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丨医疗队员们的“主心骨”谢渭芬:他们守着患者,我守着他们

40年军龄、35年医龄、30年党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56岁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谢渭芬连续奋战一个多月,带领团队科学精准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给患者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战“疫”丨医疗队员们的“主心骨”谢渭芬:他们守着患者,我守着他们

谢渭芬与同事讨论病例

谢渭芬:“赶快推一支肾上腺素,记个时间,3分钟推一次,还有那个碳酸氢钠……”

在感染三科病区,一名患者因病情严重,刚刚送到医院就出现感染性休克,血压下降、心率下降。危急关头,谢渭芬立即组织医护人员抢救,病人转危为安。谢渭芬说,像这样的生死博弈,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随时都会发生。

谢渭芬:“针对新冠肺炎病人病情变化快的特点,我们组建了专家团队,这个团队由呼吸内科、急救科等十几个学科的专家组成,随时准备迎接挑战。每成功救治一名患者,都会为病人和我们的医护人员带来更多的信心。”

战“疫”丨医疗队员们的“主心骨”谢渭芬:他们守着患者,我守着他们

:“有没有发烧?发没发烧?(武汉话)”

谢渭芬:“有没有什么?”

:“发烧。”

谢渭芬:“哦,没得,没得。”

:“有没有咳嗽?(武汉话)”

谢渭芬:“有没有咳嗽?”


病区60岁以上的老年重症患者居多,有的不会讲普通话,谢渭芬和他的团队就主动学习武汉本地话,来拉近和患者之间的距离。同时,他们还通过营养治疗、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三位一体模式,让患者得到精准有效的治疗。

感染三科医生柏涌海

:“我们每天坚持‘心理查房’,评估、掌握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教他们用各种方法来稳定情绪、促进睡眠、提升免疫力,比如呼吸放松或者肌肉放松,以及做八段锦等室内小活动,从而达到早日战胜疾病的目的。”

战“疫”丨医疗队员们的“主心骨”谢渭芬:他们守着患者,我守着他们

谢渭芬拥有许多耀眼的头衔,他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军科技拔尖人才……他深知,科学精准救治,离不开强大科研团队的支持,离不开前瞻性研究。在武汉抗疫一线,他既把临床治疗作为当务之急,又把长远研究作重中之重。

谢渭芬:“我们与多个院士专家团队合作,为他们提供翔实准确的临床资料,将有助于解决部分新冠肺炎病人转阴复阳的问题,同时也为提高一些处于恢复期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方法。”

作为团队带头人,56岁的谢渭芬在守护病人的同时,也在守护年轻的战友。队员里有很多90后,大多数没有经历过传染疾病带来的压力考验,难免会焦虑和彷徨。但只要看到防护服上“谢渭芬”三个字,医疗队员们就有了“主心骨”。

感染三科护士李超尘:“说我们不害怕是假的,但每天都看到谢主任冲锋在第一线,我们的胆子也就大了,没那么害怕了。”

谢渭芬:“我们多数队员没有执行过这样的任务,给他们信心、力量,教他们方法,都是我应该做的。但是,这些都无法抹去我内心的担忧和牵挂,他们守着患者,我守着他们。”

战“疫”丨医疗队员们的“主心骨”谢渭芬:他们守着患者,我守着他们

守护患者,守护战友,守护希望,56岁的谢渭芬带领团队在武汉奋战的日子已经“满月”了,他对患者的真情关爱赢得了患者发自内心的赞美和感激。

患者1:“我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人,能够这么快好转,都得益于你们给我们的精心治疗,谢谢感染三科的谢主任以及全科的医护人员!”

患者2:“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记者:孙利 王锐涛 孙国强 吴浩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