在“哨口”,他們為發熱患兒“把關”

1月27日(大年初三)起我院兒科醫生夜以繼日守候在兒科發熱門診,對14歲以下兒童進行診療和篩查。“冬季本就是兒童感冒高發期,而且兒童一旦感冒大多伴隨著發熱症狀,在這個特殊時期,專設兒科發熱門診,對患兒及時進行篩查非常有必要。”兒科抽調5名經驗豐富的醫師擔起“重任”,更欣慰的是,“大家都很積極,沒有一個人說‘我不去’!”


燕郊人民醫院:站在“哨口”,他們為發熱患兒“把關”

兒科發熱門診醫生張寧介紹“每一位來到這裡的患兒,我們接診時都會詳細詢問病史,並通過驗血等檢查手段進行整體評估,確定身體狀況。如果出現疑似感染患兒,將進行相關隔離、觀察、上報、採樣等;已經排除新冠肺炎疑似的患兒,則到兒科門診二室就診。”
簡單幾句話背後,是不為人知的付出。兒科發熱門診作為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實行24小時值班制,白班每天從8:00-17:00,夜班為17:00至次日8:00,時間長,強度大,而且大家很少有正點下班的時候,在交接班時經常會突然來了病人,大家便會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完成一系列檢查治療工作。

燕郊人民醫院:站在“哨口”,他們為發熱患兒“把關”

這是一群忘我的“戰士”

燕郊人民醫院:站在“哨口”,他們為發熱患兒“把關”

在門診,醫護人員每天都要與發熱患兒面對面近距離接觸,同時還要面對患兒的家屬們,這其中潛藏著巨大的風險。
“沒想有什麼危險。”值守醫生徐楠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每次看到生病的孩子總是心疼,希望他們快點好起來。”與患兒家長溝通、為患兒聽診、查體……每個步驟都不能省略,“孩子看到我們‘全副武裝’總是哇哇大哭,不願意配合,平時一個孩子只要一二十分鐘便能看完,現在至少要半個小時以上。”


燕郊人民醫院:站在“哨口”,他們為發熱患兒“把關”

兒科副主任於彩紅說,“作為醫生必須要對每個患兒負責,為了避免發生感染,每次值完班回家之前,都要進行消毒、洗漱,“為了患病的孩子們我願意承擔這份風險,但不想給家人造成負擔,所以想讓家人離我遠一點。”


燕郊人民醫院:站在“哨口”,他們為發熱患兒“把關”

查豔彬與冀海鑫是兩名還沒有結婚的年輕醫生,雖然深知疫情比較危險,但還是第一時間報名進入兒科發熱門診工作。“非典沒趕上,新冠肺炎絕對不能錯過,這麼大的疫情是我們倆最好的鍛鍊機會”。

這是一個協作的團隊

燕郊人民醫院:站在“哨口”,他們為發熱患兒“把關”

燕郊人民醫院:站在“哨口”,他們為發熱患兒“把關”

燕郊人民醫院:站在“哨口”,他們為發熱患兒“把關”

“發熱門診是阻擊疫情的‘前哨’,但我們並不是獨自在戰鬥。”兒科主任王志國說“醫院對醫護人員進行了多次培訓,在各種防護設備、物資使用方面儘可能為兒科發熱門診提供便利,有醫院強大的力量支持,更增強了工作的信心。“堅守在這裡,不漏掉每一位發熱患兒,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的‘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